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有“两孝”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有“两孝”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属于道德文化范畴,从古至今都被国人严格遵守。“孝”这一观念的最初形成,源自于万世师表孔子。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是影响中国后世数千年的官方统治思想,虽然不乏有封建糟粕存在,但其关于“仁孝”的核心观念,确实毋庸置疑的正确理论。
在孔子之前,“孝”的含义还没有那么全面深刻,主要与周朝时期的祭祀习惯有密切联系,在周朝典籍之中,“孝”字常常与“享”字合用,脱离不开宗教和政治的影响。到了孔子一代,他将“孝”字的重新解释为对于父母的孝顺,这与儒家学说“近鬼神而远之”的理论是相契合的,使得“孝”字逐渐脱离了宗教的束缚,成为了以血缘关系为依托,人人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到了汉武帝时代,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哲学思想,深入到了汉朝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挑选人才方面,汉朝的考官不仅要看考生的学识,还要考察其“孝悌”,一次为基础的“察举制”是汉朝最主要取官制度,直接将为官者的“孝”看作了他有没有资格做官的前提条件。孟子是也是儒家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影响仅次于孔子,他关于“孝”也有自己的一番认识。在《孟子·离娄上》这部经典著作之中,孟子曾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将三种行为视作对父母的不孝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有“两孝”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
第一种,就是“无后为大”中的“无后”,即没有子嗣。在封建时代的人们看来,不结婚生子是对于父母的不孝顺,而且是最大的不孝。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来保持国家的农业生产,因此生孩子表面上看是一个家庭自己的事情,但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这是整个国家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动力。孟子的观念又正好利于增加劳动力,因此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推崇,使之在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一直都是人们严格遵守的金科玉律。
第二种,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封建时代,父母的话要听,但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这其实是古代文化中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如果父母的话是对的,听了自然是不没有什么问题,倘若父母的话是错的,身为儿女明知是错却还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使得父母好心做了坏事,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孝。这一点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儿女能不能准确判断父母所说的话的对错,倘若判断错误,不听从父母之言,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错事,同样会被视作不孝之举。
第三种,家贫亲老,不为禄仕。这一点存在些许道德绑架的意味,主要针对的是家境贫寒的子弟们。说他们如果在成年之后还是不能够有一番成就,让辛辛苦苦将他们拉扯长大的父母依旧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这也是一种不孝。当然,按照这一“孝”的要求来看,如果子女的抗压能力够强,反而能以此为动力,不断努力,要么在学业方面有所成就步入天子朝堂,要么赚得家财万贯,能在物质上回馈父母,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社会风尚。
比如汉朝时期的宰相匡衡,年少时家境非常困难,连可以照明的灯油都买不起,但他有着一番大志向,也明白对于他这样的贫寒子弟来说,只有依靠读书才能够走出去,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好的生活。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匡衡不惜“凿壁偷光”,夜里天黑,他没有办法继续读书,于是挖开了角落处的墙壁,来“偷”隔壁人家的光。
虽然这一举动最开始被隔壁人家发现的时候,以为匡衡是小偷,还因此将其告到了官府,可是在真相大白之后,没有一个人不赞扬匡衡此行的。老天爷也没有亏待匡衡,他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小村落,成为一国之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父母也因此在晚年得享天伦之乐。
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一种“孝”,我们都可以看出古代社会对于年轻人报答父母这件事情看的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好的传统我们一定要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