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牛年漫谈牛文化:牛的节日

Image 2021-02-23

牛的节日

正因为牛的贡献以及人对牛的情感和依赖,民间形成了种种与牛相关的习俗活动,例如牛在礼仪场合的使用以及对牛的感恩活动,这构成了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斗牛节

每年农历二月或八月逢“亥”这天,是侗族人民(广西、湖南、贵州交界地区)别开生面的斗牛节。他们以斗牛为乐,村村寨寨都饲养有善斗的“水牛王”。牛王有专人饲养,还常给它喂蜂蜜、猪油、烧酒等。

斗牛节前,称为“罗汉”的未婚青年吹着芦笙到外村去邀约对手。在准备参战的牛王圈前,人们敲锣打鼓、吹芦笙、放株炮,全体“罗汉”吃鱼食祭祀三天,叫做为牛王“养心”。亥日凌晨,各村寨的牛王来到比赛场外等待着。铁炮三声后,牛王在锣鼓声和芦笙音乐中被前呼后拥地牵进打牛塘。

耕牛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这天,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叫耕牛节(有的又叫牲口节)。这天,一大早人们就采一束马樱花,由家长拿着马樱花为牲口叫魂,并插在畜厩门上,挂在牲口角上,以示祝福,祈求六亩兴旺,五谷丰登。

这一天,人们不使用耕牛,要把它们赶到野外闲游,晒晒太阳。用一种俗名叫“拨土”的树叶垫厩,为之杀菌。有接回出嫁的姑娘来过节及祭祀祖先、更换祖先灵位的习俗。他们的祖先灵位是一张请祭司画的五彩像,通常画五代,没有条件更换者,也应在祭祀之前掸掸灰尘,以示教道。

洗牛节

在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侗塞人家(贵州榕江东江地区侗族)都清扫牛圈,牵牛下河,为牛洗澡,刷去牛身上的污垢。同时,杀鸡宰鸭,将鸡毛、鸭毛插在牛圈旁边,祝福耕牛清洁平安。

关于节日的来历,当地侗族民间传说,牛魔王受玉皇大帝指派,到人间传达旨意。他一时粗心大意,错将“玉皇赐你们一日三餐肚子饱”传成“玉皇赐你们一日三餐肚子还不饱”,结果给凡间百姓带来严重的灾难。牛魔王十分愧悔,于是就自愿下凡为人间辛苦劳作,以此赎回自己的罪过。由此,人们为感激耕牛的贡献,便设立了这个节日。

舞春牛节

在每年的农历立春日,广西龙胜地区侗族各寨的舞牛队在广场上集合,敲锣打鼓,开始向全村各户“送春牛”。舞牛队的前导是一对写着“立春”大字的圆形大红灯笼。“春牛”是用竹片扎架,糊以纸张,彩绘而成。两个“腊汉”(男青年)套在其中,扮演耕牛跳舞。最后,由一群劳动及歌舞能手装扮为农夫农妇,边走边唱,做出耕耘、播种、锄草、施肥、收获的舞姿。

舞牛队每到一户人家,都要说一番“春牛登门,风调雨顺”的吉利话。主人满面笑容地向“送春牛”的人们放鞭炮,献红糖、糯米粑粑、红包等,以示欢迎。舞牛队转遍全寨所有人家后,返回广场举行活动。全寨的男女老少兴致勃勃地围成圈,观看舞牛队的歌舞表演。

牛魂节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壮族的“牛五节”,也叫“牛魂节”。这天要给牛吃“乌饭”和腊肉,然后人才能吃饭。这天所有耕牛一律休息,禁止鞭打,让其自由生活。

让我们一起筑梦 追梦 圆梦!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