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非遗名录|优美动听 欢快活泼——黄梅戏

2021-04-19

黄梅戏,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分布区域以湖北、安徽为主,遍及全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山西、广东等省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亦有黄梅戏专业或业余演出团体,因广受欢迎,在海外也有较大影响。2016年7月,入选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推荐名单。

历史渊源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黄梅采茶戏》述:“湖北黄梅采茶歌与高跷、道情等民间歌舞相结合,长期发展演变,约于清嘉庆年间形成黄梅采茶戏。”

清道光年间,别霁林所著《问花水谢诗集·黄梅竹枝词》(1829年)有云:“多云山下稻荪多,太白湖中鱼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可证黄梅戏起源和盛行之况。

黄梅戏得“吴头楚尾”区位之利和江湖之便,向鄂、皖、赣、苏等地流播,与当地民间说唱和语言结合,渐向大剧种发展。1920年《宿松县志》始称“黄梅戏”,后渐被认同。

《梁山伯与祝英台》

发展阶段

清乾隆末期至辛亥革命时期。经历“独角戏”“三小戏”,向“三打七唱”衍进,积累大小剧目约200余出。邢秀娘、余海先等优秀艺人推动了剧种形成。

辛亥革命至1949年。班社走向职业化,进入城市,与诸多剧种交流并受影响,剧目不断丰富,声腔有所改革。

1949年至今。公立专业剧团建立,确立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整理创编大批优秀剧目。特别是《天仙配》等剧大获成功,推动黄梅戏成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严凤英、王少舫等艺术家为该时期的杰出代表。1980年代,马兰、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五朵金花”脱颖而出,与黄新德、韩再芬一并成为新时期黄梅戏优秀代表。

湖北黄梅戏崛起,源于1980年代湖北省委决定“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省市县级院团相继建立。杨俊、张辉扎根湖北,是湖北黄梅戏传承发展领军人物。30余年奋进,鄂皖黄梅戏已成鼎立之势。

《女驸马》

艺术特点

黄梅戏具有优美动听、欢快活泼、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

其音乐淳美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表现力丰富。声腔分主腔、花腔、三腔三类。主腔是黄梅戏传统唱腔中最具戏剧表现力的腔系,是正本大戏常用唱腔,属板式变化体。花腔色彩丰富、生活气息浓郁,属曲牌联缀体。三腔是“彩腔”“仙腔”“阴司腔”的统称,其来源不同、情感色彩不同。

其语言以安庆方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本戏中,以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唱念。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乡音土语,唱腔仍用官话。

黄梅戏表演质朴细致,清新自然、富于生活气息。角色行当由“三小戏”发展而来,分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

其伴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三打七唱”。新中国建国初期,才逐渐确立起以高胡作主奏乐器的管弦乐伴奏体系,并视剧目需要而增加西洋乐器。

《罗帕记》

代表性剧目

黄梅戏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传承情况

湖北省黄梅戏传承群体可分为三类,即:国有专业院团、私营剧团和乡村业余班社。其中,国有专业院团共计9个,是传承主力,共计拥有黄梅戏演职人员约500余人,先后创作了大批优秀黄梅戏剧目。

专业剧团传播范围以鄂东南区域为主体,辐射周边和全国。业余剧团经营手段灵活,民间演出相对活跃。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供图)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