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培养君子需要父亲承担更多责任

2020-08-19

君子教育是把男孩教育成真正男人的教育。中国古代将人格高尚之人称为君子,更把心胸坦荡无私的人视为君子之男。孔子曰:“男子者,任天道而长万物者也,知可为,知不可为,知可言,知不可言,知可行,知不可行者,是故审其伦而明其别谓之知。”今天,提倡以培养真男人、好男人为目标的君子教育,于家庭、于国家都具有十分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与君子之男相反的是娘炮、妈宝,据百度百科解释:“娘炮属形容词,意思是指男生言行举止过于阴柔,与长相好看无关,不能因为男人长得好看而将其称之为娘炮。娘炮用于形容男生的性格娘娘腔,太做作,跟女人似的。”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从韩国到日本,从台湾到香港,文艺界“娘炮”盛行,网络上“妈宝”嗅街。进入21世纪,娘炮文化充斥中国内地,女子中性化、男子女性化趋势日彰。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男人如男,女人如女。《国风·卫风》中有这样一篇赞美男子的诗作:“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意思是说,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精湛,品德琢磨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便终生难忘啊!

纵观中国古代教育历史,重在追求尚兵尚武精神。西周学校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教育内容,其中,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在道德教育方面,无论六艺还是四书五经都讲如何做君子,培养志士、武士、侠士、力士等。中国古代十分重视父亲的教育责任,明确强调“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意思是说,父亲,是规矩,要凭借法制和尺度教育儿子。

在生活教育和行为方式上,主张男女有别。《礼记·内则》提到“男用苇,女用缘;男女不通衣裳”“男不言内,女不言外”。走路时,男子由右,女子由左。儿童成大,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为此“加冠”“加笄”,以示成年的仪式感。

1948年,联合国发布《世界人权宣言》,提倡男女平等,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现代工业生产对劳动力体力的要求下降、智力要求提升,男人女人法律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同工同酬。对于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消灭性别,更不意味着将所有男孩都培养成为“妈宝”。

其实,无论古今中外,每一个女孩都有公主梦,每一个男孩都有君子梦。如果君子梦不能在现实中实现,他们便会在虚拟世界中去寻找自大的雄性和男子气。当今中国社会并不缺少真正的男人,而是缺少培养和打造真正男人的教育文化、体制和机制。“娘炮风气”和“妈宝教育”,必须坚决纠正,否则将贻害无穷。君子教育,需要每个父亲都承担起自身的家庭教育责任,更多参与到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的教育活动之中,把男孩子教育成为真男人、强男人、好男人。

男孩要有君子之像。老百姓讲:“男孩要像个男孩。”家庭和学校都应注重培养男孩的君子之像。男女外貌有别、性格有别、心理有别、责任有别、行为有别、自我成长目标有别,建议初中普遍施行成人礼,增强男孩子、女孩子成人的仪式感。

男孩要行君子之风。君子之风从运动开始,“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保障孩子身体安全的前提下,多让男孩参加一些有对抗性、竞争性强的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冰球、垒球等运动。建议学校为17岁男孩举行成人礼,让男孩子成长更有仪式感和标志性。

男孩要立君子之德。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颜回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曰:“爱近仁,度近智,为己不重,为人不轻,君子也夫。”君子有仁爱之心、有智慧之脑,不过于看重自己,不过于看轻别人。要在课程设计、教育内容中更多浸透立德树人,让我们的男孩子从小立君子之德。

男孩要建君子之功。《孟子》有言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要成为有民族之心、民族之魂、民族之责,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语文课、体育课、劳动课如何实现培养现代男子的目标?如何能培养君子之德、君子之志?这都是当代教育对教师观念和能力提出的迫切问题。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作者:高书国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18日第9版 版名:家教周刊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