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烟火门西添新“砖”,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的首部专辑将出版

2021-10-09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文 施向辉/摄)老门西,南京老城南中华门以西的片区。现代快报《南京老门西守望者》曾经报道,这里有一群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守望者”,自发收集整理挖掘,探寻光阴深处的故事,并创办“最忆是金陵”微信公众号。

最近,他们的首部正式出版的专辑《烟火门西》即将面世。洁白简约的封面上,一块带铭文的城墙砖贯连了封面和封底。

78岁的陶起鸣是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协会会长,也是《烟火门西》的主编。他说,希望这本书成为传承老门西文化的“一块砖”,留住老南京的烟火记忆。

55位作者的亲历亲闻,延续门西的“六朝烟水气”

烟雨门西、烟云门西、烟火门西……书名到底叫什么?一开始征求意见,就在协会内部和读者群引起一番讨论。陶起鸣说,一共收到20多个名字,最后选定了“烟火”,是因为它最能代表市井文化。对于老南京人而言,门西,既是承载厚重历史的“大容器”,又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之所系。

“听母亲说,我4岁时,她带着我乘马车从火车站来到门西钓鱼台,住进我们的家,一座临河的房子里……”《烟火门西》中收录的第一篇文章《家住门西》,作者孙观懋就是老门西人。陶起鸣说,这也是他们创办的“最忆是金陵”微信公众号中第一篇关于老门西的文章。

30万字、73篇文章、55位作者、220幅图片……陶起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从策划出版到现在,历时7个月,目前正在校对样书,预计很快就要正式出版了。这本书收入了公众号文章中有关老门西的烟火记忆,取其精华,分为“曲巷斜街”“碎影旧踪”“古俗今风”“名流凡夫”四个章节,内容囊括了街巷院落的布局、个人回忆的往事、民风民俗、人物等。没有主题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和琐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文章的作者,都是土生土长的老门西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大学教授、学者、媒体人,也有退休工人、普通居民。其中10位以上,是超过80岁的老人。陶起鸣说,传世的地方史志,并不全是官方修纂,也有由民间力量完成的。南京老城南著名文史学者陈作霖,就曾投身地方史志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撰述工作。“我们正在做的,也是对陈作霖的仿效、接力和致敬。”陶起鸣表示。

“《儒林外史》中描绘,在南京,‘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我认为,这本书就是‘六朝烟水气’在门西的延续。在‘世界文学之都’南京,人人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质。”《烟火门西》特邀编辑樊斌表示。

封面设计、题字、素描都出自名家,极简而古朴

白色的封面上,古朴的“烟火门西”四个字占了右边半幅。左边半幅,素描的半块城墙砖“微微露头”。把书展开,封面、封底朝上,可以看到一整块城墙砖,铭文清晰,肌理分明。除此之外,就是大片的留白,没有其他元素,简洁平实。

陶起鸣说,这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杨志麟和学生刘婧丹主动为《烟火门西》设计的封面。深厚的历史感、简洁的历史语言,突出南京市井文化的悠远和平实,格调古朴,有历史的沉淀感。清晰的书名、黑白灰的色调,试图将读者的思绪拉得更远。

“封面设计古朴,又有历史感。城墙砖,是构成南京城墙的基础元素;我们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是门西文化的一块砖石。这也是我们想表达的意思。”陶起鸣说,协会读者群中,很多中青年人都很喜欢这个封面设计。协会“守望者”速泰春表示,这是“虚与实结合,传统和现代相融。传统的书法题字,结合现代极简的形式,很特别。”

为《烟火门西》题写书名的,正是速泰春的哥哥、著名画家速泰熙。城墙砖素描的作者是著名画家钱大经。

《烟火门西》的编辑出版,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文化名人的支持。南京市原副市长奚永明、著名作家叶兆言担任编委会主任,学者经盛鸿、夏维中等担任编委会委员。

传播原汁原味的老门西文化,留住烟火气

陶起鸣希望《烟火门西》能传播和传承老门西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老南京烟火气,也为老门西的更新改造提供一些文献参考。

老门西的保护与再生工程一直备受关注。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东南大学设计团队去年11月正式入场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对这里的建筑、原住民等进行调研。目前,初步调研已经基本结束,规划方案近期将评审。在小西湖改造经验的基础上,老门西将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尝试,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渐进式微更新。

作为原住民,老门西文化守望者们也非常关心。他们希望,即将面临的更新,能保留住一些历史信息。而他们正在做的,就是将这些历史信息整理、记录下来。

比如,糖坊廊河房究竟是清水墙还是粉墙?他们找到一张拍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照片,里面是整齐的清水墙,而后来的改造中被刷成了粉墙。

再比如,“福”字究竟是正着贴还是倒着贴?老照片中的砖雕“福”字,可以给我们答案。

还有,很多人知道拴马石、拴马桩,但你知道铁质的拴马环吗?

这些已经很难一见的东西,在老照片和老门西人的回忆里。《烟火门西》中有老门西人的回忆文字,也有他们保存或拍摄的珍贵老照片,其中最早的一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40年代左右。

令陶起鸣感到欣慰的是,协会和公众号创办这么多年,已经在社会上有了一定影响,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谈论老门西。最近,老门西所在的南京秦淮区双塘街道的微信公众号,也由“幸福双塘”更名为“门西情怀”。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