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陈才智:千古文人一东坡

2021-08-25

陈才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

“朝内166文学讲座”从2013年开始,最早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发起,不定期邀请国内外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家为我们做文学讲座,宗旨是邀请一流学者为读者讲一流作品,这就是朝内166文学讲座的来由。

今年恰逢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七十周年,陈才智先生讲千古文人苏东坡是2021年人文社品牌活动“朝内166文学讲座”2021年的第一场。提到古代的文学家、诗人,我们说伟大的诗人很多,屈原、杜甫、李白、白居易,但如果说一位古代诗人,跟我们相距千年之久,仍然让我们觉得很可爱、很可亲,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苏东坡。苏东坡是一个艺术的天才,诗、文、画都是一流水平的艺术家、诗人,同时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有趣的人。网上有一句话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以下内容是陈才智教授的分享:

今天分享自己关于苏东坡研究的心得,我想用七个字——“千古文人一东坡”来概括。先来看,其中第五个字“一”。这个“一”字,非常重要。《说文解字》第一个字就是“一”,许慎的解说是:“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很富有哲理意味;下面的元(始也)、天(巅也),都是顺着“一”的节奏继续的,第一画都是“一”,都属于“一”部。许慎的解说,如果追溯其源,其实来自《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天地》所谓“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淮南子·原道训》所谓“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可见与“千古”相对的这个“一”,不仅是语言学,也是中国哲学重要的原初性概念。“一”就是万世万物的开始,万物莫不有始,“始”就是我们的初心,就是我们的起点。

如果从苏东坡这个点上,往前追溯,由宋返唐,再回到魏晋,像白居易,像陶渊明,都是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家;而往下顺流,苏东坡又对元代、明代、清代文人,继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从“一东坡”为起点,我们可以勾连起中国文学一脉相承的历史长河。“一东坡”的“一”,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所谓“一者,独也”,扬雄《方言》曾说:“一,蜀也,南楚谓之独。”郭璞注:“蜀,犹独耳。”蜀人,具体到今天的四川眉山,这是苏东坡的家乡,苏东坡的起点。

920年过去,苏东坡的独一无二,已经可以确认,他确实是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千古一人。无论与前面的屈原、陶渊明、李白相比,还是与当代的,比如我们面前照片展示的众多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相比,苏轼苏东坡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千年英雄,千古文人,千古风流,都可以作为这个“一东坡”的注脚。这就是“千古文人一东坡”的这个“一”的解题,在这七个字当中,尽管它笔画最少,但位置和意义都至关重要。

下面,再来看副标题——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什么是文化?我们当下的文化,最重要的,范围最广的,就是疫情文化,这是医学文化的一个范畴。研究古代文学,无论唐宋还是魏晋,无论哪个时代的文学现象,都离不开背后的文化背景,就像我们吃的粮食,这是经济基础,包括点点滴滴,身边的这些物体。我们研究的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虚拟的,抽象的,摸不到的,但是,在抽象的背后,支撑着文学家、文学作品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之上,才有文明和文化。

文化有很多定义,义项广泛而复杂,在辞书里,百科全书里,可谓众说纷纭。简而言之,就是文治教化。具体而言,不外乎运用文字的能力,以及具有的书本知识。再提升一个层次,可以视为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从抽象的文明,到具体的茶道、香道,存在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比如诗书画艺,苏东坡的诗文画三绝,堪称北宋文化的代表。

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文化哺育一代文人。北宋文化吸纳前此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皮毛落尽,精神独存,不仅各个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形式、各种雅俗文化百花齐放,更以独树一帜的北宋文化精神卓然自立。苏轼诗歌,正是在北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苏轼通过2700馀首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作,展现出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清明上河图。在下面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想从六个方面做一个分享,加上最后的结语,一共是七个段落:

一、苏诗与北宋儒家文化

二、苏诗与北宋释道文化

三、苏诗与北宋书画文化

四、苏诗与北宋民俗文化

五、苏诗与北宋文化的议论精神

六、苏诗与北宋文化的淡雅精神

七、结语

一、苏诗与北宋儒家文化

陈才智:坐在我身边的王文先生,府上是湖北黄冈人,在宋代的时候,名字是黄州,现在叫黄冈。在去年疫情期间,那里曾经产生过新闻,还是头条。不过在宋代,上了头条新闻的是——某年某月某日苏轼就任黄州团练副使。这是公元1079年那一年无可争议的头条。曾经风光一时的翰林院苏学士,在乌台诗案后死里逃生,从当时的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流放到长江边上的黄州,也就是王文先生的老家黄冈。

关于黄冈,现在除了黄冈小状元,最有名气的文化符号,可能就是苏东坡。苏轼号东坡,正是从黄冈开始的。之前是苏轼,字子瞻,为了向学习对象白居易致敬——这也是在黄冈这一人生最低谷,苏轼找到的精神支柱,于是,起了东坡这个名号。“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在黄州庄稼种好以后,苏轼开始享受每一个日子给他的快乐。

主持人:东坡在黄州种庄稼,一方面是为了效仿白居易,是不是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因为穷?

陈才智:对,要吃饱了肚子才能有精力做直播,饿着肚子,没办法做好任何事情。

主持人:您刚才来吃饭了吗?

陈才智:吃饭了,最近是两顿饭;就像古人,过午不食。

主持人:东坡在黄州的时候生活非常窘迫。

陈才智:窘迫到什么地步?要把每个月的俸禄,那些铜钱,分成若干份,掉在房顶上,每天只取一串钱来用的,不能超额,超额了,下次就要饿着。在这样一个点上,我们要谈一个问题,就是诗歌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肚子与精神,两者是什么关系?

主持人:月亮与六便士。

陈才智:对!生活和理想,缺一不可,毛姆笔下是这样,苏轼也是如此。苏轼的时代,中国文化思想的来源,主要是儒释道。苏轼的思想,以儒家为核心,而兼蓄释道。

主持人: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是不是就相当于现在的马列一样?

陈才智: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能更要无微不至。因为封建时代的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宗法社会,在孔子时代之后奠定下来,儒家经典不仅被纳入教学考试体系,而且直接指导社会运转,比如唐代的《唐六典》,就是儒家文化制度的一个具体体现。具体到苏东坡的身上,在黄州谪居时,他注释《易经》和《论语》,以自己的解悟、体悟、证悟,来撰写《苏氏易传》,定稿为九卷。在海南,又完成注释《尚书》,撰写《苏氏书传》,定稿为二十卷,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传递、传播、注释经典的任务,也使自己成为文人、官员和学者三位一体的文化通才。从黄冈写下第一笔,到海南最后成书,苏轼对儒家经典的注释和体悟,正是他的诗歌向儒家文化致敬的重要背景和来源。

主持人:儒释道三家,是不是相当于三教合流?

《苏轼传》王永照 崔铭

陈才智:对,三教合一的思想,在唐代已经开始了。佛教在东汉,从天竺(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六朝不断翻译,到隋唐五代不断消化,于是产生了完全本土化、东方化的佛教分支禅宗,用胡適(1891~1962)的话说,就是:“达摩的四行,很可以解作一种中国道家式的自然主义的人生观:报怨行近于安命,随缘行近于乐天,无所求行近于无为自然,称法行近于无身无我。”引庄入佛,杂交出禅宗,这是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大手笔,如果说,在唐代,禅宗还是披着天竺式袈裟的魏晋玄学,那么,至宋代,禅宗已经彻底本土化了。苏东坡自己有一个表述:

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相攻。我见大海,有北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儒释道三教,虽异源别派,而殊途同归。“孔老异门”,两位先哲不是在一个门儿里。“儒释分宫”,不在一个平台上:一个是抖音的,一个是视频号的。尽管不一样,但是苏东坡说,殊途同归。我们有一个概念,叫作苏海,我讲过“走进苏海”,意思是说,苏轼像大海一样,以苏海二字,喻指苏轼其人其作那种海涵地负的浩瀚气象。苏轼自己也提到“万人如海一身藏”,上面的“我见大海,有北南东”,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汇流到大海当中。“江河虽殊,其至则同”,所有思想的成分,养料来源不一,而融化则同,在苏东坡这里,在眉山苏轼这里,他有一个消化和容纳的能力。这是他对中国思想文化背景——儒释道三家的一个总体定性的认识,就是以这个为底色,但是不去有意摒弃其他,在三教之间,找到共同点。他跋苏辙《老子解》,充分肯定苏辙合三教为一的理路,并说“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为一;使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也是此意。

主持人:也就是说苏东坡的思想核心还是儒家,传统中国的士大夫都要在现实生活中建功立业,想要做出一番事业,这是儒家的思想。但他同时也不排距佛家和道家的东西,甚至在苏东坡身上,儒释道的合流,他可以做一个代表或者典范,是这样吗?

陈才智:是这样,在这个典范的代表当中,儒家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但是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在中国的古人当中,有一个普遍出现的问题,就是贬谪。比如苏东坡、白居易,一个被贬黄州,一个被贬浔阳(今天的九江)。苏东坡是一贬再贬三贬,而白居易一贬之后就学乖了。无论怎样,当你身在仕途当中,肯定要运用儒家这套系统。退下来之后,佛教出世的观念、道家养生的观念,则形成很好的补充。

《斑斓志》 张炜 著

我们先来看:苏轼诗歌体现的儒家思想,不妨举个例子,他在自己的诗当中,有这样的表述。他说:“少年辛苦事犁耕”(《野人舍》),从少年时代开始,就亲自栽垦。不像现在有些担心菜品质量的人士,在郊外买块儿地,然后雇人去种;苏轼自己是有实际开垦经验的,而且发明改造过很多劳动工具,有些是标上了东坡牌,就像东坡巾、东坡肉、东坡肘子一样。对比一下白居易,他看到普通百姓很辛苦,只会在旁边,默默反思,反躬自省,不会亲自去下地,动手耕种。而东坡居士不是,因为是被逼到了这个份儿上,他不种地的话,就得饿死。所以,从“少年辛苦事犁耕”开始,苏轼始终未辍耕耘。

苏轼的少年时代,是从眉山走出来,眉山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主持人:四川眉山,苏东坡的老家。

陈才智:对,从今天的成都,往南再开一个小时左右,在到达乐山大佛和峨嵋山之前,肯定要经过眉山。眉山这个地方,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在宋代的时候,文化气息浓厚而独特。附近最繁华的成都,当时叫益州。眼下疫情最热闹的是扬州。唐代是“扬一益二”,一线城市不是北上广,第一个是扬州,第二个是益州(今天的成都)。益州文化圈就包含着眉山,益州到眉山的距离,相当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非常近。苏轼当年就是从眉山走出来,随他父亲,沿着长江,到汴京(今河南开封)赶考。他所接受的农耕文化,是在眉山奠定的基础,这些在他的诗里,尤其是在最早结集的南行诗里,已有所体现,比如《夜泊牛口》《入峡》《黄牛庙》等。

再举两句诗作为例子,苏轼的《庆源宣义王丈……为老人光华》:

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苏轼曾经作过八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太守,又前后八次进京做过朝官,可是,在这里,他说“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我是谁?我就是一个认字的,能够识文断字的普通农夫。在黄州,苏轼的标志性打扮是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今天留下苏东坡很多的形象,有戴帽子的,扶着犁杖的,还有笠屐图,海南最多。海南当地人为了调侃他,说当年的苏翰林、苏学士到我们这儿,这么狼狈,他说,我就是农民,和大家是一样的,可见苏轼已经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了。

主持人:他的心态特别好。

陈才智:是的,儋州春梦婆的故事,就是例证。

持人:您可以跟观众讲一讲。

陈才智:有一天,苏轼在头上顶着一个大西瓜,在田地里边唱边走时,一个70多岁的老太婆向他说:“翰林大人,你过去在朝当大官,经常跟皇帝一起,周围都是高官贵族,如今流落到海南儋州这样一个穷地方,现在想来,是不是像一场春梦?”苏东坡听到这个问话,如同顿悟一般,连呼大好,此后就称她为“春梦婆”。

主持人:这是苏东坡被贬到海南的故事。

陈才智:对。儋州现在已经开发得比以前好多了。

持人:儋州就在海南。

陈才智:对。“儋”这个字,原义之一,就是耳朵下垂,向刘备那样。《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郭璞注云:“其人耳大下儋,垂在肩上。”所以,儋州古称儋耳,苏轼《桄榔庵铭》就说:“东坡居士谪于儋耳。”除了儋州,我印象里,在地名上,好像还没有看到其他地方用过“儋”这个字,苏轼《峻灵王庙碑》也写道:“自徐闻渡海,历琼至儋,又西止昌化县。”这个字,字典当中,是和苏东坡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字,苏轼曾被称为儋耳翁,钱谦益《追和朽庵和尚乐归田园》之八就曾说:“和诗敢效儋耳翁”,指的就是苏轼。儋州距离海口大概两三个小时,现在尽管有环岛高铁,也有快速公路,但是依然比我们今天从北京到天津、从益州(成都)到眉山的距离要远一点。

主持人:在当时是一个蛮荒之地。

陈才智:非常蛮荒。“春梦婆”故事有多风雅,当时的儋州就多蛮荒。世事一场大梦,这是苏轼常用的表述,春梦婆的故事,则将其地方化、形象化了,很接地气,以致于人们以后就不说这个老婆婆的名姓,比如王婆婆、李婆婆了,就叫春梦婆,她俨然已成为苏轼的人生导师。可见苏轼和农民,和海南当地的农耕文化,联系非常紧密,而儒家思想基础就是农耕,吃饱了才能谈仁义礼智,因此,封建社会一直不鼓励商业经济,与苏轼同时代的王安石搞改革,搞变法,提倡国家资本主义,希望把国家的财政都集中到国家,集中到中央。

主持人:类似一种国家资本主义。

陈才智:对。苏东坡对此一直反对,站在王安石变法这一派的对立面。苏轼和王安石都主张改革,但是,不同于王安石的“理财”“富国”论,苏轼更倾向于“富民”“任人”的观点,他向宋仁宗皇帝提出的“安万民”的主张,核心就在于用儒家仁教礼义来教化万民。苏轼同情人民、关心国政、抨击时弊、干预时事之作,都是建立在这种思想基础之上的。

王安石变法这个事儿的曲折是非,姑且不论,只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有几个要点,其中之一是开明政治,不能一味盘剥百姓。再一个要点是尊主泽民。主就是皇上、圣上、天子,既尊重这样一个天子,同时也要爱护黎民。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一种君和民之间的和谐关系,避免张力和矛盾,希望在某个点上,尊主的同时,不忘爱民,这种思想是孔孟思想的核心之一。既讲究中央意志,同时老百姓也要有休养生息,有自己的空间。还有一个,就是仁政爱民,忠肝义胆。苏诗中体现着儒家文化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执着品格,其赋性刚拙,议论不随,忠规谠论,挺挺大节,楔而不舍,坚韧不拔,耿介正真,爱憎分明,坦率直爽,刚肠疾恶,坚守气节,坚持正义,绝不缄口随众,宁失其意不失其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诗中在在可见。苏东坡死后的谥号,是文忠公,证明除了文章之外,事功方面,他也得到了认可,忠就是对君主的认可,对政权的认可。

主持人:谥号就是对一个人死去的盖棺定论。

陈才智:是的,文忠公是官方对苏轼的盖棺定论,是宋孝宗在苏东坡去世后六十年所赠的谥号。官谥之外,还有一些是民间或学生搞的私谥。无论官私,谥号都是很重要的。在古代文化系统中,有姓,有名,有字,有号,这是成体系的。最近有一部再版书——吉常宏先生的《古人名字解诂》,原来是我们隔壁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这是古典文学文化研究的常用工具书),现在转到商务印书馆再版上市。这部书里面,也解释了苏东坡为什么字子瞻,轼与子瞻,名和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当然原始材料是苏洵《名二子说》里的解释。

以上我们分享的,是第一个问题——苏轼的诗歌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苏轼诗歌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再举个例子。苏轼在签判凤翔时说,“诗人例穷蹇,秀句出寒饿”(《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签判杭州时说,“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次韵张安道读杜诗》),出知杭州时,又无限感慨地总结道:“秀句出寒饿,身穷诗乃亨(《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什么意思呢?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仕途坎坷促进了诗人苏轼与人民更亲密更真切的接触。

如果多些人生阅历,我们就会发现: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诗人也是如此,好的诗人,生花妙笔写出来的,影响较大的诗歌,很多缘自穷苦,缘自寒饿,有时甚至是缘自奔逃和狼狈之境。无论是杜甫,还是李白。杜甫,大家可能多半没有疑问,那么李白呢?确实,李白有些诗,是顺境中,自然而然地喷出来的,但他的人生,也常有不如意,很多诗是喝不到酒,在逆境里写出来的,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的情形下挤压出来的。“秀句出寒饿”,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侧面。刚才我们讲,吃饱才能搞直播,文化建设需要经济做基础,但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还有一个“秀句出寒饿”。

主持人:那些好的诗句都是来自饿的穷困的生活,是这个意思吗?

陈才智:对,“诗穷而后工”,贾岛、孟郊,很多人没有真实的、刻骨的、上顿接不上下顿的体验,杜甫表达的“文章憎命达”,韩愈表达的“不平则鸣”,白居易表达的“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欧阳脩表达的“诗穷而后工”,和苏东坡诗对儒家文化的接受,有异曲同工之处。吃饱的时候,儒家思想会有效地给你正面滋养,但如果吃不饱,就是“秀句出寒饿”。无论签判凤翔,或做黄州团练,还是做杭州知州,苏轼始终都牢记着苦难和文学的血肉联系。

主持人:杭州那一段应该算苏东坡人生当中非常幸福的时候。

陈才智:首仕杭州,杭州通判时的苏轼,还没有经历乌台诗案,那时还算一帆风顺。他是从祖国西南来到东南,中间经过开封。江南的杭州在那个时候非常富庶,从东晋以来长期的文化积淀,到唐代对江南文化的开发,尤其是经过中唐白居易等文人的宣传,又经历了产生并流行着词体的五代时期,江南的杭州已经成为文艺青年想往的打卡地。今天的浙东唐诗之路,杭州也是难以略过的重要一站。

以上我们分享了苏轼诗歌与儒家文化的几个侧面,也举了一些例子。还可以再举一个,比较有名的,选入课本的《荔枝叹》。

主持人:日啖荔枝三百颗,……

陈才智:不辞长作岭南人。对,苏东坡这首《食荔支》里的名句,可能是历史上关于荔枝最有影响的一个硬广告了,地点就是在今天的广东惠州。除了这句之外,苏东坡还有一篇《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前十六句,揭露汉唐官吏争献荔支、龙眼的丑事,站在人民的角度,愤慨地希望老天爷不再出产那些为害百姓的“尤物”;后八句,点名道姓,指斥本朝官吏争新买宠的时弊。从古而今,从荔支而茶,而牡丹,全诗真是百感交集,寄慨万端。背后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影响印记。荔枝是好吃,但是,因为劳民伤财,在唐代曾经间接地改变了历史进展,甚至成为导致大唐王朝灭亡的一颗稻草。

主持人:所以,杜牧有诗说,“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其实是讽刺反儒家的那种仁政观,您刚才说到儒家思想的几个要素,其中有一个就是开明政治。

陈才智:是的。杜牧的祖父是杜佑,杜佑跟白居易有过交集,他是编写过《通典》的,了不起的史学家,杜牧对荔枝的批判,也是诗人站在史学家角度写的咏史诗,无愧其史学世家的传统。苏东坡没有《通典》这样专门的历史著作,但他也文史兼通,《荔枝叹》开篇“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垢兵火催”,还原出一个具体的历史场景,后面从荔支而茶而牡丹的感叹,可谓一气呵成。

主持人:“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垢兵火催”,就是讲晚唐朝时候兵连祸结的场景吗?

陈才智:不是。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唐代传送荔枝的情形。《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盛唐时期,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于是,专门设立传送荔枝的官道。为什么能够这么快从南方,从广州、四川运到西安?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官道,五里一置、十里一堠,都是当时的驿站和官道。最后,诗人发表感慨,感叹汉唐向皇帝进贡荔枝的弊害,联系到当世向皇帝贡茶、贡花,同样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主持人:给皇帝送荔枝。

陈才智:对,这都点出姓儿了,可见是有具体所指的。“前丁”是指丁谓,字谓之,宋真宗时参知政事,封晋国公。“后蔡”是指蔡襄,字君谟,仁宗初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精通茶事。进贡姚黄花的“洛阳相君”,是指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俶之子,宋初以使相任洛阳留守。从荔枝又跳到茶、牡丹,你看,一切好的事物,美好的东西,一旦成为官家留意的对象,往往会走向反面,成为祸害。

主持人:这体现出苏轼儒家思想中爱民这一块。

陈才智:嗯,苏轼的爱民是真爱,真正能够跟黎民百姓做到无比亲切,所以,他说,我就是“识字耕田夫”。

主持人:苏东坡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他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卑田院乞儿就是指乞丐?“眼见得天下无一不好人”。我特别喜欢苏东坡这句话,在苏东坡看来,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什么人都可以交往,看《苏东坡传》的时候,可以看到他跟和尚、道士玩的来(陈才智:对,比如参寥),对于风尘女子也有同情心(陈才智:对,比如琴操),不管是被贬,还是升官到哪个地方当一方之主,都非常爱民。所以苏东坡离开杭州的时候,杭州人民都是非常怀念他。

陈才智:确实,因为苏东坡两人任职杭州,有德于民,所以,《东坡先生墓志铭》记载:杭州人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宋史》等正史,也采录了这一材料,作为苏轼任职杭州优异政绩的重要佐证。有的苏轼传还写道,离任之际,杭州百姓在路上拦住官道,哭喊着:苏太守、苏市长,能不能再留一任。在古时候,这是一个标准动作,白居易的时代,唐代的时候,也是如此。离任之际,还要立一个功德碑,做了哪些好人好事,立碑颂美,这都是一个标准化、程序化的规定动作,可能会有一些表演的成分。

主持人:但是对苏东坡而言,这个表演成分比较少吧?

陈才智:应该是的。这个细节,所谓苏东坡被杭州百姓挽留,在他弟弟苏辙给他写的墓志铭当中未见记载,但于情于理,毫无违碍。

主持人:还有一点,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关了一百多天,在下狱那段时间,两地的老百姓,他之前在杭州做官的,那边老百姓帮他焚香、祈祷,这种在史料里面也有记载。

陈才智:这一记载于情于理我也相信,可以推想,一是爱苏东坡的文采,再一个就是,喜爱苏东坡这个人的性格。

主持人:招人喜欢。

陈才智:是的,老少通吃,皇帝和卑田院乞儿通吃。现在已经没有卑田院这种机构了,在上个世纪的时候,中国还有类似的机构,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基本衣食需求,国家有义务提供这样一个场所,这就是乞丐收容机构,这是文明社会很重要的慈善性机构。

主持人: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说爱民的文人、官、士大夫不少,但是像苏东坡这样,如果说爱民的话,他好像是俯下身的姿态来爱你,我来爱民如子。但苏东坡不是这样,苏东坡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就好像我和你是平等的,我和你是平视的,我把你当做和我一样的人去尊重,是这样一种爱,这点特别了不起。而且他并不是刻意要这样。这跟苏东坡的人生态度,平视众生,把自己当做众生当中的普通一分子,用现在网络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身份。

陈才智:对,他不端架子,不是后天的不端架子,而是骨子里对人生有一种平等意识,无论对人对物都是如此,他有一个说法,就是: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指以物来寄寓感情,从中获得审美愉悦;留意于物,指以物来满足欲望,实现占有目的。天下的物可以寓意于其中,在其中寄予自己的情意,而不必要去拥有占有。《赤壁赋》里,他也曾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天下好的东西非我所有,只要曾经拥有,不要一世占有。

所以苏轼对人民,对儒家体制,都有自己切身的体验和实践。我们可以用他去世时,他的弟子李廌的祭文加以盖棺定论,祭文中有这样两句,很像挽联,叫作:

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一生忠义之心,千古英灵之气,“一”和“千”可以对仗,就像千古文人一东坡,“千”与“一”的对应,千里挑一。苏轼的66年生涯,从开始写诗,公元1059年,24岁开始,沿着长江三峡,随他父亲到汴京赶考,一路写下最初的诗歌作品,到他临终遗言写道的“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经历荣辱穷达,命运多外,几上几下,而“不以一身祸福,易以忧国之心”,真足以称得上“一生忠义之心,千古英灵之气”,可谓实践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主持人:这个我们人人都能背,包括陈老师刚才概括的东坡的人生态度,只要曾经拥有,不要自己占有,我们都能讲都能背,但其实要做到真的非常难。

▲《李太白诗仙卷》苏轼撰

二、苏诗与北宋释道文化

陈才智:知易行难。我们今天看这些道理,有点像心灵鸡汤,不像是儒家文化。但儒家文化也有雅有俗,俗则三百千,雅则四书五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具体实践方面,形态可谓多种多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独善其身这一面,或者人生不如意时怎么办,这个市场,主要被释道文化占领了。所以,第二个问题,我们来分享一下,苏轼诗歌与北宋释道文化的关系,主要谈谈诗与禅。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