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重新开放,新陈列带来新体验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以下简称“东纵纪念馆”)全面改陈布展项目完工并于近日重新开放后,吸引了不少党员干部、群众前来参观,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7月1日至7月17日,前来参观的人数达8590人。
东纵纪念馆依托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建设,是广东规模最大、设置水平最高的遗址类抗战专题博物馆,自2005年开馆以来,在深化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好传承弘扬东纵精神,东莞市委、市政府2018年11月正式启动纪念馆全面改陈布展项目, 2020年将其列入市政府民生项目。
本次全面改陈布展项目投资4000多万元,新的基本陈列《东江铁流 南粤旌旗》展示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展线长约700米,既全面介绍了东江纵队历史,凸显了东江纵队的历史地位,又展现了东莞悠久革命传统。展览充分吸收了近年来东江纵队历史最新研究成果,如东江纵队为什么选择在大岭山建立抗日根据地,东莞在整个东江纵队发展历程中所做的重要贡献等等;综合了国内外对中国抗战史、二战史的研究成果,广泛征求党史部门、东江纵队史专家、抗战亲历者及其后代意见,确保权威、客观、科学、严谨;围绕东江纵队的发展,对当时国内国际背景、东江纵队成立前的中国抗战,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原东江纵队人员发展情况,进行客观详实的介绍,并采用“知识链接”的方式,较好地处理了不少因展览面积有限而未展现在版面上的内容,优化了参观主线的内容结构。
全新开放的东纵纪念馆采用更加立体多位的展陈手段。展览运用雕塑、瓷板画、艺术景箱、多媒体设备等展陈手段和方法,配合文物展示,新增日机轰炸广东、道滘“六一一”惨案、革命母亲李淑桓、营救文化名人、老虎山下英雄五少年、梅塘战斗、营救克尔中尉、北撤山东等8个场景,突出东纵抗日亮点,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重点展项,增强了参观体验感和互动性。如序厅通过借景手法,打造内外结合的场景,拓展视觉纵深感。又如以实景复原的形式,结合文物展示和互动装置,辅以多媒体投影,呈现日军轰炸广州场景。同时,运用克尔日记的漫画形象,以实体山形结合多媒体动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再现游击队营救美军飞行员克尔中尉的全过程。
经过改陈布展后,东纵纪念馆的展览空间更加灵动有序。纪念馆一、二楼原来划分为七个展厅,在保持主体建筑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拆除原有隔墙,打通为一个通透的大展厅,并根据九个部分的展示内容,利用艺术场景、展板展柜等巧妙划分展览区域,实现最佳展示效果。在具体参观流线上,除设置一条参观主线外,还设有快速通道,观众可以根据不同参观需求调整参观路线。
与改陈前相比,如今的东纵纪念馆的文物展品更加丰富多样。近年来,该馆受赠文物不断增加,其中有东纵老同志邝耀水捐赠的第七十六期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这是东江纵队成立一周年纪念刊,也是《前进报》诞生的第一张铅印报;东纵老同志卢锋家属捐赠的日军三八式步枪防尘盖和枪栓,这是在1941年百花洞战斗中缴获的;援华美军十四航空队克尔中尉儿子捐赠的其父亲穿过的军衣、脱险日记手稿等。整个展览展出文物450多件(套),比原来增加了150多件(套);展示历史图照800多张,油画、国画、版画30多幅,雕塑50多件。
东纵纪念馆还提供了更加优质完善的配套服务。在优化讲解服务方面,采用智慧讲解系统,可以满足单位时间内较大批量观众听取讲解的需求。在优化环境方面,新建了游客中心、小型停车场及配套道路、游览栈道及休息亭等,改造后馆区建筑面积约为5000多平方米。其中,游览栈道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展厅、户外国防展区串联起来,形成了以弘扬东纵精神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亮点的大型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可为市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多元的参观体验。
7月13日,东莞东纵历史研究会会长陈小梅与几家东纵后人分别从广州、东莞来到东纵纪念馆,感到耳目一新。“引用现代科学电子技术,将历史(资料)呈现眼前,开场篇震撼人心,简单总结东江纵队8年抗战过程,吸引我想更深入了解东江纵队。”陈小梅说,纪念馆全面提升后,空间大了,内容丰富了,用图片、实物、雕塑串连一起将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更加深入人心,“通过这次参观交流,让我们再次重温感受父辈们不畏强暴、顽强抵抗的英雄气概,是心灵的洗礼,也是对我们后辈一次很好的党史教育。”
15年前,东莞厚街文联副书记欧明炽曾带着厚街诗词学会的会员参观过新落成不久的东纵纪念馆,深受东纵英雄史迹的教育。今年的7月7日,他重访此地。“从序厅大门的震撼呈现,到史迹场景细节的生动再现;从标识引导到讲解员细致专业周到的服务,东纵都给人一种以至诚的态度致敬英雄,以专业的精神呈现史实,以细致的精神服务游客的良好印象。” 欧明炽说,变的是展现形式,创新的理念,不变的是弘扬东纵精神的主题,激发的是每一颗铭记中国共产党历程不凡,牢记使命的初心。
(图片由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