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色彩的变化像流动的火焰”,80岁王劼音涂抹出生命的绚烂

2021-04-27

“王劼音老师时常会把一张画布丢在地上,随便涂抹几下就不管了,放在一边。过一个月之后看这个画有什么变化,突然有一天灵光闪现,这里是一团墨,那里是一团痕迹,这里像个山再涂几下,那里像棵树再涂几下,都是这种兴之所至……”

艺术评论家夏可君这样描述王劼音的作画过程。

以这种自由散漫,富有情致和想象力的方式,年届八旬的艺术家创作出了《听山》《古木》《大地》等杰作。

艺术家王劼音

4月22日,“虚象:王劼音艺术展”在势象空间启幕。本次展览呈现王劼音先生近两年的油画新作,以及各时期的素描、版画、油画、水墨的代表作品,创作时间跨越近五十年,集中体现了王劼音以虚象、虚色和虚点为原创的绘画语言的艺术的贡献。展览由夏可君担任学术主持,袁睿担纲策展。

斑驳陆离的印痕,是时间的沉淀

尺幅宏大的作品《听山》占据了此次展览的C位。画面整体上具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经典构图,然而局部看又什么都不像,只是一些虚淡的影子,一些斑驳陆离的印痕。

夏可君说,这种印痕“是时间的沉淀,是包浆的痕迹,又是抹不掉的痕迹,这是在接纳时间对材质的耗损和风化,使得王劼音的作品体现出现代性所缺乏的古旧、古雅的时间性。这同时也是艺术家古拙的、天真的情绪的自然地流露。”

听山,布面丙烯,195×135cm,2019

在夏可君眼中,这是真正的虚象绘画,也是王劼音真正的代表作。

2000年左右,是王劼音奠定自己真正的绘画语言风格的时期。在势象空间的展厅里,和《听山》并排展出的是王劼音2001年创作的布面油画《诗意山居图》。

诗意山居图,布面油画,80×80cm,2001

在这幅画上,王劼音将敦煌壁画剥落后留下的痕迹转化为布料上带有水墨的淡影以及一种隐隐约约的山水造型。局部看是抽象的痕迹,但块面与块面之间有某种变动和呼应,一种走势和韵律,呈现出中国古代画论中所推崇的“气韵生动”。

花卉图谱249,布面油画,80×80cm,2005

红花,布面油画,120×160cm,2005

同样的手法也用于花卉题材。《花卉图谱》和《红花》都创作于2005年。前者带有敦煌壁画的古拙感,是简单的写意的勾勒,艺术家通过线条、通过色彩细微的色差让我们看到好像很久远的,只有在回眸中才能瞥见的一朵永不枯竭的花。后者则将晚明的花鸟画转换成现代的、自由的,还在开放的、灿烂的颜色。

“点”富于韵律地流动、回旋、建构

也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的前几年,王颉音开始在布面和纸本上用“点”作画,夏可君将其称之为“虚点”。

“虚象绘画有两方面:一个是虚色,像影子一样淡淡的色调;另一个就是虚点。”夏可君介绍。在王劼音那里,这个“点”可以是空气中闪烁的尘埃,也可以是漫天飘扬的白雪。“灰尘扬起的空间以及大雪密满的空间,让他感觉到生命的充实,感到他与世界的距离以及可以重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虚点的形成体现了王老师对时间、尘埃、对空间的感受。”

古木 布面油画 80×180cm,2021

布面油画《古木》是王劼音2021年的新作。在深绿色调的画面上,“点”自由而富于韵律地流动、逃逸、回旋、建构。但它看起来像古木吗?它难道不是同时也像一个停车场,一条跑道,像岛屿的航拍图,又像青绿的湖水在静谧地流动?

夏可君说,虚点的运动感、韵律感以及色彩的变化,造就了这张画的生动性。它非常漂亮,“色彩的变化就像流动的火焰。”而正是虚点给予了王劼音自由想象的起点,让他得以建构起一个多维的世界。

生命的存在和自然的力量

展览中专门辟出一个展厅,展出2019-2021年疫情期间王劼音的新作。《大地》《林荫》《绿境之园》《万象》……这些画作以虚点描绘日常生活景观,跳跃而坚实,在特殊的年份传达出生命的存在和自然的力量。

大地,布面油画,80×100cm,2021

林荫,布面油画,80×60cm,2021

夏可君感慨,80岁的王劼音的作品更鲜亮,更有活力,更具有运动感,更具有一种所谓的影像时代的虚拟的变幻感。“这个虚的点在80岁的老先生这里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在虚拟空间里面去编程、去作图,可以看得出王劼音的想象力。很早的时候,他的奥地利老师就说王劼音的作品跟很多人不同,他具有一种非常神奇的想象力。”

扬帆(预科毕业创作),水粉画,39×50cm,1963

扬帆,木刻,36×44cm,1973

林中小屋,版画,60×42cm,1994

在此次展览的序厅,展出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王劼音的水粉、版画、素描作品,展示了王劼音从版画领域逐步进入油画创作,探索并确立起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的过程。而在展览的压卷,集中展示了王劼音的早期展览的画册和相关报刊的报道,对其艺术生涯进行了学术性的梳理与总结。

展厅现场

“希望大家来到北京势象艺术空间的展览现场,在王劼音老师的作品前面,看一个老艺术家过去50年怎么成为他自己,怎么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他个人的历史、一个城市的历史以及中国艺术的探索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很难得的一个经历。”夏可君表示。

展览持续至5月22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