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看见文物|古代的盛食器——汉代双耳青铜簋

2021-02-20

汉双耳青铜簋 材质:铜器 忠州博物馆

青铜簋为古代的盛食器,其作用相当于今天的碗,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黍、稷等食品。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代晚期逐渐增加。在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到了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元士用三鼎二簋。

簋的形制很多,发展变化也较大。商代早期,簋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到了商代晚期,双耳簋开始增多。西周是簋的盛行时期,不仅出土数量增多,且形制亦趋复杂,除双耳圈足簋外,还出现了四耳簋、三足簋、四足簋和方座簋等。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器身多饰兽面纹、云雷、乳钉等纹饰,有的器耳还做成兽面状,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两道弦纹。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簋的铜胎变薄,花纹细碎,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大量形象逼真的仿铜陶质簋。战国以后,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极少见到。

此件汉代双耳青铜簋,1999年出土于重庆市忠县石宝镇,通高14.7厘米,口部直径25.5厘米,底部直径15.8厘米,无盖,侈口、弧腹、圈足,肩部饰兽面纹铺首,簋身装饰三圈弦纹。

簋在中国历史上是重要的祭祀礼器。到了汉代,簋已丧失了礼制意义,而向日用器皿发展,多用于盛放食物。汉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铜簋均为实用器,装饰简朴,形制实用,体现了青铜重器由祭祀器到日用器发展的变化。

(图片来自忠州博物馆)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