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宣王中兴∣《张迁碑》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字形,它们真是错别字吗?

2021-08-21

一、宣王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用笔习惯(自然,这也就是手写签名具有法律效力的原因)。

在自然书写状态下,这些习惯会在不同的字形中不经意地一再重复。

从《张迁碑》的“宣”、“王”两字看来,原碑作者在书写底部一长横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这种习惯:他写横画,习惯于弱化蚕头的一边而夸张雁尾的一边。于是占格布白呈现为左轻而右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雁尾要写得厚重,运笔不可过于水平,需要向右下斜行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蓄势,而后揭笔写出: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是:请不要因为《张迁碑》这个“宣”字的中间不是“曰”而是“目”便轻率地认定它是个错别字。实际上,在更早的篆文当中,“宣”字中间既不是“曰”也不是“目”,而是“回”字:

写过小篆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篆文的“回”字,在实际书写的过程中是要用四条横线把空间进行纵向三等分的,所以《张迁碑》将它隶变为“目”,虽然是解散了曲线,改用了直线,但是纵向空间三等分的格局依然如故。

换句话说,《张迁碑》的这个“宣”字符合隶法,只是没能在后世流行起来罢了

二、中

《张迁碑》中凡是用四条边“围”起来的结构都写得比较方正,但也正因为如此,稍不留心就会把它写成一个僵硬的美术字:

三、兴

“兴”字的主笔毫无疑问是中部的一长横。对汉隶八分书来说,蚕头雁尾是它标志性的美感。而集中表现这种美感的又往往是一个字中的主笔。所以“兴”字更为常见的结体可能是像下面这种:

在这儿,《张迁碑》又一次做出了与常规相反的选择。它将这个字的字头写得很大,由此冲淡了主笔的核心地位,标志就是主笔的蚕头燕尾都要比上面这个字形含蓄得多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张迁碑&晋公子原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