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教授张学锋《麦舟的朋友圈》展现耕读日常
分享会现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只恒文)《麦舟的朋友圈——一位学者的日常》新书分享会日前在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店举行。本书作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张学锋,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童岭、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仇鹿鸣、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刘可维等嘉宾围绕中古史、考古与师门、南雍学术与京都生活的细节等角度,对谈“日常”。
在南京大学,张学锋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之一,院外校外,有好多慕名前来听课的人。张老师的魅力,一直延续到他的朋友圈里。他的朋友圈非常特别,极少转发,坚持认真原创,但又从不刻意创作,多是寓目瞬间的感悟。由于文笔优美生动,典故信手拈来,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童岭看来,这些文字在正统的论学日记、札记之外,别构一体。那些奇章秀句,会让人看了大有所获,拉近了大众与学术的距离。
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麦舟的朋友圈》,是一部将朋友圈内容进行档案化出版的生活随笔,同时,这也是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将网络快消文字与图书慢读习惯相结合的一次全新尝试。《麦舟的朋友圈》突破了“扫一扫”“添加朋友”“通过验证”等繁杂程序,直接将微信“朋友圈”拓展成为纸上“读者圈”。
在分享会上,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仇鹿鸣谈到,《麦舟的朋友圈》和学术著作有很大的不同,这本书实际是日常人生的一部分,体现了日常生活的变化。“大家对张老师的一个共同认识就是,张老师上课很好,他的讲解让人如沐春风。学术研究本身是一个象牙塔的工作,张老师这么用心地发朋友圈,某种意义上说是把教学的工作纳入日常,融进自己的血液里,体现了一个教师的责任感。”
此书责任编辑崔敏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希望借张学锋老师新作《麦舟的朋友圈》,帮大家重拾对朋友圈的归属感,记录当下,认真爱生活,勇敢爱自己,找回你的‘朋友圈自由’。”
(图片均为主办单位提供)
张学锋与读者交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