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青铜重器大盂鼎、大克鼎重聚,上博将展出21件有铭青铜鼎
2021年6月16日上午,“回娘家”的大盂鼎与大克鼎在上海博物馆重聚。
盂克双鼎重聚。左为“大克鼎”,右为“大盂鼎”。
经过40分钟的开箱、点交、移动,微调位置后,这件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的大盂鼎终于回到娘家,与上博“镇馆之宝”大克鼎重聚。
昨晚“大克鼎”布展时,“大盂鼎”就在一旁的箱子里静静等候。
开箱。
国博工作人员进行点交。
出箱的“大盂鼎”慢慢移向展台。
微调位置。
撤去足垫。
两件青铜鼎相隔一米,上海博物馆青铜部副主任马今洪、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助理馆员刘锴云分别介绍,大盂鼎腿细长一些,是西周早期鼎的特点之一;大克鼎是西周中期的鼎,腿粗短一些,而且有点“外八”字,到了更晚的东周时期,鼎足外撇得更厉害,甚至会像兽蹄一样。
大盂鼎内壁铭文。
大克鼎内壁铭文。
大克鼎、大盂鼎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合称“海内三宝”,是迄今为止有铭青铜鼎中最大的两件,于十九世纪先后出土于陕西眉县、扶风地区,后为潘家珍藏,历经战乱,世代守护。
新中国成立后,潘达于女士代表家族将此双鼎无偿捐献给国家,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大盂鼎应征北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自此盂克双鼎,镇守南北,见证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回顾一下昨晚大克鼎“上楼”的程序。
拆去玻璃罩。
移至摆渡车。
坐电梯上楼。
上展台。
微调位置。
上海博物馆将于6月18日举办“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开幕式,将展出自殷商晚期至春秋战国的有铭青铜鼎21件,展览中的青铜鼎均为上海博物馆1952年成立以来,源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赠。
上博、国博工作人员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