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怎么建?专家们这样建言
近日,2020中关村论坛首次面向全球发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0”。该指数在全球范围内研究遴选出30个城市(都市圈)作为评估对象,测算结果显示,综合排名前十的城市(都市圈)中,美国占据了7席,此外有东京、北京、伦敦入选。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必然以城市作为空间载体,丰富的科学研究产出将为区域、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进步提供未来保障。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和数字转型正在改变世界,主要国家竞相打造创新枢纽,必将改变世界创新格局。
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创新活动密集、创新生态优越、创新人才汇聚,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显著特点,也是当前城市或都市圈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建立正向反馈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透视全球科创中心成功关键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创新资源的国际流动,深刻地改变了创新资源的空间配置格局,并促使网络中的一些节点区域或城市成长为创新能级高、对外辐射功能强劲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在指数发布的综合排名前十的城市(都市圈)依次为:旧金山-圣何塞、纽约、波士顿-坎布里奇-牛顿、东京、北京、伦敦、西雅图-塔科马–贝尔维尤、洛杉矶-长滩–阿纳海姆、巴尔的摩-华盛顿和教堂山-达勒姆-洛丽。其中,美国占据了7席,彰显了美国强大的创新能力;而亚洲的北京、东京入列,也显示了亚洲在创新方面的追赶和崛起态势。
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看来,世界排名前十的科技创新中心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科技创新资源丰富,集聚了世界一流的创新主体、知识储备、科研设施和投资机构等,有很好的基础;二是科技创新环境良好,拥有包容开放的创新文化,具备较好的科研环境和营商环境;三是科技创新生态活跃,城市或都市圈内的创新主体们交流频繁,连接紧密,有很好的互动。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合伙人徐苏涛也指出,能成为科技创新中心,都少不了如下元素:一流的大学与一流城市相辅相成、高度重视高新科技产业培育发展、一流工作居住环境吸引一流人才。此外,头部企业扎堆是产业高地的核心,科技金融是创新生态的核心组件,有自成体系的区域创业创新文化。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袁汝兵提供的一组数据,进一步透露了美国在创新引领方面的关键。“美国科技创新投入全球第一。2018年其研发投入超过5500亿美元,同时基础研究投入比例高,占总额的17%左右。”
“这为美国保持科技创新优势地位奠定基础。”袁汝兵说,此外,美国具有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个系统里高校承担了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生产者;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了需求导向的原则。”
国际经济科技格局深刻调整
当前,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格局都面临深刻调整。“我们认为,全球创新要素流动的特点,一是结构性特征明显,二是创新要素竞争加剧,三是创新要素流动成本提高。”关成华说。
关成华指出,近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加强了科技发展的力度,全球科技竞争态势不断升温,对于创新要素特别是人才和技术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各国将加大对本国创新要素的培育,减少对国际创新要素流动的依赖。
“全球范围内创新要素特别是技术和人才的自由流动明显受限,在部分领域、部分区域存在结构性流动机会。”关成华说,核心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新材料、集成电路、通讯信息等领域流动性的限制逐渐趋严,部分非核心领域预计相对宽松;部分经济体之间的局部交流应该存在机会。
“以往在工业经济条件下,哪里成本最低、价格最便宜,科教智力、创新资源、产业要素就流向哪里;但在新经济条件下,哪里的生态最好、环境最好,科教智力、创新资源、产业要素就流向哪里。”徐苏涛指出。
徐苏涛表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要吸引创新要素资源,在于建设优质创新生态,形成生态赋能型的发展结构。“生态”就是有源头、有平台、有流量、有能量。“源头”是人才、资本、技术、思想的源头;“平台”是科技服务业;“流量”是创业、企业、产业;“能量”是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
而形成生态赋能的结构,核心是“储能、孕能、使能、释能”四步法,与有源头、有平台、有流量、有能量相呼应。“生态赋能”就是资源要素的“池子”以及创新服务的“台子”,让更多创新创业的“种子”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袁汝兵强调,人是驱动创新的第一资源,建立以人为本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同时与整个创新生态紧密衔接,是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保持科技创新领域持续领先的关键。
北京应借力新经济发展机遇
当前,世界已经迎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专家们建议,北京等城市应抢抓数字经济的发展契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伴随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经济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与发展。这些新的经济形态、经济模式与经济形态的纵向延展、横向延伸,逐步重新构建了新经济的逻辑思维与发展架构。”徐苏涛指出。
关成华表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与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空间等技术加速交叉融合,培育新的突破性技术,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近期,北京出台了《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年)》,将着力打造数字经济试验区,开展高水平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先行先试改革。
关成华指出,北京一是以数字经济为载体,推动信息和数字化技术发展;二是以数字经济为工具,推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三是以数字经济为平台,培育新场景新模式新产业。
但目前,北京等城市仍然面临“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重大原创成果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创新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对于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而言,聚集更多国际化的创新人才、聚集更多国际化的创新机构,是形成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基础。”袁汝兵表示。
袁汝兵建议,北京应以数字化赋能科技创新中心发展,体系化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和数字贸易”等,实施基础设施保障建设工程、数字技术创新筑基工程、数字产业协同提升工程、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工程等重点工程。
徐苏涛也强调,北京借助新经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当立足“链接全球、辐射全国、服务首都、支撑北京”的大格局,建立在全球资源配置、全国产业发展阶段的大局上审视、推进自身发展。(郑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