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文物|隋代的室内乐团由几人组成?
2021-05-23
图片来自河南博物院
隋代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因南北文化融合,隋代的音乐成就尤为卓越,来自中外以及各民族的艺术家创作出了丰富的音乐和舞蹈,这组1959年在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坐部伎俑,为我们展现了隋代乐舞的表演情景,堪称是隋代的室内乐团。
坐部伎相当于一支小型乐队,规模较小,一般为3人至12人。这组坐部伎乐俑共8人,高17至19厘米,全身彩绘,但已基本脱落。她们的造型和服饰基本相同,梳着隋代流行的平髻,髻后插有梳子,一律穿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并以丝带系扎,显得俏丽多姿。
这组伎乐俑,全部为踞坐姿态,所以称为坐部伎。除二人乐器已失外,其余6人分别持排箫、琵琶、筚篥、钹、笛和竖箜篌等乐器,每件伎乐俑都神态各异,或吹或弹或击打,呈现出一派热闹的盛况。坐部伎是唐代乐舞坐、立二部之一,唐玄宗时正式设立。张盛墓这组坐部伎乐俑的出土,表明唐代坐部伎在隋时已见雏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