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新范式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高校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认识改革发展面临的现实任务,用系统思维、人本思维、矛盾思维、全球思维解决人才培养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建构一流人才培养新范式。
[关键词]一流大学;一流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分析和认识改革发展面临的现实任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更好地立足教育本质、面向工作实际,系统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流人才培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一流人才培养进行审视,让高等教育更好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系统思维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认识。系统思维是在确认事物普遍联系的基础上,具体揭示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的观点和方法。运用系统思维分析和认识问题,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教育事业的地位作用,凸显了高校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系统思维下培养一流人才,一方面,要对标中央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全过程;另一方面,要统筹本硕博不同学历层次群体,既把握特殊属性、特殊规律,又注重做好顶层设计,强化一流人才培养的系统设计、贯通思考。
人本思维下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本思维主要表现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学生成长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是教育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维的重要体现。就高校人才培养而言,人本思维一方面体现为对本科教育的精准定位,即坚持“以本为本”,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加大本科人才培养的投入、支持和保障力度;另一方面体现为牢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拔节育穗的关键时期,强化思想引领、打好思想底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促进学生有价值地成长,同时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推进供给侧改革,进行全方位、全链条设计,强化内容供给、队伍支持、政策保障、环境熏育,营造一流的育人生态。
矛盾思维下对办学育人能力的解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运用矛盾思维研究和解决问题,根本在于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当前,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从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到内涵式发展,推动一流大学建设“高位突围”,要在系统思维、人本思维的基础上坚持矛盾思维,正视问题不足、精准发力突破。一方面,要把握主要矛盾,即一流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现行人才培养体系之间存在不平衡。因此,要坚持中国特色、树立世界眼光,在借鉴、融合、吸收的基础上推进创新发展,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深刻查找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观念认识上,“以本为本”不牢;在教学模式上,博专结合、课堂革命不深入不彻底等。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以人才培养改革为牵引的高校综合改革。
全球思维下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全球思维表现在着眼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来分析认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并高瞻远瞩地面向势不可挡的全球化大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点。开放发展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要积极融入世界,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引领世界,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培养引领未来的领军领导人才,为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当前高校一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在变化,大学生的代际特征在变化,教育生态及教育的载体、平台、手段在变化,导致高等教育在实现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体现在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中。
观念层面,崇教尚学的氛围不够浓厚。从教师主体来看,健康的教育教学文化尚未完全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高质量开展教学的主动性不足,在教学设计、教学改革、教学发展三个方面,没有落实好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学生主体来看,学生学习的使命感责任感有待增强,学生关注个人发展、经济收益等现实问题多,对国家发展、人类命运关注比较少,高等教育立大志、树大德、启大智的作用发挥不够。
理念层面,教育理念与一流人才培养的目标还有不适应的地方。面对扑面而来、汹涌澎湃的新一轮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一些高校仍然因循守旧,办学治校的理念思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模式和方法创新不够,内容更新不及时,滞后于时代变革。一流教育应当把促进学生有价值地成长作为重要使命,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文化,推动形成卓越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行为。然而在一流大学建设中,我们还存在认识与行动不一致的问题。此外,我们对“教”与“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还有待深化。现行的评学评教机制还没有让教师真正体会到来自“学”的压力和挑战,师生“教”与“学”的互动互促不足。
实施层面,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当下,高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协同不够,博专结合的博雅化、高质量全人教育还需探索。另一方面,教育教学资源供给有待进一步加强。当下,高校教育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课程体系“碎”,基础课、核心课、前沿交叉课的体系化设计不够,核心课程群建设相对滞后;教学模式“旧”,探究式、启发式、互动式方法运用不够多,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窄”,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一流人才培养的关键着力点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面对学生思维方式深刻重构的现实,一流大学要从教育的本质出发,以系统思维找差距、以人本思维找初心、以开放思维找路径,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聚焦立志立德,引导价值追求。从系统思维来理解,立志立德缘于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从人本思维来理解,立志立德能够解决部分学生使命感责任感不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志趣,坚定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人生追求,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社会、人类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因此,一流人才培养要把立志立德作为首要任务。立志立德重在把握责任使命、领袖精神、领导素质、大家风范四个关键要素。首先,要找准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新时代坐标定位,从青年“是国家的、也是世界的”视角来认识和把握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面向国家战略、人类福祉,引导青年树立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激励青年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力量。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卓越意识和目标驱动,从领军领导人才目标要求出发,培养青年学生应对人类未来重大挑战的领袖精神,思辨批判、交流合作的领导素质,鼓励青年响应时代召唤,到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急需行业中去建功立业。再次,要立足“一流中的一流”,围绕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重要目标,着重塑造青年学术骨干的大眼界、大情怀,为涵养大师品格、大家风范奠定基础。
聚焦博雅学术,培育发展潜能。大学自诞生以来,就承担着教授知识、研究学术的职能。发展到今天,现代大学功能不断拓展完善,但大学所有功能都是建立在培养具有宽厚知识基础的学生尤其是本科学生之上的。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呼唤更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呼唤更多跨学科、跨领域、跨学校、跨国界协同创新。这客观上要求一流大学进一步丰富博雅学术的内涵,帮助学生建构“底宽顶尖”的金字塔型知识结构。因此,新时代一流大学要聚焦博雅学术,打好知识基础,全力打造一流“教”与“学”的统一体。博雅学术重在把握博专相济、课程体系、前沿创新、探索实践四个关键要素。首先,要对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要求,深化“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体化推进专业体系、培养模式、“双创”教育改革。其次,要围绕学生成长发展诉求,以高质量课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博雅课程、名师课程、研究课程、前沿课程相互促进的“金课”体系,推动构建“学科专业一体、教学科研互动、同伴互助成长”的培养生态。再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强化“教”与“学”的互动,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有步骤地推进名师名课上网上线,规范线上教学,打造翻转课堂,建设智联教室,并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与“学”新型评价激励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
聚焦优师引领,强化精准指导。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19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在学生大量入学的同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与高质量教育教学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攻坚,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以一流教师队伍支撑一流人才培养。优师引领重在把握大师领衔、名师荟萃、导学精育、深度浸润四个关键要素。首先,要以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倒逼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师分类管理、分岗位管理,有重点地建设专任教师队伍、专职科研队伍、专业化管理队伍,促进“适合的人”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个岗位做“适合的事”,尤其要让适合教学、能教好学的教师安心从事高质量教学工作。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教授上讲台”“名师进课堂”有关制度办法,激励名师大家上讲台讲课、深入学生,提高名师大家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一线建设大师领衔、名师荟萃的优秀专任教师队伍。再次,要深入实施导师制,搭建一流平台,强化支持保障,吸引国内外学术大师、行业精英、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参与一流人才培养,营造教师深度关注学生的良好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在一流科研平台中接触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接受大师名师优师的言传身教,通过深度浸润涵养学生的求学志趣和创新潜力。
聚焦内在驱动,激发内生动力。内驱力对大学生成长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学生主体看,多数是内在驱动不足所致。因此,一流人才培养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激发大学生强大的内生动力。内在驱动重在把握好奇追求、坚毅自信、个性激发、环境熏育四个关键要素。首先,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学设教、以学改教、以学促教,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推进教学供给侧改革,完善学生学习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学生主动而有使命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有收获地学习。其次,要拓宽特长学生成长发展平台,尊重个体差异,完善主修、辅修专业灵活选择机制,完善学分制,营造宽松环境,既培养通才、全才,也培养奇才、怪才,让特长学生保持发展个性和潜力。再次,要进一步营造全方位支持学生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全链条、多协同、凸特色、大平台”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通“优质生源、课程培养、实践培养、社团活动、创新竞赛、产业转移、市场转化”的“双创”人才培养链条,拓展学客与创客、自主与团队、教学与科研、国内与国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学习创造空间。
【作者张 军: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