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学术性读书笔记:怎么写?怎么用?

2021-08-04

图源 | 网络

作者 | 拙棘

本号原创首发

最近两年杂事缠身,没有大块时间从容读书。其实书也读了不少,有些还是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读下来的,但没过几个月除了记得书名和作者想要得出的结论外,内容基本忘光了。真正读进去了的还是以前一段段做过笔记的那些书。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读书方法,很多书也不需要写读书笔记。但读理论类书籍,写读书笔记实在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步骤。

01

理论书的营养在论证中

一本书本质上是给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论证。论证有论点、论据、论证方式构成。从朴素的意义上来说,论点、作者的正面观点其实价值不大。大部分问题,答案就那么几个。比如从逻辑上看,世界是否无限可分这个大问题就只有两个答案:世界无限可分/世界最终是由不可分的小颗粒(不管你叫它什么)构成的;某某历史人物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也只有两个答案(好吧,也有可能功过相抵)。随便蒙一个也有50%的概率蒙对。但蒙对的答案不如基于高质量论证得出的错误答案有价值。这么说也许并不难理解:

深刻的错误比浅薄的、偶然的正确更接近真理。

因此,书,尤其是理论书,它真正的营养在论证之中,而不是在论证的终点上。脱离了论证,那个在导论或结语中告诉你的最终立场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理论书一般有好几层结构,常见的是章、节、小节、段这样三四层论述结构。论述结构大致对应着论证层次。

· 一般而言,一本书就是要回答一个大问题、证明一个论点;

· 为此,作者需要给出论据,而章就负责提供回答大问题所需要的大论据。章的结论就是书所需要的大论据,而章的结论在该章内部是作为问题存在的,是要通过论据来证明的论点;

· 这个论点通过章内部的若干节提供的若干论据来证明,而节所提供的论据在该节内部又是需要证明的论点;

· 然后是小节、段落,依次落实。

这就是论证层次。

这是一个非常一般化、机械化的说明。有些章节段落承担的可能是非论证任务,有些可能不是在正面论证作者的观点,而是致力于反驳对立观点。但脱离这些琐碎细节,上段勾勒的从书的论述结构中把握论证层次的基本方向是没问题的。

02

写笔记的核心任务是梳理论证

读理论类书籍,写笔记的核心任务就是梳理论证。所谓梳理论证,就是不断问三个问题:

·作者(在这本书/这一章/这一节……)想解决什么问题(证立什么论点)?

·他是如何解决的(如何论证的)?

·他解决得如何(论证质量如何)?

同时注意把握文本整体的论证层次:

·这一段处理什么问题?

·这一章处理的又是什么问题?

·这一段的小问题是如何服务于这一章的大问题的?

·这一章在整本书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

这并不单纯是一个从基本要素开始不断拼接出大画面的过程。要理解部分必须理解整体,要理解整体必须理解部分,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也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不必在某个难点上停留太久:相比没完没了琢磨这个难点,更有效的办法是暂且搁置这一难点,把几种可能的解读记在心上,先读下去,读到后面很可能就清楚那个难点该如何解读了。

除了书本本身,我们还要关注书本外的内容:

·这本书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给谁看的?

·他没有在这本书中专门论证甚至没有明确提及,但却是书中相关内容立论前提的信念有哪些?

——书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更大的思想世界内部相对独立的一个小世界。

03

系统性、精确性和深度

检验作者论证质量以及读者阅读质量的是两个标准:系统性和精确性。系统性指的就是前文反复说明的论证的层次性以及同一论证层次上不同论证板块如何衔接;所谓精确性,就是对论证细节特别是核心概念准确含义的把握。

至于深度,则并不是一个值得专门关注的标准,我们无法脱离系统性和精确性来理解深度,除非你把深度误解为那种晦涩的、云里雾里的感觉。只要做到系统性和精确性,深度自然就会出来——当然前提是你读的文本本身质量很高。

04

摘抄式读书法、要点式读书法

有许多笔记方法和本文介绍的这种梳理论证式读书法不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摘抄式读书法和要点式读书法。

所谓摘抄式读书法,最低级的版本就是找些可以作为名言警句的漂亮句子记在笔记本上,以备装逼之用。稍高级的版本确实是学术导向的,但读而不思,不用自己的话复述文本内容,而是直接摘抄原文。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才算真正理解了书中的观点,摘抄原文就像买书不看:好像占有了这本书,但其实并没有真正在思想上占有这本书。逼自己用自己能听懂的话说清楚作者的观点是阅读过程中最重要也最艰苦的一项工作。

所谓要点式读书法,就是不关注整个文本的结构,散漫地看下去,看到某些自己觉得有趣的点停下来琢磨一番。我们读书归根到底是为了思考自己的问题,而我们的问题、思考的路径和资源不可能和作者完全重叠,在此意义上,我们最后对文本内容的利用确实是要点式的,即书中可能只有部分章节段落和自己的思考、自己写的文章直接相关。但要点式思考要以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为基础,否则往往沦为脱离上下文、在误解的基础上批评作者或引作者为知己。

05

这样读书太累?

有一个问题是,按本文的要求写出来的笔记肯定字数太长,搞不好比原书都厚,因为理论书密度太大,很多时候不仅难以概括,甚至还要花一大堆文字来解释里面的一两句话乃至一两个词语,于是读书笔记变成了注疏。这确实是可能的,注疏式笔记意味着对精确性的追求。但一般来说,要这么处理的难点也不会太多。总体而言,再怎么系统精确,一本30万字的书压缩成10万字的笔记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进一步的问题是,10万字毕竟也太多了,且不提这样读书太累,关键是写完之后根本没法看,最后还不是白写了。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给出三个回答。

一,写这种读书笔记的意义不只是——甚至主要不是——写完之后查看,它的意义就在写的过程中:通过用自己的话梳理论证来精确、系统地理解原文。

二,如前所述,论证有层次,笔记也要有层次。逐段笔记做完后,每一小节都要概括下基本内容,把论证骨架提炼出来;每一节读完后概括下面的几个小节;每一章读完后概括每一节;整本书读完后以章为单位简要概括。有了这种层次,我们就能非常高效地在不丧失系统性的前提下,查阅个别章节段落。

三,要花这种力气来读的书也没几本,每年读三四本都是读博般的强度,这套方法完全不适用于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事实上也没必要读那些书。因此,字数多些也无妨,因为这样的笔记你不会也没必要攒下太多,就那么几本书是你会反反复复返回去看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