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康德四问-袖口一挥便是整个哲学体系

2021-05-14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1分钟。哲学的整个体系都是在认识你自己

我能够知道什么?

我应当做什么?

我可以希望什么?

人是什么?

我们要注意,前三个问题里面,用的都是能够、应当、可以,这样表达可能性的词。这说明康德关心的不是现实的情况,比如我知道了什么、做了什么。他关心的可能发生的情况,他问的是指向未来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能够知道什么?对应《纯粹理性批判》的内容,康德想要探求人类知识的边界。他给出的答案是:如果恰当地运用感性和知性能力,我们就可以对经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知识,可以给自然立法,但是超出经验和现象范围的东西,也就同时超出了知识的范围,我们应该限制理性想要越界的冲动。

第二个问题:我应当做什么?对应着《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和《道德形而上学》这两本书。在这三本书里,康德要探究的是道德的本质,他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应当根据实践理性颁布的、普遍的道德法则行动。实践理性能够颁布道德法则,我们能够按照实践理性的命令行动,前提都是我们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现象层面的,而是本体层面的。在道德领域,我们不需要限制理性的运用。

第三个问题:我可以希望什么?这个问题大体对应着《实践理性批判》的一部分内容、还有《判断力批判》,和康德晚年专门讨论宗教问题的著作《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康德想要探索宗教和人类认识的整体性问题。他给出的回答是:从道德出发,我们可以设定灵魂的不朽和上帝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希望自己服从道德法则,也可以希望人的幸福最终能和道德相匹配;从目的论思维出发,我们可以希望一个理性的上帝的存在,把整个世界统一成一个有秩序、有目的的整体;从审美判断和目的论判断出发,我们还可以希望必然与自由、科学与道德,最终可以成为一个整体。

这三个问题,最终汇聚到一个问题上,那就是“人是什么”。你发现了吧,这个问题跟前三个很不一样,这是一个关于事实的问题。这说明,理解人的本质,是康德整个哲学的最终落脚点。探索人的知识、道德和信仰,最终都是为了理解人的本质。这么看来,其实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在回应古希腊神庙门前的那句著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作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康德的哲学体系标志着启蒙运动的巅峰。他把每一个敢于和善于利用自己的思考的人,都提升到了自然的立法者、人类的立法者、宗教的创立者的高度。

康德在一篇小文章《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启蒙?》里面,给“启蒙”下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定义:启蒙就是敢于运用你自己的思想!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牢记在心。

洛阳陪你一起读书

摘录感谢

参考康德.感谢

文字/洛阳

编辑/洛阳

联系我/ luoyang-jun1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