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3首写清明的唐诗,一首优美,第二首忧伤,这首七绝流传最广

Image 2021-04-03

又到一年清明时,在这个时节,人们扫墓祭祀,缅怀祖先,体现着浓厚的文化传统意味。此时田野间春风渐暖,春意盎然,正是适合郊游踏青的时候。

祭祖、踏青自古就是人们在清明时主要的两件事,而此时节的春色景明,传统文化意味浓厚,成为不少诗人赋诗吟咏的主题。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寒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hóng)。

韩翃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在考中进士之后曾经闲居长安十年,正是因为写了这首《寒食》诗而被唐德宗赏识,被提拔为驾部郎中,后来官至中书舍人。

寒食,在我国古代是传统节日,指清明前一、两天。据说这个节日是从春秋时期传下来的,晋文公为了怀念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定。

古时候人们对这个节日很重视,这两天都要遵从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的食物,所以叫寒食。

到了唐宋时期,因为寒食处于暮春之时,草木吐绿,风景秀丽,所以又成了人们到郊外游玩踏青的节日。

韩翃正是在这个节日步入长安街市漫游,只见长安城内到处盛开着鲜花,春风吹来,拂动御花园的杨柳,花瓣也纷纷飘落,正是暮春时节最迷人的景致。

到了傍晚时分,百姓家里都按照“寒食禁火”的习俗没有点亮灯火,皇宫里却已经开始忙着分送蜡烛,燃着的火种传递着,送到那些权贵豪门的深宅大院之中。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五侯,是汉成帝时封他的五位舅舅为侯,这里代指豪门贵族。

此诗前两句写白天的景色,后两句写夜晚,表面看是在描写寒食时节长安城内的风俗与景致,但是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却表达出作者对权贵高官的不满与讽刺。

《寒食》这首诗流传很广,尤其以“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最为有名。后来唐德宗也看到了,虽然诗中略微含有批判权贵的意味,但是唐德宗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韩翃才情的赏识,当时他恰好缺少一名驾部郎中,也就是起草文告和命令的官员,于是就钦点韩翃担任此职。

清明日忆诸弟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这首《清明日忆诸弟》是唐朝著名诗人韦应物的代表作品之一。

韦应物写给“诸弟”的诗有20多首,他宦游在外,远离家乡和亲人,每逢重大节日就会有深切的思念之情,所以常常用写诗给他们的方式予以抒发。

这首诗也是如此:前两天寒食时诗人恰好生病,到了清明时心情好了许多。看着清明时节的烟火飘荡在晴天的江面之上,我是如此的思念家乡。

前两天的杏花粥还能吃,榆钱羹也稍微加热了一下,饮食无虞,只是我独自在外,就像一只孤燕一样,在这里虚度美好年华。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清明》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牧之手,在所有描写清明的诗歌之中,这应该是传诵最广的一首。

杜牧擅长写七绝,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他写景抒情诗意境幽美、韵味隽永的特点,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余味悠然,读来别有一番胜境。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