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智慧+海洋”助力人类走向深蓝

2020-09-23

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马滢滢

9月22日,在2020(第五届)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上,国内多家企业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智慧海洋系统,向人们展示了探索海洋的智慧化路径。

海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海洋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字海洋到智慧海洋,我国海洋信息化发展正在不断深入。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我国通过海洋信息化建设提升公众对海洋的认知,拓宽信息技术在海洋的应用,增强我国海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地海空天”多方位感知海洋

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认证产品6项,著作权122项,并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的青岛恒天翼信息科技展出了参展智慧海洋平台:通过“地海空天”多方位、多手段感知海洋,使用“5+N”模式分析海洋、服务海洋。

地海空天包括利用地面设备:岸基站、指挥中心、数据中心;海上设备:浮标、无人船、潜水艇;空中设备:无人机;天空设备:卫星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更加透彻的感知海洋。

“5+N”包括五个一:一张网、一张图、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体系;N个应用,恒天翼智慧海洋平台已经拥有18类典型应用,全方位涵盖海洋业务领域:如海洋环境监测监控,气象预报减灾,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渔业、湾长制管理,生态修复等。

融合通讯平台将现有通信系统融合,以一张图的形式展现通信资源,包括短波、超短波、甚高频、卫星通信、CDMA公网五张网络互联互通,可拓展AIS、RFID、LTE、物联网、视频监控等功能。

海洋气象大数据平台通过解析实时多源的气象数据,以更直观、逼真的形式展示气象数据的空间分布,便于气象数据分析,为气象预报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全国海洋大数据产业基地亮相

山东易华录已经连续三年参展,围绕海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服务和数字海洋文化,研发海钓公园、浮游生物原位观测、华录海图等N项产品,聚焦海洋大数据产业基地、超算产业化、海洋牧场工业化以及数字海洋文化四类业务,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智慧海洋产业的领军企业。

此次海科展上,易华录带来“1+6+N”的全国海洋大数据产业基地战略布局解读,详解超算产业化、海洋大数据智慧化进程,循环展示万米深海下的海洋文化。

正在青建设的华录山东总部基地项目,包括总部基地及国家海洋大数据产业基地,将打造华录集团在山东省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文化中心。目前,项目已先后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搭建产学研平台。项目整体发展定位以海洋大数据产业为核心,依托华录集团蓝光存储技术,将提升青岛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填补国内海洋大数据产业空白。

据悉,由山东易华录负责承建华录山东总部基地项目,规划建设国内第一个海洋大数据产业化示范基地,向着打造海洋大数据国家级示范平台的目标疾步进发。

三维海洋地理信息平台应用广

海科展期间,中海潮科技展出了My-Ocean Star™次时代三维海洋地理信息平台。该平台基于自主研发的独立技术体系,采用标准C++技术构建系统内核,原生支持多操作系统。平台汇集整理了海洋基础地理数据、海洋环境和资源管理数据,结合空间统计分析、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可视化集成等多种技术手段,运用各种专用分析模型与算法,面向海洋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迫切需要,开发了智慧海洋专题的一系列信息产品,实现了海洋多源信息的集成与可视化共享,为智慧海洋管理提供深入的信息集成和分析服务。

平台能够实现对宏观大规模海洋和陆地数据的存储、驱动、管理、分析和预测等功能,对三维海洋时变动态数据以及TB级三维高精度场景可实现实时可视化,在三维海洋环境实时推演分析及军事仿真应用等领域具有强大优势。应用领域包括:海洋灾害数据快速处理,海洋灾害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报表展示等,海洋灾害属性数据可视化,海洋灾害预测分析,海洋灾害防灾减灾策略制定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