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三星镇:“葫芦王”雕刻乡村振兴梦
海门区三星镇有位老人叫陈宝龙,被人称作“葫芦王”。去他家拜访,未进院落,便远远可见葫芦藤蔓攀绕在院墙上,几串漂亮的青绿色葫芦特别引人注目。
缘起世代种植 结缘葫芦工艺
陈宝龙,1938年6月出生,三星镇大石村人。陈老说:“葫芦种植在我家世代种植,从我爷爷到我父亲,都习惯栽种葫芦,那个年代,葫芦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只是到后来慢慢几乎绝迹了,大家才觉得新鲜。”
正如陈宝龙介绍的,葫芦可做瓢,可食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没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海门地区逐渐放弃了葫芦种植。陈宝龙家本来种了大量葫芦,后来滞销堆积在家中,似乎成了“废品”无人问津。
看着一大堆堆在墙角甚至烂在地里的葫芦,陈老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为何不在晒干的葫芦上雕刻绘画呢?”冒出灵感之后,陈宝龙立马付诸行动,他将成熟的葫芦晒干后,开始了一段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艺术人生——葫芦工艺创作。
执著默默坚守 工艺精益求精
在薄薄的葫芦壳表面绘画、书法、雕刻绝非易事。即便是从教美术多年,陈老从入门到入行,也潜心研究了十余年。陈老深知,要成为一位真正的葫芦创作大家,要掌握全产业链,从葫芦栽种技术到雕刻工艺无一例外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
而陈宝龙就是这样一位做事特别严谨认真的人,他话里话外都充满着对葫芦的喜爱,从栽培管理、防病治虫,到收获晒干、前期处理,每一个环节,他都津津乐道、如数家珍。陈老说,只有种好了葫芦,才能有好的葫芦工艺品。
陈宝龙擅长利用葫芦的天然长势,制作精美的宝葫芦仿古艺术。陈老雕刻葫芦有两种技法,一种是用大、中、小三种特制钢针在葫芦表皮上,以纤细的线条阴刻出山水、花卉和人物,涂上松墨,使线条变得很明显;另一种技法是用刻刀将葫芦的壳镂空“雕刻”,以粗犷的线条勾勒。陈老对于这两种技法均相当精通,不仅能将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刀刻在葫芦上,还能制作“观音送子”“黛玉葬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钟馗捉鬼”等题材的故事葫芦。
陈老拿着他心爱的葫芦艺术作品,介绍道:“你看,有的长柄葫芦略有弯度可作仙鹤之长颈,直柄巧作仙鹤两腿,鹤立沙堆凝神前方;细长的藤柄可当鸟嘴,翠鸟守鱼,盯视水中……”。的确,经过他亲手修饰装点、拼接组合、雕刻绘画,香炉钟鼎、花瓶酒瓮、楼台亭阁、鸟兽木石等葫芦作品无不因势象形、栩栩如生。
创办“宝葫芦艺术馆” 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陈宝龙孜孜不倦,杰作频出,一路走来,获评了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和嘉奖。如今,陈宝龙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很少出门远行,但当他获悉家乡积极响应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非常兴奋,他希望葫芦雕刻艺术能够得到进一步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2018年时,他在家里创办了“陈宝龙宝葫芦艺术馆”,每逢有人前来参观学习,他总是耐心讲解并现场雕刻演示。
陈老一直惦念着说:“希望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倾尽毕生精力,为我国葫芦非遗文化传承再作点微薄贡献。”海门区三星镇获知后,也千方百计给予支持,在推进乡村振兴尤其是三星地方特色文化事业过程中,以“陈宝龙宝葫芦艺术馆”为打造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传承非遗的载体平台,在陈老家开设了“道德讲堂”,不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体,来感受这位艺术家的魅力人生、感悟他执著的创新创业创优精神。(记者 潘冬冬 通讯员 赵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