Image

小厕所里的大民生(南昌日报)

2020-11-12

□本报记者 刘磊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小空间展示大文明。公共厕所是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更是一种软实力的象征。

智慧在这里体现——刷脸取纸、太阳能发电供应热水洗手、智能系统可根据如厕男女数量动态“切换”男女厕位……“物联网+”智慧公厕概念走入百姓视野;

便捷在这里体现——鼓励社会、单位厕所对外开放,实现厕所资源共享,10分钟步行如厕圈逐渐形成;

文明在这里体现——公厕配建成为城市管理服务驿站,为环卫、园林、交警、城管执法等一线城市管理人员提供临时休息场所;

健康在这里体现——推进“厕所革命”下乡入村,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

2018年以来,南昌在城市公厕改造、提升、新建、智慧、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南昌城区公厕、建制镇公厕、旅游公厕、加油站公厕、交通公厕、乡村公厕、农户改厕的新建、改建工作全面铺开,补齐影响市民生活品质的短板,全面改善如厕环境,努力把这件小事办成让群众满意的事。

通过近3年的努力,南昌市已完成新增公厕1266座,改造478座,公厕数量从原有的1068座增加到了2812座。一批干净整洁、功能齐全的公厕亮相街头。

旅游公厕成风景

“卫生、干净,找厕所不再难。”这是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对城市公厕的一致愿景。

在湾里管理局九龙溪生态休闲公园,一处精巧的木制房子里铺着大埋石的地砖,这竟是一座刚刚修建好的公厕,明亮干净,毫无异味。公厕管理员刘斯成告诉记者,“这几年公厕越来越好,从设备改造到环境提升都让人很舒服。”

近年来,湾里管理局投入1500万元,对全局农村528座旱厕全面拆除,因地制宜新改建农村公厕70余座。2018年,湾里管理局在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公厕4座,在品质改造和管理方式上进行大幅提升,按照国家三类以上标准建造,重点解决了黄洋界路、乌井路、幸福菜市场、鹿聚新村等区域无厕、脏厕的问题,保证了居民如厕方便和如厕过程中的良好体验。

在滕王阁景区,公厕的外型设计不仅有亭台楼阁,还有斗拱飞檐,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韵味十足。在凤凰沟景区等国家旅游景区,厕所管理制度上墙,配有专人负责厕所的环境卫生和维护管理工作……

“厕所革命”下乡

农村旱厕的卫生环境一直是个大问题,一年四季都是臭味,夏天更是苍蝇满天飞,如今,这样的情况在南昌已经难得一见。

“原来的旱厕是用砖头垒起来的简易茅房,一到下雨天或者晚上,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尤其是夏天,不光气味难闻,还苍蝇蚊子满天飞,很容易传播疾病。”今年年初,进贤县钟陵乡茶园村委会九位村村民万汉江改建了家里的旱厕,如今,他的院子里一侧的三格一体式化粪桶已经装好,四周铺了瓷砖,安装了蹲式马桶,即用即冲,方便又卫生。

农村“厕所革命”正在南昌如火如荼地开展。据悉,我市将根据村庄实际和群众意愿,重点推广三格式水冲厕,每户农户至少建一个室内水冲厕。同时,我市要求各县区在300户以上的村庄,因地制宜在公共场所至少新建或改造开放1座三类以上公厕;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按照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标准,建设相应的公厕,同时加强管理,确保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

“智慧公厕”新体验

南昌县澄碧湖东南角,澄碧湖一类智慧公厕(服务站)被绿植环绕,墙面干净洁白。

走进厕所的大门,正前方的墙上挂着一台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系统屏幕上有“请您注视这里”“三秒自动出纸”等字样。距离智能人脸识别系统1米远的正前方,有一块黄色识别区,站在黄色识别区,等待约3秒,机器便“吐”出了一卷卫生纸。

在南昌,越来越多这样的“智慧公厕”在大街小巷出现。

为推进“智慧公厕”建设,南昌市开发了“南昌公厕导视APP”,对全市公厕实行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档案,市民和游客可通过下载公厕APP快速查找就近厕所,掌握具体位置、开放时间、蹲位数量,还能实时对厕所状况进行评价。

“这些‘智慧公厕’主要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解决了传统厕所服务过程中有关异味控制、节水节能、人性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对公厕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公厕日常管理维护效率。”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智慧公厕”充满科技感,智能化扑面而来,电子显示屏上的温度、湿度、PM2.5浓度和公厕布局、厕位动态分布等各项数据图表,既能够使如厕者了解公厕内部环境,又可以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控保洁情况。“红外感应器”“气体检测仪”“人脸识别和二维码厕纸机”则为市民如厕带来了更多便捷。“潮汐厕位”应用则可随时根据人流量变化,在高峰期对卫生间进行扩容,以满足市民的如厕需求,减少排队长、如厕难的问题。

公共厕所变驿站

10月26日中午,南昌市容环卫集团的环卫工人邓员华走进了位于生米大桥附近的一座城市管理驿站,她刚刚清理完绿化带中的枯枝落叶,在驿站的公厕“方便”后,来到旁边的休息室,倒上了一杯热水,把从家里带来的盒饭放进了微波炉,坐在休息椅上等待享用午餐。

“我们以前扫完地,想‘解个手’都找不到地方。现在有了城市管理驿站,有干净的公厕,旁边还有休息室,可以热饭,夏天还可以吹下空调,真好!”邓员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干了十多年环卫工作的她,最能体会到这种变化。

近年来,南昌市结合“厕所革命”行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切实关心关怀一线城市管理人员,通过公厕配建城市管理服务驿站的模式,为环卫、园林、交警、城管执法等一线城市管理人员提供临时休息场所。它不仅满足的是市民及游客的如厕问题,更是贴心地考虑到了市民们的休憩需要。目前,南昌已建成这样的城市管理驿站206座,部分驿站还提供药品服务,融入党建元素,集“党建宣传、关爱一线工作者、为民便民服务、文明引导”为一体。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