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为什么有人觉得,圆明园是仿西式建筑?

2021-04-10

很多人对圆明园的印象都停留在这张照片

图/ yuanmingyuanpark.cn

大水法遗址,圆明园西洋楼建筑的一组人工喷泉,汉白玉材质,令它在大火中顽强生存下来,屹立至今。

不仅是教科书,许多宣传资料,文章,博物馆,都喜欢用这张图展示圆明园。

有人说是为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些残垣断壁,记住当年的民族耻辱。

但更现实的原因,是西洋楼以砖石结构为主,相比木结构的中式建筑,更耐于保存。圆明园罹难后,就数西洋楼的遗迹残存较多。

后来,一些在中国的西方人,扛着照相机到圆明园游览,又拍了不少西洋楼的照片,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也就造成一种误解:圆明园是仿欧式建筑。

实际上,西洋建筑在圆明园中的占比,实在是非常小,好比池塘里的一块荷叶,还是地处偏远的那一块。

图/ yuanmingyuanpark.cn

地图上看得很清楚了,我也不再赘述,这里想讲的,是圆明园中,为何会出现西洋建筑。

故事还得从乾隆皇帝说起。

1、

1747年,乾隆36岁,郎世宁59岁。

从20多岁来到中国算起,郎世宁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前后为三位皇帝效力,每日兢兢业业、不知疲倦地画着宫中的一事一物、一草一木。

这年,乾隆提起想在圆明园中打造一组西洋景观,因着多年来的默契与信任,任命郎世宁为总设计师,负责整体工作。

32年前,郎世宁以传教士身份进入中国,由于画技出众,被安排到如意馆工作,与他共事的有西洋画家、钟表匠、宝石象牙加工工匠,以及中国画家。

工作是相当累的,不是说身体有多累,而是心累。

“心情压抑,没有一刻时间属于自己。所画的一切都是奉皇帝命令而作,首先绘制草图,圣上亲自御览,然后修改,重新造型,直到他满意为止。但想到能为传教事业做出贡献,也值得。”

不容易啊,现如今甲乙方的关系,放在传教士身上也很适用。而郎世宁,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画着…画着…

时光流逝,皇位更替,历经康熙、雍正,来到乾隆一朝,郎世宁仍然兢兢业业为清廷作画,不同的是,乾隆皇帝喜欢诗文书画,对有才的画家格外亲切。

穿着清廷官服的郎世宁,图/网络

郎世宁是幸运的。据记载,1756年乾隆在圆明园157天,就有8次看郎世宁作画。即使当时清廷已经开始禁教,即使郎世宁代表天主教向乾隆求情,皇帝对郎的态度都是相当尊敬和友好的,足见对他的喜爱。

关于禁教,这里多啰嗦几句。明末清初,一批又一批传教士抵达中国,国内天主教发展迅速,中西交流频繁且活跃,但康熙末年起,清廷对传教士的态度就开始转变,背后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于自我封闭、盲目排外,而是罗马教廷禁止中国天主教徒祭祖祭孔引发的连锁反应,是双方博弈的结果。

即便双方的文化观念不和,中国皇帝还是客客气气的,把传教士送回祖国,而那些愿意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教士,则继续留在北京,为皇帝所用。比如郎世宁,乾隆仍然给予重用,才有了圆明园西洋楼这一传世景观。

2、

为什么在圆明园修建西洋楼,学界观点不一。

有的认为,乾隆从传教士那儿见到喷泉的图画,很是喜欢,于是命郎世宁设计、修造。但雍正时,圆明园就出现过许多西洋装饰,以及小型的喷泉景观。

我更倾向另一种说法。此前的西洋装饰、喷泉都只是小打小闹,乾隆皇帝想造一座完整的西式园林,展现大清的实力和眼界,让那些来进贡的蛮夷使团长长见识,领略领略天下共主的威风,自然是脸上添彩的炫耀之事。

当然,也不乏乾隆的好奇心和赏玩之心,圆明园内,殿、堂、亭、台、楼、阁、榭、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切造型样式,多建一座西洋楼,无疑是锦上添花。

谐奇趣,长春园最早的西洋式建筑,图/网络

但这座西洋楼,并不完全模仿西方园林的结构布局,而有非常浓郁的中国色彩,甚至充满乾隆的个人特色。

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郎世宁等西洋传教士与乾隆,就像今天的甲乙方,风格什么的不重要,图纸的终极目的是让乾隆满意,皇帝说怎么改,就得怎么改,没有原因,更没有商量的余地。

经过甲方爸爸的运筹帷幄,圆明园西洋楼建筑夹糅了大量中式元素,不是简单的西式园林,也不是仿欧式宫殿,准确说,应是乾隆皇帝心中理想且值得炫耀的西洋建筑。

3、

比如建筑布局,西方园林本为开放式、整体性布局,但乾隆喜欢轴线布局。

圆明园西洋楼设置有东西主轴,南北三条次轴,形成若干条中轴线,各景观虽然被划分开,也不会产生分散和凌乱感,给人和谐统一的感觉。

图/ yuanmingyuanpark.cn

有学者把这种划分称为“四合院”,西洋楼既是一座大的园林,内部又能独立成几个小的园林,与四合院比较类似,各空间独立且功能完备。

参与西洋楼设计的传教士曾在信中说:“中国的花园中,目之所及便是一块恰到好处的空间,百步之后,新的景色又呈现在眼前。”

而这种中式的造园手法,被乾隆运用在西洋楼建筑中。

又比如屋顶的装饰。下图为西洋楼中主要景观——远瀛观复原图,中间部分的西式牌坊,便是文章开篇的图片,大水法遗址。

圆明园复原图,来自网络

可以看到,主体建筑的屋顶,是中国传统琉璃瓦屋顶,并设计成双层庑殿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屋顶象征着天,建筑的屋顶都很大,房檐伸出较长较深,把整座建筑笼罩在下,仿佛天空覆盖着大地。

几千年来,对于屋顶的认知已经牢牢印刻在国人心里,皇帝不希望改变这一传统,因此中西结合,倒也相得益彰,流光溢彩。

再举个例子。西洋楼内有大量的装饰物,无论室内陈设,还是室外装饰,都透出中国文化的影子。

一个典型的例子:黄花阵迷宫,西方庭院常用绿篱迷宫,圆明园则用矮砖墙,再给矮墙种上植物。

黄花阵迷宫,乾隆时期画师伊兰泰所绘,图/网络

而在最初设计时,传教士还给西洋楼配置了裸体雕像,但被皇帝否决了。我能想象,乾隆当时强装镇定又害羞的表情,千年来服膺尧舜周孔之道,赤身裸体若非羞辱自己,便是羞辱他人。

那么,现在你还会认为圆明园是仿西式建筑吗?倒是在西洋楼诞生后,北京其他地方,出现了许多仿圆明园西洋楼的砖石建筑。

以颐和园清晏舫、中海海晏堂、恭王府花园西式汉白玉石拱门为代表,巴洛克风格为基底,糅合进北京传统建筑样式,形成18世纪一种新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又和谐,见证了当时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只可惜,随着中国国内禁天主教的风潮越刮越大,罗马教廷又坚持不尊中国传统,导致来华传教士越来越少,到乾隆末年,中西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基本结束。

还是那句话,不要简单指责清朝封闭保守,也不要臆想如果持续开放交流,屈辱的历史会得到改变,任何事物不能脱离当时的文化和环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中西礼仪之争”。

无论金碧辉煌还是残垣断壁,圆明园始终在那里,等着你去拆开、解构,重新理解这个世界。

旅行信息:

圆明园遗址公园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

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绮春园中各处小景点众多,是一个小型水景园的大集合。如今,是圆明园每年一届的荷花节主场地。长春园以大型水景为主体,耳熟能详的大水法,即位于此。

利玛窦墓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内

明末清初的一些外国传教士葬于此处,利玛窦是第一个叩开中国大门的传教士,并建立了在中国传教的“利玛窦”规矩,郎世宁等传教士皆遵守此规矩,对这段历史感兴趣者,可前往游览(需预约)。

文中图片仅为配图表达,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有不妥之处,请留言告知,万分感谢

转载请联系作者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