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蜀地风情】九龙巷,因织锦而闻名天下

Image 2021-03-09

旧时九龙巷得名有两说。其一是从神话角度说的,清康熙年间重建成都要定街名,因传说中蛟龙潜伏于御河、金河水下,且守护御河之龙为老九,所以就把御河旁的一条小巷命名为九龙巷。其二是从功用角度说的,城内从沟头巷开始,地下排水渠道分为九支而出,也许有那神话的缘故,九支排水渠便称了“九龙”,此“九龙” 上面的巷道也因之命名为九龙巷。

▲地图中的九龙巷

清“康乾盛世”,九龙巷更以织锦闻名天下。清代道光年间,成都的九龙巷、科甲巷街道两旁,近百家蜀绣作坊拉开数百米长阵,而市井中更有数以万计的人以刺绣为业赖以生存。

历史上以锦绣著称的“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绣”。而蜀锦乃产于汉至三国时蜀郡(今四川成都地区)织锦的统称,是传统织锦之一。说是传统,是因为民间极为普及,从自给自足到自产自销,起源于川西民间的蜀绣,即被东晋史学家常璩收入《华阳国志》,将锦、绣并列誉为“蜀中之宝”。但凡有介绍蜀锦的文章,皆少不了“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的描写,这种在当时成都随处可见的场面,实出自西汉文学家扬雄撰写的《蜀都赋》。

▲ 蜀锦技师们在检查织机上的丝线

至三国,蜀汉在成都古百花潭一带置锦官城,以集中织锦工匠,管理织锦而得名。唐宋时,蜀锦更为灿烂夺目。但从元以后,蜀锦衰微;明末兵燹更令濒临绝迹;清康熙年间,滇之锦工归蜀才得以复苏。官办的好景不再,民间的如火如荼。清朝中叶以后崛起的民间锦绣业,在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逐渐形成行业,辅之以世代相传、技艺出众的成都周围郊县(郫县、新津、邛崃、崇州等)农村刺绣副业之众,蜀绣正以继往开来的姿态拉开架势。“三皇神会”应运而生。这是在道光年间(公元1830年左右)成立的民间行业组织,即由铺(店主)、料(领)、师(工人)组成的刺绣业专门行会。蜀绣也初露现代规模生产和市场营销端倪。

民间盛行的蜀绣,刺激了官方。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成都成立了四川省劝工总局,专设刺绣科(官府在各县办的“劝工局”也设了刺绣科),以名家领衔研究刺绣技法。其中,以张洪兴等人刺绣技法最为了得,他们绣制的动物四联屏在巴拿马荣获了赛会金奖;张洪兴独自完成的绣制狮子滚绣球挂屏,还得到过光绪皇帝的嘉奖,其本人亦被封为“五品同知衔”。

▲ 蜀绣《冠上加冠》

因此,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的刺绣商号及绣铺逐日增多。据《成都通览》云:“劝工局所出之品为天下无双之品,以东洋之绣工较之,出于东洋十倍矣”。外国人来成都“多购买数十年外之旧绣品为玩物,能出重价”,如“女人之裙幅,购去即作门帘;官场之,购去即作茶几上之盖面;神会之绣帐,购去即为壁上之屏幅”。据称清末一幅高1.8米、宽0.7米的蓝底上段、主体红底的“仙鹤戏莲”蜀绣门帘,在今四川广安华蓥市被发现时,其雍容华贵的高超刺绣手法,堪为上品,技惊四座。

▲ 宋刺绣黄荃画葡萄松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民间则以生活需用为主,如衣帽鞋袜枕套被面等,其绣品往往自成一体、独具功力。这些绣品,既能登大雅之堂,亦能入寻常人家。在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的绣品店铺,既有品牌名家,亦有小店小家。据载,成都王松轩女史就是独家密制彩线,比着名家粉本“葫芦”画“瓢”,绣出如工笔画般的小品,很受一般姑娘闺秀青睐。而上海露香园顾氏绣品则是大家之作。这种绣品由明代传至清代,以宋、元名画为题材,世称“顾绣”,这一典型的闺阁画绣成为了民间刺绣的代表。

▲ 清蜀绣菊花枕顶,四川省博物馆藏

▲ 清蜀绣五子夺魁镜心,四川省博物馆藏

清末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其锈铺多打“顾绣”招牌。这也并非只是招徕顾客的手段,其中不乏吸纳优秀绣技的成分。也有一个传说可以映证:清道光年间,有位官员从苏州调任入川,随带戏班中就有三个持顾绣技法的绣衣师傅,都是男人。如此,顾绣之法传徒授技融于蜀绣,体现出蜀绣的包容性。而“传男不传女”这一囿于世俗之礼的传统,竟影响了后世,如今的蜀绣老艺人几乎都是男人。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若已获授权,请注明“来源:成都方志”。

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南波万

图文校对:汪洋

技术支持:毛声文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