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好斗到连个论文致谢都要开撕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作者 |曹林
一篇刷屏的博士论文后记,引发了一波情感爆炸式的感动潮。没有一篇好论文,哪配得上写一篇动人的致谢?我在我的博士论文致谢中写道:致谢是需要资格的。经受过学术挑战,站在一个经过努力跋涉而抵达的路口,吃了很多苦,才让自己配得上写一篇走心的致谢,感谢那些在这段艰难攀登中给予过帮助的人,配得上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感谢,不是可以随意说出口的套话,这是一次心灵仪式,一份对努力的交代,一种历尽千帆后与少年初心的对话。客观、规范、科学、数据和逻辑规训着写作过程,不能在论文中有任何主观和情感的倾注,为伊消得人憔悴,致谢便成为情感表达的一个出口,有几个博士不是一边流泪一边写着致谢?
之所以刷屏,是因为触动了这个国家最普通的那群人拼命去读书、用力改变命运、用力生活的情感结构。回忆一下,我们的舆论场隔段时间就会有同样主题的一篇文章刷屏,这个主题是最恒定的母题。我上学那会儿还没有社交媒体,论坛刚兴起,那时广为流传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就是这篇致谢第一句所说“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论文送到你的面前”。故事和流行的说法在变化,不变的是那个关于底层人努力改变命运的母题: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
网络传播有时让人很无奈,一件事在网上传播,经常会因为负载太多大众情绪投射而被扭曲。再纯粹的情感,再美好的事物,再温暖人心的故事,再美丽的心灵,也会在爆炸式传播后走向情绪的反面,形成流量的反噬。所以在互联网上,很少有一种感动能超过一天。论文致谢,很快在社交媒体形成情感分裂,有人觉得这种感动是在掩饰问题,“感谢苦难”“感谢贫穷”式鸡汤是一种精神麻醉。这种个体命运的改变,掩盖不了结构性的城乡二元问题。苦难就是苦难,阶层固化和寒门难出贵子,不因这种“致谢式感动叙事”而遮掩。
我不太喜欢这种貌似深刻、实则刻薄的态度。我们的舆论场很多时候缺乏一种包容,不是用自身的“合理性”去理解他者的“合理性”,而是习惯以“真理”的傲慢和自负去碾压“谬误”,形成“合理性”对“合理性”的否定。
我很佩服一些朋友,能通过这篇博士论文致谢看到那些正在挣扎、还没有上岸的博士,那些同样拼命努力却不像作者这么幸运、还没走到高点就凋零的寒门学子,那些因为贫穷而没能走出大山、永远无法坐一起喝咖啡的人。一个调查很让人难过,有很多像黄国平一样默默吃苦的寒门博士,有的兼职送外卖,有的在草原治沙,也有人坦言,撑到毕业,但身体垮了。这些能在感动之后跳出个案,看到更多人生存状态和攀升困境,看到无力的挣扎者,非常可贵。对一篇刷屏的致谢,应该有这种由此及彼、由特殊到普遍、由感动到沉思的深度观察。
但我想,“感动”与“深思”应该是可以共存的,不应该变成对彼此的否定。常有人把理性与感性当成对立的品质,这是流行的误解。我认同这种观点:这是错置了对立面,理性的对立面其实是愚蠢,而感性的对立面则是冷漠。理性感性是可以共存的,并能在互相补充、互相成就中让一个人、一个社会更有质感,“给人双重滋养,此端越深,彼端越深”。
就拿这起致谢刷屏事件来说,人们被打动,是因为他深深触动了普通人不普通的奋斗追求,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样子,心酸于他的贫穷,敬佩于他的拼搏,欣慰于他今天的成就,活出了让爱他的人为他骄傲的模样。这种感性的共鸣,可以凝聚一个社会对奋斗和读书的信仰,让无力和悲观的人看到一道光。当然,很多人没有停留于这种感性触动,而看到背后的问题,城乡差别,寒门艰难,上升困境,现实骨感,等等,这种问题导向的理性透视也是必要的,确实,有很多人不像黄国平那么幸运,他们的困境要被看见。有些人通过奋斗走出来了,有些人正在拼搏奋斗,有些人没有走出来,这些是共存的事实。
“感动”与“思考”,怎么就对立起来了?如今似乎流行制造对立:赞美正能量,似乎就被看成是“掩盖负能量”。批评负能量,会被指责“你怎么看不到正能量”?感动于致谢的奋斗,就被批评“你怎么没有看到贫穷的残酷”。这种互相否定的对立思维中,再美好的事都能引战和撕裂。黄国平靠努力改变了命运,很多人都是这么走出来的,让人感动。有些人没有改变命运,甚至被命运碾压,值得反思。都是事实,不用在极化思维中把此种存在当成对彼种存在的否定。
一边感动,一边反思,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有人拼命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人没有赶上列车,有人在用力赶路,有人被列车甩下,这都是真实社会所发生的。一篇致谢,只是一个人的致谢,不要让他背负一个时代的重力。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