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姑苏·抱朴守拙|大华·春和景明
一 念 姑 苏 · 抱 朴 守 拙
烟波浩渺、吴侬软语里的苏州,
有一种骨子里透出来的温润。
这里的流水太清,桃花太艳,茶馆太多,书肆太密。
山水园林中,水影花光,
如诗的寻常巷陌,
藏着品不尽的丝竹吴音与锦绣佳肴。
苏州人常说“东有金鸡湖,西有狮子山”。如今狮山板块高楼林立,汇集金融、商业、休闲、娱乐于一体。且随着国家“山水城市”战略的推进,狮山片区已经成为苏州兼具国际都会及艺术山水的新封面。
本案位于高新区长江路与竹园路交汇处,是城市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的核心区域,周边自然资源丰富,坐拥狮山醇熟的商业配套和浓厚的生活氛围。展示区将作为未来大区的重要景观节点先行呈现。
“诱人的水是江南的灵魂”,如果说空间是多重语汇的叙事载体,那么如何让其参与当下生活的演进,则是我们需考量的问题。
设计以拙政园为灵感,以水为基底,
提取园林中“竹”、“桥”、“窗”、“廊”,
四个元素在空间中次第展开,开启当代江南诗意生活的序幕。
CONTEMPORARY POETIC LIFE
- DAHUA GROUP -
「春和景明」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中国人自古喜竹,不仅因其性空、笔直、有节的性格,还有那娓娓道来,远离烦扰的松弛。入口利用“ 竹 ”在古今时光的叠合中,书写姑苏的隐逸、舒闲。踏上曲桥,绕竹而行,大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
设计通过虚与实、新与旧的碰撞,让空间更加灵动。通透的玻璃代替石材围合边界,再取竹之形态做金属格栅,错落布置。一池浅水,恰好倒映白墙与竹影,随着时间的流转,演绎出别样的山水光景。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一条漂浮在水上的「桥」承载着空间的动线。流畅的线条与一汪池水形成图底关系,呈现了一幅以自然为底、飞毫为意的水墨篇章。在这里,江南依旧是江南,却又不仅仅是那个粉墙黛瓦的江南。
设计用光影凝练苏州意境中的远山淡影、虚怀澄明,空间彼此相融相合,时间不再是条分缕析的刻度,无所谓历史抑或未来、白昼抑或暮霭。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初春时节从江南的窗望去,摇曳的绿与粉墙的倒影便是一道静谧的风景。我们认为,空间的生动不在于构造的繁复,而在于即景应变的精巧,「窗」通过 “透” 和 “框” 撮合着人与空间,将感知重组为叙事性审美的对象,得画境,亦得诗性。
设计取竹内壁三分之一圆弧为形,特制弧面水磨石以丰富整体墙面细节。地面镶嵌铜条,就像中国卷轴装裱时细细的留边,为空间平添一丝奢华简约的气度。
树影婆娑,色调温润,
似胧在月光之中的剪影,一点点拧松人们疲惫的弦。
苏州湖畔的水墨注脚一虚一实,屋面连檐。一切源于自然,又归向自然,空间从日常繁琐之中解脱,以镜面的姿态让观者返观自身。人在山水中,移情、温润又静谧,不知不觉,将深深浅浅的天地挪移进了怀中。
株树亭亭,花枝轻软,
花木就是天地写就的诗篇。
金属质感的风动装置与空间相互作用亦相互成就,风景被遮挡,视线随之变得轻柔,一种宜人的氛围呼之欲出。弧形的金属帘随风荡漾,细碎而动态分明,好似青山湖水的侧影,缓缓淌入人的心窝。漫步其间,亦是一种丰富而有趣的体验。
我们无法用一个空间来诠释苏州的全貌,遂撷取历史洪流中的一缕,拆解、重组,在苏州历史的空间意识之下,释放出更多可能性。
设 计 手 记
DESIGN NOTES
设计从自然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物象和意识形态,从“形”升华至“意”,以现代的工艺,演绎中式传统美学。池底的板岩沿着指纹的方向铺设,桥上特别定制拱形双曲面铝板,内嵌星星灯,漫天的繁星眷写生活的诗意。
植物将朴树、乌桕、鸡爪槭、黄连木等缀在竹子苍翠的底色上,营造可观、可闻、可品的空间氛围。时光悠悠,花期叠着花期,入园便能洗涤一切疲惫。
景观设计:广亩景观
设计部门:成都公司
设计总监:高芳
方案团队:敬茗羽 刁果 朱文叶嘉 罗淼 肖潇 张开锦 冯文鑫
后期团队:刘雪峰 丁阳 周超 刘大刚 曾黎明 陈迪 吴娟 刘豪 包川 李帅
植物团队:李晓静、陈丝莹
水电结构:殷良友 薛梅
甲方团队:陈吉国 周鑫 朱卫国 邹乐 吴襄 张永良 李言森
景观面积:8000㎡
开发单位:大华集团南京区域公司
建筑设计:上海柏涛建筑设计公司
室内设计:梁志天上海室内设计公司
摄影机构:南西空间影像
注:图文系广亩景观原创供稿景观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