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里的父亲形象,让你读懂伟大的阿瑟·米勒
身着西服、头戴礼帽的推销员威利·洛曼提着两只大箱子缓缓地走入舞台,得体的外表与焦躁的语气随着他的步伐离观众越来越近……阿瑟·米勒的经典戏剧《推销员之死》热度不减,近期正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由吕凉、宋忆宁主演,它究竟有多火爆?这一轮14场演出票均已售罄。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郭晨子教授认为,今天人们要怎么样重新评价阿瑟·米勒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娱乐大潮席卷而来的时代,阿瑟·米勒的那种有点乏味的、很剧透法的剧作家时代,似乎跟今天剧场的潮流显得有些落伍。书写现实有时候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困境,我们就在现实之中,那么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智慧从内心、从精神跟它保持距离来审视我们当下的生活呢?”
在阿瑟·米勒将近80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许多批判美国社会的辛辣戏剧经典,也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无论是《推销员之死》还是《萨勒姆的女巫》,阿瑟·米勒始终在尝试不同风格样式的作品。他中学毕业后没办法再去学习,就去打工,做过卡车司机,做过各种各样的行业,有过广泛的底层生活的经历。他的兴趣始终在社会,他的作品身上有着新闻纪实报道的影子。
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曾评价阿瑟·米勒说,在阿瑟·米勒身上有一个父亲的形象。这一点,在《推销员之死》身上得到了重要的体现。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在1949年创作完成的剧本,同年获得普利策戏剧奖、托尼奖、纽约剧评人奖。它讲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推销员威利·洛曼死前24小时的故事。壮年时,他业务能力可靠,社交能力出众;妻子琳达操持家务,两个儿子比夫与哈皮也让他引以为傲。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好运气似乎正离他远去,他的生活也渐渐失控……剧中将威利年轻时的辉煌与当下的落寞穿插演绎,以小人物的生活窘境反映出他们这代人“美国梦”的破碎。
郭晨子说,《推销员之死》里的父亲不是一个很好的父亲,道德上充满瑕疵,满口谎言,甚至不让孩子讲话。他不愿意听到真相,他始终愿意活在美梦里。但阿瑟·米勒讲过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说“我不会让我的剧本看不到一点希望”,他非常成功写出了人们对成功的歉疚和对失败的恐惧。
三料戏剧大奖作品《推销员之死》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美国知名编剧阿瑟·米勒巅峰之作,由田弘毅重新翻译剧本文本,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林奕执导,石灵作曲,周羚珥担任舞台设计,演员吕凉、宋忆宁、韩秀一、顾鑫、张欣、兰海蒙、刘鹏等主演。
以往《推销员之死》舞台设计重点表现的“房子”形象,在这个戏里成为了一种虚幻,如同主人公威利·洛曼一直求而不得的“成功”。为了让观众走进威利的内心世界,去掉了阻碍,模糊了界限,带有镜头感的舞台灯光转换,将威利·洛曼的所见所思呈现在观众面前。造型设计遵循剧本中描述的年代写实地设计,从细节区分不同年代感,比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男士着中裤配长筒袜,到五十年代穿的是宽腿翻边西装裤。
饰演威利·洛曼的吕凉在40年前就熟读了剧本,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对阿瑟·米勒所反映的美国当时社会环境、社会形态下人们的心理有了更强、更清楚的认识,“我感觉到了它离我们很近,相信这个作品在今天的观众中会获得普遍的认同和共鸣。”
剧照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