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1045岁的TA为何青春永驻
长沙的春雨,淅淅沥沥。记者沿着石板路走进清幽的岳麓书院——古树苍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湘江西岸“人文名胜”岳麓山脚下,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今年已经1045岁了。这座世所罕见的“千年学府”,锻造了包容兼听、求同存异的办学品牌,孕育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
这里无论是800多年前朱熹先生题写的“忠孝廉节”,还是由清代山长欧阳正焕书写的“整齐严肃”;无论是“学达性天”的期许,还是“实事求是”的古训……都记录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传递着烛照古今的思想光华。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介绍,岳麓书院办学始于唐末五代时期的僧人。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儒家书院。1015年,宋真宗召见书院山长周式并赐题额、典籍和鞍马。
记者看到,宋真宗手书的“岳麓书院”四个大字,如今还高悬在书院大门上。此后,宋理宗、明世宗、清康熙和乾隆相继赐书、赐匾,书院成为文化人格和学术人格的修炼道场。自北宋以来,先贤周式、张栻、朱熹、王阳明、熊希龄、谭嗣同、梁启超等先后在此讲学;名士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曾国荃、郭嵩焘等在此就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等从这里走出……
这是4月13日拍摄的岳麓书院。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书院中心大讲堂,高高的讲席上摆放着两把木椅,是书院“对内严格管理,对外开门办学”的精神写照。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珍名介绍,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文化与哲学大师朱熹应岳麓书院掌教张栻邀请前往湖南,在此“会见讲论”、切磋学术。“朱张会讲”后,更多学子从各地慕名而来,甚至有人“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毛泽东多次来到岳麓书院,赋诗“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抒发对书院的深厚感情。
这是伫立在岳麓书院“中国书院博物馆”一侧的张栻塑像。新华社记者苏晓洲摄
在岳麓书院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的湖南大学,古树参天,特色历史建筑比比皆是。“湖大”学子们,如今仍在书院亭台楼阁间穿行、求学。
“1938年4月10日,27架日本战机轰炸湖南大学和岳麓书院,校园特别是文化典籍损毁严重!”在岳麓书院,记者现场聆听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龙兵教授的“移动思政课”。这堂课结合时事、历史和身边风物,既厚重又新鲜。
这是4月13日拍摄的湖南大学大礼堂。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把千年传统文化、古代书院教育精神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是湖南大学一直以来不断求索的课题。唐珍名说,“移动思政课”已经开展了22年,旨在用实情实景感召学生修身修德、明辨是非。学校正总结相关教学经验,建设思政课程优秀案例库、教学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探源研究,举办“致敬国学: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和“岳麓书院讲坛”等中外交流活动;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通识课程中,受到师生广泛欢迎。
4月13日,在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博士理论宣讲团成员李亚芹(左前)对学生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手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高敬摄
从宋代的“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清代的“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到近现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岳麓书院树人无数、兴盛千载,这是中华文化的幸事,也是湖湘文化的骄傲。
岳麓书院的文化血脉薪火相传。如今,姜广辉教授把《易经》讲得出神入化;陈岘博士在《春秋》研读课程中把现实社会和古代社会种种生活场景对比得生动易懂;借助“互联网+国学”的现代形式,每年有约100名海内外著名学者登坛讲授中外学术思想与文化,国学网络直播讲座点击量近2000万人次……这些跨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正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最好注脚。
文字记者:苏晓洲、高敬、谢樱
视频记者:姚羽
编辑:陈冬书
新华社国内部、湖南分社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