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中法作家连线对话,苏童、徐则臣、梁鸿分享写作经验与新作进展
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颁奖系列活动在南浔举行 | 莫奈、塞尚、毕沙罗作品本周末现身上海巡展 | ......
第五届中法文学论坛
“文学的所见与未见”
新冠疫情为当下世界带来了空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为文学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挑战。“以文学所见,展现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呼吸,承载和传达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最生动的气象;因文学未见,而求索、突破、寻找新的表达,这或许是每一位真诚的写作者周而复始的期待和使命。”在近日由中国作协和法国驻华使馆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法文学论坛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对论坛主题“文学的所见与未见”给出了自己的回应和期待。
创办于2009年的中法文学论坛,已在北京和巴黎举办过四届,是中法文学界最高规格的机制性交流平台。回看过去历届中法作家面对面的交流,铁凝表示,作家们分享创作,沟通情感,碰撞观点,不断深化和拓展文学的外延,这为双方带来真诚而平等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共同感受人类共通的善良和美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两国作家的互访和见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在法国驻华使馆和法国驻华大使罗梁的大力支持下,本次第五届中法文学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促进了两国文学持续而稳固的交流合作,也正如铁凝所说,是“一座坚固的、历久弥新的桥梁”。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致辞
疫情期间,文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人文关怀介入大众生活,呼吁全球范围内的同理心与应对智慧,铁凝表示,写作者们不曾停止精神上的远行,中国作协、中国作家同包括法国在内的各国同行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努力适应疫情常态,开展作品互译、在线交流。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难题甚至变革,文学在今天并非无力,恰是更被需要。好的文学唤起共同的人性,唤醒情感与智慧,使人心超越偏见和误解,得以贴近。
文学的力量,在罗梁看来同样拥有着不凡的深远作用,他由本届论坛的主题想到1964年12月9日在巴黎举行的一次具有传奇色彩和标志性意义的讨论。萨特、波伏瓦等作家均受邀回答同一个问题:“文学能做什么?”当时波伏瓦在演讲结尾说道:“保留人们的人性不受技术官僚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轻视,从人的层面揭示这个世界的面貌,即那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个体所感受到的世界面貌,我认为这就是文学的使命,也是文学之所以不可替代的原因。”罗梁在现场表示,参加论坛的作家的作品不仅是价值观的载体,也是展示文化多样性的窗口。
1964年,萨特与波伏瓦接受采访
本届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主持,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主持作家对话环节。中国作家苏童、梁鸿、徐则臣在现代文学馆现场与法国作家马库斯·马尔特、玛丽·达里厄塞克、圣地亚戈·阿米戈雷纳视频连线,探讨各自对“文学的所见与未见”这一主题的最新感悟。
中国作家与法国作家在“云端”交流
文学的所见与未见,对作家而言是一个开放的话题,苏童前不久读完了马库斯·马尔特的《男孩》,认为这是一部“冒犯传统”的作品,这部获得2016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的小说今年初刚推出中文版,讲述了一个从森林走出的男孩,历经20世纪初人类文明的种种动荡事件,是一个关于学习和成长的故事,也是关于战争之残酷性的寓言。苏童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的打破文学传统的作品,打开了法国当代文学的可能性。联系到论坛主题,他也表示,作家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吸收和反射,这里面还有建立中介和重新命名的责任,“写作最大的使命并非是呈现所见,有野心的作家想要建立一条隧道,一头是已知的所见,一头通向未见。”对此,马尔特则回应表示自己的写作依然是在继承文学传统之上的探索,毕竟过往的创作几乎将故事写尽,如今的作家是在以自己的创作方式尝试往文学“神坛”上继续添砖加瓦。
《男孩》
[法]马库斯·马尔特 / 著
黄雅琴 / 译
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
在介绍创作状态时,马尔特展示了自己的书房——窗外就是地中海,他表示在创作时要避免分心去欣赏风景,他形容自己的写作速度非常慢,就像他书桌上的乌龟摆件一样。而在此前中国作家网上关于本届论坛预告中,苏童也透露自己正在进行创作的长篇新作已经耗费了八年之久,需要克服太多的新问题和困难,希望这部出现在五十岁之后的新作可以给自己和读者带来惊喜,并立下了明年写完的“小目标”。
多年前徐则臣走访拉丁美洲参加文学活动时,问当地作家如何看待马尔克斯,得到的回应是马尔克斯不仅写出了伟大的作品,更伟大之处在于以文学的方式提升了西班牙语。徐则臣借此表示,文学未见的部分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并且与文化土壤紧密相关,“恰恰是由于众多的误读,才导致一个作品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而误读的根源就在于未见的不同作家所处的文化语境。”也因此,他坚信文学的差异性是交流沟通的根本魅力。他同时透露自己正在创作的小说集将聚焦于大运河边的小镇故事,并引入一些国外的视角,这也是他近年写作的趋势,激活中国文化同时引入外来视角提供审视自我的可能。
新经典文化
《百年孤独》(插图纪念版)
同样在今年初推出中文版《沉默的囚徒》的作家圣地亚戈·阿米戈雷纳认为文学的所见与未见一样广阔,《奥德赛》《伊利亚特》《红楼梦》等经典已经浓缩了整个世界,但乔伊斯又让奥德赛以一种新的方式获得重生。因而阿米戈雷纳始终试图去寻找新的词汇去确定自己的未来创作,“我们试图在寻找一个词,不是中文词或者法文词,是一个我们永远找不到的词,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一直都在寻找。”
《沉默的囚徒》
[法] 圣地亚戈·阿米戈雷纳 / 著
台学青 / 译
海天出版社2021年
三位法国作家的作品,都在作家梁鸿的近期阅读视野中,她认为文学另一个层面的所见就是把未曾浮出历史地表的事件抽取出来,重新建构人、世界以及对世界的某种看法,“我们总在试图寻找某种规律或一种解释,但文学总是告诉我们还有另一种解释或很多种解释,这是文学试图通达未见之光辉,也是每个作家为之所努力的。”玛丽·达里厄塞克对此表达了认同,她提到中国的李白、杜甫诗歌,在那个时代就写尽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她也遗憾于疫情当下自己难以去另一个城市看望重病中的父亲,种种现实在她看来是对作家内心的一种考验,终将转化为未来的写作,“我们都经历了以前难以想象的折磨,我们不仅承受了这种考验,作为作家,我们也要把它写下来。”
《存在即是光辉》
[法]玛丽·达里厄塞克 / 著
董莹 /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年
在所见与未见之间,作家们感受现实,感受共通的情绪,尤其面对疫情,以不同的书写角度去观察人类文明遭遇的挑战和调整,正如铁凝所说,所有的文学创造都来自于对人类和世界的窥测和探索,参与着人类文明的丰富和发展。而中法文学论坛这样的深入交流形式,则让作家们看见彼此,接纳更多元的观念,“一个拥有独立思考宏大视野的作家、一个愿意接纳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作家,更能创作出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认同的作品。尤其是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我们更需要沟通交流,相互尊重,增进理解。”胡邦胜表示。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动图来自讲谈社《起飞》;现场摄影:王纪国
1981·文学报40周年·2021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