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冯小刚:恢复繁体字才能挽救中国传统文化!易中天:竈龜鬱认识吗

Image 2021-06-07

繁体字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相信在很多人眼里,繁体字有着一种别致的美感,尤其是在书法中,繁体字都是非常常见的存在。

因此一些偏向于保守的书法家们,便是觉得繁体字非常有保留的必要,甚至还呼吁大家用回繁体字,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好像不能说对,也不能说不对。

关于这件事,有两位大佬都发表过自己的言论,一位是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过《甲方乙方》《芳华》等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另一位是写出《品三国》的易中天,两位都算得上是文艺界的佼佼者,因此两个人不一样的讨论,自然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当时冯小刚表示:恢复繁体字才能挽救传统文化,结果易中天就说:你把竈龜鬱你写出来看看!

大家也不用纠结易中天说的这几个字是什么字,大家只需要知道这是几个非常生僻的繁体字就行。

那么回到正题,这所谓的繁体字究竟能不能拯救传统文化呢?其实客观一点来说,两位老师的话,都是不完全对,也不完全错,只是两人都是把话说了一半,没有把该说的点说出来,现在就来说一下两位老师的话对的地方以及错的地方。

先说明一个雷打不动的事实,繁体字不一定要投入到日常使用,但也不会成为它消亡的理由。只不过要明确,恢复繁体字是不是挽救传统文化的办法,这才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运用简体字,最大程度就是因为他的普及,虽然我们平时在写繁体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繁体字中有着那份独特的美感,比如说在各种书法之中,我们就能见到繁体字的身影,倘若我们在现实中用繁体字的话,就会有着一个最为直接的问题:繁体字,我们究竟认识还是不认识?

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 , 。你能不能在一眼之内就认出这三个字是什么字呢?它们分别是:隶,卢,丽。这在现实中还不算生僻字的字,放在繁体字之中就不一定能够认得出来了。

另外,繁体字一般都是由一个词或者一段话出现,通过周围的字,我们可以很轻易就知道繁体字对应的简体字,但如果单拎出来的话,这些繁体字就不一定了,这就是其中的最为直观的一个问题。

再说一个比较致命的问题,认得出跟写得出又是两码事。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早在民国时期,繁体字跟简体字的运用问题,就有不少人产生了分歧,繁体字走进不了寻常百姓之家,简体字破坏了中国文化,这一类的言论,可谓是不绝于耳。

有一些读书人,出于审美跟学识,对于繁体字确实有着一种偏爱,这都是不用否认的。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文化的传承,以及实用有必要将其想象成是一件特别冲突的事情吗?这着实是没有必要的。

因此,这个问题大概就跟文言文的存在问题类似,我们在生活中虽然用不到文言文,但我们不能说就此让“文言文退出课本”,要知道这都算得上是中华文化的根,我们可以感受一下那种过去的时光,但一句“生活中用不到”就不学,这种说法肯定是欠妥的。

放在繁体字以及简体字身上,这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为,冯小刚以及易中天两位老师的观点,足以能够非常明确了,人们可以试着去了解繁体字,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能够以简体字为主,这也是如今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一个概念。

另外,繁体字的运用,也完全没必要将其当成是一种优越感来看待,我们在用知识充实自己的时候,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知识是为了丰富灵魂,而不是自己的虚荣,仅此而已。

正所谓,我们不忘记繁体字,就是为了不忘记我们的曾经,就好比有一句话:学习新的语言,是为了让自己走得更远,不忘记自己的方言,是为了不让自己忘记来自哪里。

这放在繁体字与简体字上,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