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问教丨振兴县中,别被超级高中绑架

2020-09-29

作者/熊丙奇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光明日报近日发表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的署名文章《县域普通高中教育亟待重振》,文章提到,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失衡的区域公共政策,不少地方的县域普通高中已经或正在遭遇优秀教师和生源的流失,这导致教育质量不断下滑,继而引发教师和学生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让人忧心的“县中塌陷”现象。(光明日报9月16日)

“县中塌陷”现象,早在多年前的媒体报道中就已经呈现,比如,2017年中国青年报报道凤山县高级中学“零一本”,当地的优秀生源都流失到外地去上高中。出现“县中塌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超级中学对县中“围猎”的结果,即超级中学全省范围内抢生源,挖师资,导致县中被优秀生源嫌弃,生存空间越来越窄。要振兴县中,就必须遏制超级中学在一省范围内的野蛮生长。

但对于振兴县中,各地学生、家长和舆论却很纠结。因为从现实看,超级中学的办学质量比县中高,学习氛围也比县中好,振兴县中,就必然会限制超级高中在全省范围内的跨地区招生,原来能去超级高中读书的学生,也就去不了超级中学,他们质疑振兴县中是在剥夺他们接受更好高中教育的机会。

把超级高中视为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救星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看到的是,有农村生考进了超级高中,进而考进名校,于是认为超级中学给了农村生改变命运的机会,要是留在当地的县中读书,就很可能考不出那么高的高考分数,只能进很一般的大学。但他们没有看到的是,能考进超级高中的农村生只是极少数,更多的农村学生,只能在当地的县中读书,而由于“县中塌陷”,这些农村学生接受的高中教育比以往更差

这也成为一些超级高中继续在全省范围内跨地区招生的理由:让农村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而只要超级中学继续在全省范围内抢生源,县中的塌陷趋势,就无法遏制。简单来说,当初这些地方发展超级中学的战略,导致基础教育生态被恶化,而要重建基础教育生态,又被超级中学绑架

是坚定地遏制超级中学继续蔓延,还是任由县中塌陷,这是各地必须直面的问题。一省有一两所超级中学,可以把这一两所超级高中打造为占据大部分考北大清华名额的“名高中”,还可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是,发展超级高中带来的恶果是县中塌陷,以及农村学生整体接受教育质量下滑,农村家庭上学成本增加,从教育角度看,这是得不偿失的。

超级高中的存在,并不能带来一省升学名额的增加,而只会加剧一省内的升学竞争。拆解超级高中,不允许高中超大规模办学、跨地区招生,学生就在当地上县中,这并非考生和家长所想象的,接受的就是更差的教育。道理很简单,在超级中学跨地区招生的背景下,各地的优秀生源都流失到超级高中,县中缺乏办学积极性,而当超级高中不能跨地区抢生源时,原来的超级高中也不再是超级高中,各地必然重视高中办学,随着生源的回归,师资也回归,县中也不再是之前的县中了。

成就超级高中的,并非其所宣传的办学质量,而是全省抢生源,以及抢来生源之后的“打鸡血”高强度训练。这些学生如果分散到各县县中,照样能考进好的大学,同时,他们本不需要面临这么激烈的竞争,而可在高中接受更为完整的教育,这更有利于进大学后的发展。

我国的国家政策,是并不支持各地举办超级中学的。首先,国家对高中办学规模有明确限制,最新的标准是一个年级不超过1000人,三个年级不超过3000人,可很多超级高中动辄就是上万人。其次,国家也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必须独立办学,不能公办民办不分办学,但几乎所有超级高中,背后都有公办民办不分办学的影子,由公办学校举办一所民办学校,以民办学校名义跨地区招生,大规模抢生源。也就是说,超级中学的存在,是违规办学的结果。

超级中学违规办学,支持的力量来自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一方面想打造高考政绩,另一方面则是搞高考经济,以超级中学的建设(包括公办民办不分办学)拉动学校周边的房地产,以及(通过学费收入)减少政府对高中办学的投入。因此,要治理超级中学现象,就需要追究地方政府违规纵容的责任,切断举办超级中学的利益链。

超级中学举办者,当然是反对振兴县中的,因此,会以县中的塌陷以及家长的焦虑情绪,阻碍规范高中招生、办学。对此,必须有明确的态度,振兴县中的前提,是拆解超级高中,不能再给超级高中跨地区招生、公办民办不分办学的特权。如此,才能恢复高中教育生态,让每个县的学生,在本县就能接受好的高中教育,这也会带动义务教育生态的恢复,不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拼命想着要考超级高中。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