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书单|你了解阿富汗多少?

2021-08-18

阿富汗是我们的邻国,位于帕米尔高原南面,兴都库什山以北的瓦罕走廊连接着这两个古国,当年玄奘从印度东归之时,便曾途经这个地区。但它也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对这个深陷战争漩涡的国家,我们知之甚少。

这是个拥有纷繁复杂历史的国度。古代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贸易路线的十字路口,是希腊文化艺术、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共存地,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它是中国史书中的大夏,它的土地上曾建立起盛极一时的贵霜帝国,亚历山大东侵所带来的希腊化佛教风格,也让“犍陀罗”这个名字广为人知。它的近现代史使它背负“帝国坟场”之名,名字几乎可以与战乱和危险划上等号,也因此可以深入这个国家一窥究竟的人少之又少,对于外界来说,阿富汗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

想要了解阿富汗,书本是最佳途径之一。以下几本书,便分别从旅行、历史、美术的角度,勾勒出不同侧面的阿富汗。了解了这片土地的美如何和它的厚重文明、苦痛经历交织在一起,也会让我们对它未来的和平,抱有最大的期待。

前往阿姆河之乡

[英国] 罗伯特·拜伦/著、 顾淑馨/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8

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和兴都库什山脉,是中亚最大的河流,我国古籍称为妫水。1933年,年轻的英国旅行家和艺术史家罗伯特·拜伦从维也纳出发,穿越西亚和中亚,最终抵达奥克西安纳,也就是形成阿富汗和俄国部分边界的阿姆河的发源地。本书不但是一本妙趣横生、文辞典雅的游记,记录了1930年代当地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人文地貌,同时也是中西亚建筑珍宝的可贵记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为我们留下了今天已经消失的巴米扬大佛的珍贵记录,记述混合了波斯、印度、中国和希腊风格岩洞壁画。当年,罗伯特·拜伦从住处远眺大佛,感受到夺人心魄的美,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这份幸运。

走过兴都库什山:深入阿富汗内陆

[英]埃里克·纽比/著、李越/译;商务印书馆;2021-5

1956年,37岁的埃里克·纽比厌倦了时尚界的生活,给他的朋友休·卡莱斯发了一封电报:“6月你能去努里斯坦旅行吗?”由此开启了一次传奇般的阿富汗和兴都库什山之旅。

为了获得阿富汗内陆旅行许可和资助,两人用登山做借口(就像此前很多旅行家、冒险家用测绘地图做借口一样)。纽比并没有任何登山经验,只是和同伴在威尔士某地接受了短暂的攀岩训练,就踏上了旅途。

而这次兴致所至的冒险的成果,便是这本《走过兴都库什山:深入阿富汗内陆》,它充满了英国人自嘲的幽默感,我们读到了两个业余爱好者如何攀登雪峰,体会得更多的却是兴都库什山间的异族生活和异域风情。《国家地理》杂志将它列为“100 本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探险类书籍”第16位。

亚洲高原之旅

[英] 阿诺德·汤因比/著、李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8

这是由英国史学巨擎所写的游记作品。他曾说,“从孩提时代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看到阿姆河,它在传说中分开了伊兰与突兰,在现实里则分开了阿富汗与苏联。”

1960年,71岁的阿诺德·汤因比梦想成真,他借到印度和巴基斯坦讲学的机会,在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游历长达四个半月。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巨著《历史研究》的作者,被这片亚洲高原的魅力激发起灵感,以宏大的视野、生动的文字,描绘了多元灿烂的亚洲文明和错综复杂的地缘格局。除了记述旅途见闻,这位历史学者也在书的后半部分着重于反思和批判了源于西方的民族主义在中亚国家现代化历程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学家解释过去,其实也是在预言未来。

寻路阿富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英] 罗瑞·斯图尔特/著、沈一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8-1

罗瑞·斯图尔特出生在香港,父亲曾在英国情报机构工作,在很年轻时,他便对亚洲产生了浓厚兴趣。2000年,27岁的罗瑞·斯图尔特开始他徒步穿越亚洲的计划,在伊朗、尼泊尔、印度和阿富汗几个国家内分阶段各自走了一部分,全程合计近万公里。这本《寻路阿富汗》便记录了他2002年初穿越阿富汗中央山地的经历。

那时正值“9·11”之后,随着美军侵入阿富汗以及塔利班政府的垮台,与世界隔绝长达24年的阿富汗向西方世界开放了。在阿富汗还未陷入又一段军阀林立的混乱之前,罗瑞·斯图尔特抓住了这个转瞬即逝的历史窗口,开始他长达36天、从赫拉特径直向东前往喀布尔的徒步旅行。在穿行途中,斯图尔特不仅要面对山地与暴风雪等恶劣的地理气候条件、遭受营养不良与肠胃感染等病痛折磨,还有可能面临被部落民射杀、被狼群分食的危险。即便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斯图尔特依然坚持徒步行走,记录下这一在地缘与文明的夹缝中挣扎的国家及其人民的生存状态。

36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能浮光掠影地了解其皮毛。尽管如此,无论是难以复制的冒险经历,还是一位前英国外交官员的观点的和角度,都让此书颇具价值。

寻找更明亮的天空

【阿富汗】古尔瓦力·帕萨雷、【英】娜德纳·古力/著;吴超/译;猫头鹰文化·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9

如果说前述作品都是外界人“进入”阿富汗的旅行,那本书便是一名阿富汗少年被迫逃离故土的旅行。12岁的古尔瓦力生活在阿富汗东部的楠格哈尔省,父亲和爷爷相继在冲突中遇害。为了远离战争和苦难,妈妈将他送出祖国,他开始了九死一生的逃亡之旅。

他用双脚行走,在马背上颠簸,跳下飞驰的列车,冒死穿越边境,逃离蛇头的魔爪,跨过高山、大河、湖泊、海洋,一心想抵达能让他生存的地方。在历时1年,两度入狱,穿越亚欧大陆8个国家,行程超过20000公里后,古尔瓦力终于来到英国,翻开了人生新的篇章。阅读此书,也能让和平生活中的我们对只平时出现在新闻中的“难民”这一群体,有更深的了解和体察。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美] 塔米姆·安萨利/著、钟鹰翔/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11

塔米姆·安萨利是一位阿富汗裔美国人,他出生和成长在喀布尔,于1964年移居美国,兼有阿富汗和美国两国血统。他讲述的阿富汗故事饱含对故国家园的深切关怀,从局内人的视角为我们解读阿富汗动荡不安的内在原因。

过去的200多年,阿富汗每隔40年就会有强权侵入,干预其发展,破坏已取得的进步。干旱、贫瘠的土地,培育出阿富汗人独特的群体意识;永无休止的争夺、频繁的政权更迭,造就了阿富汗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它提醒每一个潜在的入侵者:你们能留下的只有坟墓,而且什么也带不走。

塔米姆·安萨利通过阿富汗人的视角来解读祖国的历史,他驳斥了“帝国坟场”的论断,讲述了长期以来外部世界从未完全了解的阿富汗内部斗争,剖析了现代入侵者屡战屡败的致命原因。在这里,外国的干涉和入侵不是主旋律,它们只是扰乱了阿富汗的发展,阿富汗人有自己的故事,这是与所有入侵完全不同的:高高在上的私权力、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走火入魔的极端思想、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塔米姆·安萨利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阿富汗”。

王的归程: 阿富汗战记 :1839-1842

[英] 威廉·达尔林普尔/著、何畅炜、李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3

1839年春,英国人武装入侵阿富汗,几乎未遇抵抗。但两年后,阿富汗人揭竿而起,义民起事演变成举国上下的暴力反抗。第一次英阿战争以不列颠惨败告终。兼具旅行作家和历史写作者两重身份的英国作家威廉·达尔林普尔经过实地调研,基于最新的多语种材料,解析了不列颠帝国史上最大的灾难,而这一灾难与当前西方国家在阿富汗所面临的不断深化的危机显然有类似之处。

犍陀罗美术寻踪

【日】宫治昭/著、李萍/译;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1月

犍陀罗是曾建立在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的一个古国,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入侵虽然失败,但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希腊化的佛教造像艺术,持续数个世纪,近代的考古发掘使当年的佛像、寺庙重见天日,并以犍陀罗风格闻名世界。

本书作者是印度、中亚美术史和佛教美术史专家,在这本小册子中,他通过精炼的选材、缜密的阐述、科学的分析,从纷繁的印度、犍陀罗美术作品中理清出各自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进一步阐明了佛教美术、佛像、大乘佛教美术起源和发展序列,简洁易懂地梳理了犍陀罗艺术的源流变化。

犍陀罗文明史

孙英刚、何平/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2

有关犍陀罗佛教艺术的论著,在国外可谓汗牛充栋。而在国内,由于学界一直将犍陀罗视为域外,对犍陀罗佛教艺术做深入研究和全面介绍才刚刚起步。实际上,犍陀罗文明和中国文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犍陀罗文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自身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本书介绍了希腊巴克特里亚(大夏)时代的历史及与中国的关系;贵霜帝国的历史和艺术,它从丘就却到最后消亡的历史,对我们理解丝绸之路具有重要价值;以及探讨了犍陀罗文明的重要核心问题,梳理犍陀罗文明中的各种元素,犍陀罗艺术对中国的影响。为了增进读者理解,本书还配有大量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犍陀罗艺术收藏的图片。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