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实录|流失百年的昭陵“二骏”,中国专家当年如何修复

2021-05-26

继央视第三季《国家宝藏》今年走进西安碑林介绍了《开成石经》《昭陵六骏》等文物后。昭陵六骏的往事被重提。澎湃新闻获悉,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昭陵“二骏”修复实录》详实记录了“昭陵六骏”的往事及“二骏”修复缘由与经过。

昭陵“二骏”(拳毛騧和飒露紫)自1920年正式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后,没有进行过任何的保护和修复。从1912年从昭陵被盗运出,到2010年周萍赴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修复,相隔整整98年。

《昭陵“二骏”修复实录》的作者周萍是2010年经过严格的遴选及考评,从众多石质类文物修复专家中脱颖而出远赴美国修复“二骏”的三位专家之一,这也是我国首次派文物专家赴国外参与修复流失海外的中华文物。

我国古代骏马造型艺术造诣最高、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昭陵六骏”。“昭陵六骏”石刻的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18至622年的五年间乘骑过的坐骑,是他辅助其父唐高祖李渊平定四海、建国立邦,巩固唐王朝新政权时所乘的坐骑,它们分别名为: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唐贞观十年,李世民诏令大画家阎立本先画出六骏图形,后由石刻家阎立德主持依画形雕刻。李世民亲自作诗六首(即“六马赞”),赞扬每匹马的风采,并命大书法家欧阳询将其抄录下来,再由殷仲容刻在“六骏”旁边,堪称“五绝”,因此,它们代表了唐代陵墓石刻的最高水平。“昭陵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精准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驰骋疆场的情景,每幅画面都告诉人们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昭陵六骏旧址

“昭陵六骏”的故事充满了跌宕,除了创作时的赫赫,它们在后世的命运也非常坎坷,原建于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墓昭陵之上的“昭陵六骏”,现在有四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另外两件——“飒露紫”“拳毛騧”则收藏于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大学博物馆里。

“二骏”的故事要从著名的收藏家卢芹斋讲起,卢芹斋是纽约来远公司老板,他是20世纪初国际著名的文物贩子和大古董商。据卢芹斋在回忆录中称:“二骏”是1912年从昭陵盗运出的。后在袁世凯的协助下,将其运到了美国。此后,“二骏”辗转来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成为其博物馆中的两大台柱子。很多博物馆狂热爱好者来到宾大,只为能亲眼目睹“二骏”真迹,特别是其中的“飒露紫”——六骏中唯一一件有人物形象的骏马。

流落异乡的“二骏”也从未被忘却,“二骏”在1918年被宾大博物馆收藏后,一直是重点保护的对象,被覆盖上有机玻璃保护罩,放置在重要的保护区域内……但时间毕竟过去90多年了,再加上当年“二骏”被运抵美国时,是由一个个碎块拼接起来的,“二骏”有点“不负重荷”,为了外出展览的需要,2010年,宾大博物馆决定启动修复工作,并邀请陕西省唐大明宫文物遗址保护基金会委派两三名中国文物专家赴美协助修复,以便“二骏”将来可以安全赴外展出。

2021年初,央视第三季《国家宝藏》走进西安碑林。这一期的国宝守护人、演员李乃文、赵文卓、许还山分别介绍了三件碑林国宝:《开成石经》《昭陵六骏》《颜氏家庙碑》。昭陵六骏的往事被重提,而一本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昭陵“二骏”修复实录》最近也被读者们关注到。

碑林所藏昭陵六骏,其中“拳毛騧”和“飒露紫”为复制品

《昭陵“二骏”修复实录》的作者周萍就是2010年经过严格的遴选及考评,从众多石质类文物修复专家中脱颖而出远赴美国修复“二骏”的三位专家之一,这也是我国首次派文物专家赴国外参与修复流失海外的中华文物。《昭陵“二骏”修复实录》记录了“昭陵六骏”的故事,“二骏”修复缘由,前期的准备工作与经过等。更可使读者了解到“拳毛騧”和“飒露紫”的前世今生。

周萍,199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物保护工程专业,现任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先后主持和参与了科技部、国家文物局多项科研课题和5项国家标8准、行业标准的编制。主持了天津独乐寺泥塑、碑林博物馆珍贵文物病害及稳定性评估等多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项目。2010年,作为志愿者赴美修复昭陵“二骏”,并先后担任多项中外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负责人。

复原的在昭陵北司马门内的昭陵六骏《国家宝藏》剧照

新的残块的发现及石刻材料对比

2003年6月到11月,陕西省考古所(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陕西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进行全面发掘,新发现了部分“昭陵六骏”残块。经现场拼对,专家认为残块中最大的一块属于青骓的后大腿,另外,腿毛细腻的巴掌大的一块是什伐赤前马腿的蹄腕部分。其余三件“昭陵六骏”残块暂时存疑,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因工作需要,西安碑林博物馆向志愿者团队展示了后期在昭陵进行考古发掘找到的这三块残块。后经博物馆同意,志愿者团队用石膏对残块进行了翻模复制,并带去美国进行比对,也因此和美方建立了友好联系。

现存于碑林的“昭陵六骏”残件

据史料记载,“昭陵六骏”的石刻材料主要来自陕西省富平县境内的一种青石。这种青石,是富平特产墨玉石的一种。据《富平县志》记载:墨玉“色重质腻,纹理细致,漆黑如墨,光洁如玉,极负盛名”。明末清初,著名的“关中三李”之一,富平县薛镇人李因笃在题为《唐陵墨玉》一诗序言中亦说“唐陵下有洞产石,名墨玉。取镌碑牌,甲于天下”。其诗说:“巨碛崔嵬百万层,唐家中叶起諸陵。青岭墨玉旋随辟,篆籀光芒到处征。”西起乾县,东至蒲城的唐十八陵,除唐高祖献陵外,均依山为陵。李因笃诗中所说的“唐陵”,是指唐中宗定陵所在的凤凰山。

早在汉唐时,富平墨玉石便以其质地细腻坚韧,色泽乌黑发亮,叩击声清音脆,石层广厚少瑕,且耐酸碱,耐寒热,耐风化等特点而闻名天下,成为帝王贵族陵墓前的碑碣石刻的首选石材。因此,唐十八陵及其陪葬墓前的石碑石雕,绝大多数都是用富平墨玉所制。历代名碑中,如秦代李斯《峄山刻石》,东汉《曹全碑》,唐代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柳公权《玄秘搭》、乾陵《无字碑》等,都是以富平墨玉石刻制。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修复团队专程前往富平的宫里镇走访当地的石刻加工工匠,了解传统石刻的加工工艺,并寻找了与“昭陵六骏”石材类似的石料,现场制作了修补“二骏”要用的石粉。

了解传统石刻加工工艺

加工石粉

赴美修复“二骏”

2010年5月10日,工作组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在中国展厅内东面靠墙处,看到了向往已久的“二骏”。

拳毛騧背部支架之一

拳毛騧用玻璃微珠填补部位

据美方专家介绍,昭陵“二骏”自1920年正式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后,没有进行过任何的保护和修复,也没有对其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只是该馆周秀琴研究员对其“流失”进行过大量的历史研究。因此,“二骏”也基本保持着最初的状况:“飒露紫”残断为4大块,“拳毛騧”残断为6大块。不过,其表面均残留大量的黑色附着物,有人为修补的痕迹。针对上述情况,美方专家的先期工作是表面清洗,去除旧的修补材料,更换支撑装置、锚固,并进行安装固定。

飒露紫修复前

拳毛騧修复前

根据石刻的保存现状以及分析结果,其表面黑色污染物主要是油污污染,可能是包装运输或者后期修复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因此清洗主要以热蒸汽清洗为主,配合手术刀剔除、棉签清洗等其他手段,清洗效果比较理想。

在对“二骏”进行表面清洗后,美方专家将“二骏”原来的修补与粘结处打开,并对断面残胶及以前修补的材料进行了剔除。通过对断面的残胶进行分析得出,粘结材料是酚醛树脂类的粘结剂。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老化现象明显,粘合强度较低。在拆除过程中,美方专家发现以前的修补方法是在石刻内部用木支架做支撑,再用石膏修补,最后在表面进行着色做旧处理。此外,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小插曲:在拳毛騧的上半部分,专家们发现了一张1966年的纽约当地的报纸。由此可以推断出,“二骏”运出后,在美国进行过修复处理。

拆除旧修复材料

曾用来修复“拳毛騧”的报纸

在对“二骏”进行表面清洗后,美方专家又对石刻进行了加固处理。对于较大的石刻断裂部位,粘结时在内部使用了不锈钢锚杆进行加固,后使用环氧树脂粘结。此前,为了提高石刻的整体稳定性,美方专家设计了石刻断裂部分的连接装置和连接方法,新做的支撑装置将两件石刻分别固定成三大部分。

前文提到,我国曾发现多块“昭陵六骏”残块,其中“身份存疑”的几块被制作了石膏复制品在此次赴美修复中进行比对,专家们发现,有一块为拳毛騧的马鞍顶部。经比对,发现与其马鞍断面处十分吻合。如下图所示:

确定方案:从用报纸和麻布修复到用原石刻材料相似的材料修复

在了解了“二骏”的现状以后,三位修复专家与美方专家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在了解之前的修复问题,以及修复中的技术、材料、方法后,针对“二骏”的实际问题,制定出了科学的补全方案。

与美方专家现场讨论

学者们首先了解了二骏在过去的修复中使用的材料,发现在修复部分夹杂的部分报纸、日历和博物馆简介等纸质材料,过去的修补主要使用木材作为支撑材料,再采用石膏进行填补、修复,为了防治石膏开裂,加入粗麻进行裹覆。

以前修复用的材料:报纸、石膏、木条和麻

以前修复用的材料:报纸、石膏、木条和麻

关于“二骏”的补全,中美双方专家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与协商,形成了补全方案,并咨询了国内的王丹华、黄克忠以及陆寿麟三位专家。最后达成了共识:“二骏”新做支架后的三大部分不做连接;其余小的裂缝进行表面补全;缺失部分选取轻型的材料作为内部支撑,表面补全;补全的材料以与原石刻材料相似的材料为主。

飒露紫:红色为完全断裂开的部位,绿色为裂隙、裂缝

拳毛騧:红色为完全断裂开的部位,绿色为裂隙、裂缝,黄色为缺失部位

专家意见

专家意见

开始“二骏”的修复

关于“二骏”的补全的原则,双方学者确定如下:

1、最少干预原则;

2、可逆性原则;

3、补全的材料要安全耐久;

4、缺失部位的补全依照之前未修复的状况,只做出石刻的外形,不做人物、马匹等细节上的补全;

5、补全部位既要符合科学保护修复原则,又要展示出文物的历史美感;

6、大面积补全的部位,要使用轻型材料,以降低补全部位对石刻的压力和石刻整体的重量。

根据中美双方专家的方案,补全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局部细小裂缝补全材料的筛选;二是较大裂缝(约在0.8到1厘米左右)的补全材料筛选;三是缺失部位的补全材料的选择。对于局部细小裂缝的补全,美方专家对于“二骏”进行粘接和采用机械装置支护后,石刻的表面残留下一些细小的裂缝,这些裂缝主要分布在“拳毛騧”马头、前腿和马臀部这几处,“飒露紫”裂缝较少,主要集中在后马蹄部位。

根据细小的裂缝的现状,补全的材料主要包括粘结剂、添加剂、天然矿物颜料。首先,修复专家们在实验室进行了粘结剂的筛选,粘结剂主要考虑可逆性好、粘结性强、耐老化、可操作性强等因素。根据美方专家前期修复经验和实验室试验,选定45%-55%的PARALOID B 72的丙酮溶液为粘结剂。添加剂则使用从陕西富平宫里镇带去的石粉。前文曾提及,“昭陵六骏”原是雕刻在重约三吨多的的青石板上,而这种青石是富平特产墨玉石的一种。确定粘结剂后,在实验室又进行了补全材料筛选试验,以确定最终的添加剂和天然矿物颜料的比例。

补全材料确定后,修补的方法相对简单。首先,为了提高补全材料与石刻断面的粘合性,先使用30%的PARALOID B 72的丙酮溶液涂刷断面。再使用手术刀、小刮刀将配置好的补全材料慢慢填补于小裂缝中。待修补部位完全干燥固化后,使用天然矿物颜料对其表面进行着色做旧处理,使之与周围颜色相协调统一。但是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对修复人员技术要求高。因为裂缝较小,填补时不易操作。同时,如果填补不完全,表面容易出现凹陷和开裂。

拳毛騧头部补全后

对于较大的裂缝,主要考虑裂缝较宽、较深,配好的补全材料比较稠,直接填充,易导致裂缝内部填充不足和表面开裂。因此要使用其他操作性强、易填充、占体积不占重量的材料替换。最终确定使用30%的PARALOID B72与高性能玻璃微珠调和。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中空的圆球粉末状超轻质无机非金属材料,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用途广泛,性能优异的新型轻质材料,一般密度在0.20-0.60g/cm3,粒径在2-130μm之间,具有重量轻、体积大、导热系数低、抗压强度高、流动性好、填充性能高等特点。

将调和好的玻璃微珠加压填充到裂缝内部,填充表面要低于石刻表面1厘米左右,待其完全固化,用补全材料修补表面,最后进行着色做旧处理。

玻璃微珠填补

较大裂缝补全后

大块缺失部位怎么办

学者们发现,“拳毛騧”缺失较多,主要分布在后马蹄下方和马尾巴上部。马蹄下方石刻最薄处厚度为24厘米,最厚处39厘米,缺失部位最长50厘米,最宽26厘米,形状呈斜梯形。马尾巴上部最薄处22厘米,最厚38厘米,缺失部位最长82厘米,最宽45厘米,呈山字形。这些区域缺失较大,如果直接使用补全材料修补,一是较厚容易开裂;二是重量较大;三是与断面的粘结不牢固。因此,在补全部位的内部要做支撑装置,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同时,为了降低补全部位对石刻的重力,支撑装置应使用轻型材料制作完成。

经过几次讨论和材料筛选,最终从木头、轻型铝材、发泡材料、有机玻璃、泡沫塑料中选定泡沫塑料作为内部支撑的材料。目前国际生产泡沫塑料的厂家非常多,经过咨询、调查与研究分析,专家们使用了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Pactiy公司生产的用于食品包装的聚丙烯(PP)泡沫塑料板。该包装材料每平方厘米有775个闭孔,不含氟利昂等有害发泡剂,可回收,质量轻,透气性好,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优异,隔热、阻燃性和尺寸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强。Pactiy公司研发生产的Microfoam XPS符合美国食品包装和药品治理局(FDA)的有关规定,可用于所有食品包装。

首先,将PP泡沫塑料板切割成残缺部位的形制,较薄的部位使用两层泡沫塑料板,厚的部分使用4层板子,使用环氧树脂粘结固定;第二,为了增加泡沫塑料板与补全材料的粘合性,提高泡沫塑料板的机械强度,在塑料板上粘结了一层环氧树脂层并将其表面拉毛;第三,在石刻断面使用15%的PARALOID B 72涂刷做粘结隔离层,再用环氧树脂将泡沫塑料板与石刻粘结,泡沫塑料层低于石刻表面1.5厘米左右;最后,用配置好的补全材料进行填补,并对其进行着色做旧处理。

表面拉毛、补全

缺失部位补全后

带到美国石料与“二骏”断面比对

现场工作场景

内部填补的泡沫材料制作后

泡沫材料表面用环氧树脂粘结后,填补补全材料

修复后在展厅陈列

《昭陵“二骏”修复实录》周萍 编著

(注:内容综合自《昭陵“二骏”修复实录》)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