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三星堆or盗墓笔记,真实的考古到底什么样?

2021-04-08

考古工作没有名利可言,所作所为皆是守望过往。

撰文 | 徐若然、郭正一

编辑 | 王卓娇

接连发掘六个新坑,将黄金面具、青铜神树、象牙丝绸等珍宝捧在世人面前,三星堆时隔35年的再度登场不可谓不华丽。然而,央视连线《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在前,三星堆博物馆与《盗墓笔记》动画“联动”因抵制被取消在后,考古与盗墓间的界限一再被混淆,引起大量考古圈人士的不满,纷纷在网络上发声。

大量圈内人站出为考古发声,标志着科学考古的“知情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而三星堆珍贵文物的不断亮相,考古工作进展霸榜热搜,也让考古这一“冷门”的圈子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中。带着对考古的兴趣,我们采访了一些考古学界和业界的人士,尝试展现真实的考古样貌一角。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图源CFP

奔波在抢救性发掘的路上

良渚、海昏侯、三星堆、江口沉银……摄影机时刻关注着发掘进展,更有人被考古画面所吸引,希望也能亲手发掘历史文明。其实并非所有考古工作都如此万众瞩目,更多是“艰辛”和“枯燥”。

2013年,郑州大学11级的李子一第一次踏上某实习工地。这个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姑娘,第一次经历了十几天才能乘车去县城洗一次澡的偏远农村生活。甚至有同学正蹲厕所里,一只蜈蚣就掉在了头上。

李子一的《考古入坑指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早上7点半开工,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2点继续上工,干到6点吃晚饭,即使是晚饭后,也被上课、整理文物和写发掘日记占满。李子一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清洗出土陶片,“每人要清洗的陶片有二三十袋,一袋可有双肩包大小!”这些实习的酸甜苦辣都被李子一的漫画记录了下来。在她眼里,田野实习几乎是考古人的一个分水岭,有的人以为自己很爱考古,结果差点被吓跑;还有的人觉得自己不喜欢考古,但反而干的还不错,大部分人都是后者——但她属于差点吓跑又跑回来的。

8年后的今天,条件早已大幅改善,各所大学的实习工地都装好了基本设施。2020年年底,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18级学生邱添所住的实习考古驻地已是二层砖瓦房,电视洗衣机一应俱全。美中不足的是,想喝奶茶时还是只能冲上一杯香飘飘。上工时,实习带队老师于孟洲揣着手铲穿梭在各个探方之间,循着学生们的求助随时出现。此时的邱添还不知道,他眼里风趣幽默的老师,几个月后会作为三星堆副领队,身着全套防护服出现在电视上。

于孟洲老师与川大学生在实习工地上,图源四川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

如今本科实习仍以传统考古为主,但在三星堆最新发掘里,敞亮的玻璃方舱让田野考古变成实验室考古,系统运用理工知识的科技考古也早已成为考古学重要分支。电子显微镜、三维摄影建模等技术的助力,让过去“灰扑扑”的考古工作科技感十足,也弥补了上世纪1、2号坑发掘细节丢失的遗憾。

考古工作不仅涉及国内遗址发掘,国际合作也是交流进步的一部分。

不同国籍的考古学家在玛雅发掘现场交流,图源“玉米王国

国外的考古工作主动发掘居多,也被强制上下班与休息时间。而国内的考古工作则以被动发掘为主,五千年文明埋于地下,造房修路都很容易挖到遗存,再加之盗墓贼的破坏,地方考古所的人员大多奔波在抢救性发掘的路上。现场工作一天没结束,就一天没有节假日。

良渚考古工作站站长陈明辉一年有300天都呆在良渚古城,研究遗迹、撰写文书、协调基层、报告开会……在良渚申遗前更忙得脚不沾地。在陈明辉的回忆中,他曾连续几个月呆在工地上,好不容易五一假期空出一天,答应陪女朋友去爬山,结果当天又紧急接到任务,约会泡汤。这一度让陈明辉的女朋友颇有微词,但在进一步了解他的工作后,又选择了理解。

考古不等于盗墓

邱添记起第一天到实习工地时,就被当地农民一句“是不是来挖宝”问得哭笑不得,此后通过工作相处,才让农民知道了他们在干什么。

每每有重大考古发现,“官方盗墓”的说法便会浮出水面。“这种说法非常荒谬,”在文博博主@开亮君看来,“就好比问学医和投毒有什么区别。”

考古不等于盗墓,那考古到底是什么?

《盗墓笔记》以网剧亮相时,主人公反复放在嘴边的“上交给国家”曾一度被原著粉指摘,频频造梗。但放在考古人的立场来看,即使文物追回也难掩盗墓对遗存的破坏。考古和盗墓的本质区别也是保护和掠夺的区别,考古工作没有名利可言,所作所为皆是守望过往,复原一个可以照亮当下的时代,传承一个民族的记忆。或许作为普通人无法参与到这份工作中,但我们需要知道这些考古人在做什么。在有一天踏入博物馆时,除了赞叹文物的精美,也为发掘保护他们的工作者保持尊重与感激。

志愿者在江口沉银遗址现场,图源川观新闻SCOL

江口沉银发掘领队刘志岩一直希望考古工作能走进大众,消除误解,每到一个长期性的工地,他都会到当地学校做讲座,设置考古现场开放日邀请公众参观,并且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如今已有近300万人关注着“考古君”这个个人账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潘考古队成员李默然偶尔会在公众号“玉米王国”更新玛雅科普。“并不是每个人一定要了解玛雅,但普通民众有权利来了解这个,包括我们发掘的经费实际上都是来自国家的支持,所以我们也应该有义务的把这些知识成果反馈给公众。”在谈起开设公众号初衷时,李默然这样说道。他认为不应当只用诸如“神秘”、“血腥”甚至“外星”等夸张或误导性的词语来形容一个古代文明,希望有人对玛雅感兴趣时,考古的成果能为他们带来需要的知识。当收到关注者催更时,他觉得很欣慰——还真有人看,自己的文章是有点意义的。

2019年5月湖北省博物馆开放玛雅特展,李默然受邀为公众进行展品讲解时,现场观众的提问比起“是不是宝贝”,也多了几分对宗教信仰、文化生活等的探讨。

运用新媒体进行考古科普的人中,既有刘志岩、李默然这样的考古从业者,也有如文博博主@开亮君这样的在读学生。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游戏设计的开亮君,在工作几年后仍被文物的精美纹饰所吸引,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攻读硕士。借助本科学习的技能,他将青铜器外形和花纹进行美术处理,在微博吸引了一大批人。李子一的漫画《考古入坑指南》也集结成册,和她制作的“甲骨文表情包”一起,为更多人了解。

开亮君向公众展示青铜器上的造型,图源微博

“对于观众来说,一个是看文物新奇,另外一个也是想听故事。很多时候其实不是文物不好,而是讲的故事不精彩。”观众们参观江口沉银的展览时,第一眼都会被数量庞大的金银震撼,甚至加深“考古即挖宝”的刻板印象。但切实参与考古工作看到的则是文物背后的历史,邱添从领队刘志岩处得知,银锭的出水位置,可能暗示了当时银锭分装的信息,这正好填补了文献记载的历史空白,是考古的价值所在。

邱添在分辨出水钱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邱添的想法也正是陈明辉一直在做的事,在良渚团队的“实验考古”设想中,借助考古手段复原文物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后,可以在博物馆等地设置体验场景,让公众亲自体会考古所发掘所保护的文物的意义,以此增进对文物和考古工作的理解。

陈明辉硕士导师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高蒙河是一位无所不能的“跨界人”。2019年10月在武汉大学的讲座中,作为良渚博物院总策展人高蒙河,更向学生们系统地展示了文物进入博物馆展厅的策展全过程。

“很多人印象中考古就是挖掘,成年累月在野外工作。”讲座最后,高蒙河总结道,“其实发掘仅仅是考古工作的一个方面,还有在田野中对文物遗存进行调查、分类、整理,在实验室汇总对采集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在办公桌前进行假设推理和理论研究,参与地下文物和地面文物的保护,向社会公众做考古成果的展示利用,以及考古策展。”

在陈明辉眼中,考古的意义是对历史的丰富,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这对于丰富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教育实力都有重要意义。通过考古所发掘的遗迹建立的博物馆,也都会成为爱国主义与社会公众教育的重要的基地。陈明辉希望,更多如良渚伫立无言的考古遗址与成果也能写入童书画册、编入教科书中,甚至翻译后传至国外,以此扩大考古的影响力。

全新的良渚博物馆,图源良渚博物馆

“考古才进入公众视野多久?我们这一代人与下一代接着努努力,公众对考古的了解会一步一步上升的。”每个受访者都对开始起步的公众考古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