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情趣盎然的农耕图,超越时空的美

2021-08-10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在信州铅山闲居时期的作品。词中描写一户农家和睦有趣的劳动生活,生动地反映了诗人对农村人民的深挚感情。由于作者善于观察人们所常见、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捕捉瞬间即逝的形象,将它写入词中,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01、原文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02、注释

1、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

2、茅檐:茅屋的屋檐。

3、吴音:吴地的方言。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4、翁媪(ǎo):老翁、老妇。

5、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6、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7、无(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8、卧:趴。

03、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04、赏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低小茅屋的前面,是一片长满青草的田野,小溪从中流过。词一开头,以清新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古代农村简朴的画面。“茅檐低小”,写出居住条件的不好,暗示农民生活的贫困。“青青草”三字,既点明了季节的特征,又透露出生意盎然的景象,使全词涂上了一层愉快的色彩。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不知道谁家的满头白发的老公公和老婆婆,喝得醉醺醺地,讲着音调柔和的江南话在互相打趣逗乐呢?“醉里”,写明酒喝得不少,已有醉意。“吴音”,标明地方语言的特色,含有悦耳动听之意。“相媚好”三字,写出了两位老人那种喜笑颜开、逗趣取乐的情态,融洽和谐的生活气氛凸于纸上。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大儿在溪东的豆田里锄草,中儿正在编织养鸡的笼子。劳动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最小的孩子那种顽皮样子我顶喜欢,他躺在溪边一个劲地剥莲蓬吃。“无赖”二字,本是贬义词,用在这里,却含有褒义,将小儿那种无拘无束的天真活泼的情态传神地描绘了出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