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考古学复习重点

2021-03-12

一、名词解释:

1、 文化遗存:即人工遗物,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活动中留下来的带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各种各样的遗物和遗迹现象,包括制成品和非制成品。在人工制品中除完整器物外,废弃品和特殊物品及其附著物也应予以重视。

2、 考古地层学:又叫考古层位学,是以地层理论来指导考古调查发掘的一门学问,研究古代遗存中地层的叠压打破关系。

3、 考古类型学:或称为标型学、器物形态学,它是通过对考古遗存的心态对比,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时空关系,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

4、 考古年代学:考古学研究中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求证或检测古代遗迹和遗物年代的科学。考古学中的年代包括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指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和遗存在时间上相对早晚关系,后者则以确切的纪年给出时间顺序。

5、 考古学文化:指分布于一定区域,存在于一定时间,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遗存总和,是特定文化遗存的共存关系。它反映了人类活动遗存的类别或不同群体的区分与联系,以及由它表述的人们共同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6、 文化遗存分析法:分析出一个考古学遗存内部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因素的组成情况,以认识其文化属性.即确定它在考古学文化谱系中的位置。

7、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

二、简答、论述:

1、关于人类起源:自从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后,多数人相信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东非人”及“能人”的发现。经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的前进进化。“走出非洲”说。直立是前人从人缘共祖主干上分离的形态学标志。

2、旧石器工业: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中每天都在选石、制造和使用石器,我们把这个过程和包含的文化行为称为旧石器工业。主要包含石器原料与选料、石器制作技术与石器类型、石器使用功能。总的说原始人的生计方式与生存技能都是在不断改进和提高。

3、旧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 根据人类进化的阶段性变化和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以及二者具有的相对应性和同步协调性,一般将石器时代文化分为:早期(石器制造比较原始,类型比较少);中期(修理石核技术(包括台面技术等)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比较精致的刮削器和尖状器);晚期(文化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工具的制造更加多样化和专门化)。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分为南方(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根据适应森林环境而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是森林环境下的采集与狩猎经济);北方(根据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削刮器系统,主要是适应草原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反映的是草原环境的采集与狩猎经济)。两大系统在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国旧石器文化的主体和基本格局,从而表现出环境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密切关系和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造成的文化特色。

4、农业革命: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随着末次冰期的消退,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质的飞跃的新阶段,即从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整个社会文化都因此发生不断变化。其基本特征是定居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陶器、纺织品等的出现。最重要的标志是农业的产生,因此也被叫做“农业革命”。(农业等生产的技术创新 核心 ;传播借用文化交流;函化文化融合)

5、新石器时代聚落:以定居农业为基础的新石器文化中大量存在。一般包括壕堑、围墙一类的防卫设施,以及特殊的祭祀性建筑。主要为半地穴居、地面建筑和架空居住面的几种形式。其来源是穴居和巢局。但随着生产力发展,建筑水平提高,出现有单间到套间、木制到土坯墙等变化。这些变化奠定了中国古典建筑体系的基础。

6、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及其发展阶段性特征:

7、★关于中国文明起源:

8、二里头文化: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命 名。年代约当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主要分布在河 南中、西部的郑州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 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二里头文化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一组 富有特色的器物群上。侈口圆腹罐口是这组陶器中很有特色的风格。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是中国已知年代较早的青铜器之一。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

9、殷墟文化: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殷墟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物,它是一座都城。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礼仪中心。青铜器世界独一无二

10、西周到春秋青铜文化及与之相关内容(代表、特征、发展变化):

11、西周文化成就:(都邑、墓葬、农业、手工业、青铜文化、玉器、文字、艺术、礼仪制度)大约从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到了商代,青铜器的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青铜工具的锐利远胜于石器,加以当时的铸造技术可以制作出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各种手工工具和农具,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拥有众多人口的都邑出现了。在这些都邑中,建造起巨大的宫殿;修造大型王陵;构筑起城垣与壕沟之类的防御设施。在都邑与各地之间有马车与舟船等交通工具相连结;还出现了契刻的甲骨文,用于记录社会生活中的事件;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也发展起来。青铜工具用于采矿业,可以采出更多的矿石。冶炼业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使青铜铸造业的发展。这种良性循环,使中国的青铜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所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独特的地位。(1)出现了甲骨文和金文 (2)历法:有, (3)天文:有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4)有医药学常识 (5)生物学:有动植物的名字,对保护环境有初步认识 (6)地理学:朴素辩证法,有中华民族的精神 (7)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

12、西周分封国家的文化(★燕国):燕国:是周的同姓召公爽的封国,可能原建都于今北京房山县的董家林一带,后迁至蓟,即北京城西南角附近。这是周王朝北疆的一个诸侯大国。 文化有接受商人的影响,也有保存自己固有独特的色彩,同时还接受了草原的影响以及西边羌人的影响,它本身就是很有包容性的混合体。今天北京附近的燕国所在地,从这里我们看得清清楚楚,里面有商人文化的地盘,有周人文化的地盘,也有土著民族文化的地盘,三者共存;由此可见周人又采取了所谓包容性极强的政策,对于旧日的敌人商人,采取尊敬、合作的态度,对于土著也采取合作、共存的态度,这种精神是很了不起的。

13、西周到春秋为什么是一个文化整体(据考古资料分析):

14、秦汉都城、陵墓(帝陵):

15、★通过考古材料说明秦汉的大一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

16、周原遗址文化主要考古发现:其中心在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周原作为周人重要发祥地和祭祀天地、祖宗、神祗的圣地,一些重大国事活动都在此举行,西周灭以后,岐邑毁于兵火,但周人在周原的活动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遣存。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凤雏甲组建筑基址,青铜器,甲骨卜辞。周原甲骨卜辞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对于确定周原的性质和研究周人历史至关重要。

(来源于百度云盘下载,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