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蒙田随笔》:我自己就是本书的材料
1533年2月28日,米歇尔·德·蒙田出生于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市镇。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欧洲近代散文体裁的开创人。他的代表作《随笔集》以自身为观察对象,因丰富的思想内涵而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蒙田的随笔和我们今天常见的随笔有很大的不同,一文一意或数意,各章随笔的题目也不一定囊括全部内容,篇幅少则千余字,多则上万,甚至有数万或十数万的情况。这是因为他“很乐意在书中完整地、赤裸裸地把自己描画出来”,追求浑然一体的风格,重视话语的分量和用处,而不是它们的次序和连贯。
蒙田的随笔仿佛是和亲友海阔天空闲聊时信手录下的话语。全书共107章,内容驳杂纷繁,涉及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内容。总的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作者所感觉的自我;二、他所体会的众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三、他所理解的当时的世界。作者以对人类感情的冷峻观察和对西方文化的冷静研究,旁征博引许多古希腊、古罗马作家的论述,萃取各种思想和各种知识的精华,对自己的经历与思想的转变做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
蒙田及《随笔集》受到许多文学家、思想家的推崇和喜爱,对包括培根、莎士比亚、帕斯卡尔、卢梭等在内的许多名家产生过重要影响。爱默生在日记中提到《随笔集》:“剖开这些字,会有血流出来;那是有血管的活体。”尼采谈到蒙田:“世人对生活的热情,由于这样一个人的写作而大大提高了。”
1588年版《蒙田随笔》,作者生前进行了大量修订。
选段
好坏的判断大多取决于我们的看法
在乎自身
原来富足和贫困取决于个人的看法;财富乃至荣誉与健康只是拥有者觉得美好和快乐,才是美好和给人快乐的。是好是坏凭各人自己的感觉。不是人家认为他幸福他就幸福,而要他自己认为才是。只有相信这一点才真实可靠。
命运对我们既不好也不坏,它只给我们提供材料和种子;我们的心灵比命运强大,可以随意改变和利用它;心灵是幸运处境或不幸处境的唯一原因和主宰。
外部附加物从内部结构获得气味和色彩,正如衣服给我们暖身,其热量不是来自衣服,而是来自我们自己,衣服适宜于保暖和储热而已;如果拿它去盖冰冷的物体,它同样会起保冷的作用。冰雪就是这样储存的。
同理,学习对于懒汉,戒酒对于酒鬼,肯定是个折磨;而节俭对于挥霍的人是苦事,锻炼对于体质虚弱和游手好闲的人则是刑罚;其余亦如此。事情本身并不那么痛苦,也没有那么困难,而是我们的软弱和怯懦造成这样的。要判断事物的伟大和高尚,就得有伟大和高尚的心灵;不然我们会把自己的卑劣加之于事物。一支笔直的船桨在水里似乎是弯曲的。重要的不仅仅是见到事物,而是以什么方式看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