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消费扶贫数字化升级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不少民营企业积极尝试,推动消费扶贫数字化升级,进而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纳入国内“大循环”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要宣告实现之际,消费扶贫数字化升级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民营企业在发挥自身优势,带动贫困地区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和模式?
针对这些问题,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苏宁集团联合主办,9月26日,一场以“消费扶贫数字化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的研讨会,在有着“南国吐鲁番”“中国柑桔之乡”美誉的云南宾川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研新经济研究院、云南大学、云南省商务研究院等机构的十余位专家与会。会上,苏宁利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势,以智慧零售助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系列探索获得专家高度评价。
研讨会上,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了《消费扶贫数字化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调研报告初稿。这份报告以苏宁等零售企业在云南乃至全国的实践为样本,深入分析民营企业在消费扶贫方面的探索和成效。以“产地直采”模式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开办扶贫实训店授人以渔、依托网上中华特色馆打造地域特色优质商品导购平台、通过产业兴农重点扶持返乡创业者……对于苏宁的一系列探索,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
宾川已于2018年脱贫摘帽,但是如何做大优势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却是一个长久命题。宾川县副县长陈云吉在发言中介绍了宾川积极对接苏宁、阿里等大型平台,探索“协会+龙头企业+贫困户”电商销售扶贫模式的情况。今年7月,宾川县政府与正在全国大力布局特色产业带的苏宁拼购达成“年销1亿斤水果”的直采协议。
与会的苏宁控股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康用一组数据介绍了苏宁在消费扶贫、产业扶贫、乡村振兴上的实绩:截至目前,苏宁公益扶贫事业直接投入资金累计超过23亿元,其中扶贫专项投入超过5亿元;在线下,苏宁在全国112个贫困县布局116家扶贫实训店,帮助近6000个贫困家庭脱贫;在线上,苏宁依托中华特色馆、苏宁拼购、苏鲜生、苏宁超市等渠道,累计销售扶贫性质的农产品超过140亿元,惠及全国约1万个贫困村、761万贫困人口。
据悉,自2015年9月与国务院扶贫办签订电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苏宁已形成从专业合作、实训就业、产业扶持到机制设计的一整套扶贫工作解决方案,促进精准扶贫的实效长效运行。“开展消费扶贫,始终是近年来苏宁实施精准扶贫的核心工作之一。”马康表示,苏宁通过发挥全场景融合优势,借助销售运营、物流金融扶持、对口帮扶等举措,全力实现城市需求与农村产能的精准对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
根据2019年底发布的“苏宁乡村振兴521计划”,未来十年,苏宁将在乡村地区布局5000个苏宁村、2000个县级中华特色馆、10万家苏宁零售云店。马康表示,在这个宏大的计划里,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均囊括其中。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认为,苏宁作为民营企业,积极利用自身零售渠道等优势参与消费扶贫,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优势,非常值得肯定。
“苏宁的实践,回答了‘扶志’和‘扶智’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聂凤英表示,乡村振兴最难的是产业,而产业的关键在人,从苏宁的实践来看,只有带领农户走市场化之路,只有把市场机制建立起来,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才可持续。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表示,以苏宁为代表的新经济体,在消费扶贫、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说,苏宁通过产地直采等模式,帮助农户打破对传统销售渠道的依赖,是为“破介”;与此同时,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打破营销边界,是为“破界”;而在更深层面,苏宁通过模式创新,带领上游生产者打破传统观念,开阔眼界转换发展思路,是为“破戒”。(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