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日,还有什么比“钱”更好看?
初五是传统的财神日,这一天,人们大大方方谈钱。新春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推出一场很有钱的展览——中国古代钱币专题展览。
展出的钱币从原始海贝到早期的刀布币和圜钱,再到持续两千年之久的方孔圆钱,直至清末的机制铜、银元,脉络传承明晰,品类繁盛;既有形态各异的金属铸币,也有元代以来各色纸币;既有流通货币,也有反映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镇库钱、宫钱、供养钱、生肖钱、厌胜钱、游戏钱等;既有反映中国古代高超书法艺术的代表钱币,也有反映古代造币工艺发展水平的各种钱范、母钱和钞版。
展览包括75个展龛,展线400多米,展出钱币珍品及其他类别文物共计2000余件(套)展品。
如果您与每一件(套)展品对视两秒,则需一个多小时方能看完这些“钱”。
展览序厅部分展示了一幅欧亚大陆钱币地图及一组中原周边地区及国家钱币,直观展现了中国古代钱币在世界钱币发展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序厅穹顶取材自北周一枚古钱币,四个字为“永通万国”。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浸润下逐渐演进出系统完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内涵博大、个性鲜明的中国古代钱币文化,在世界钱币史上独树一帜,同时对周边国家及地区货币使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反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代表性物证。
钱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把货币通称为“钱”?刀币是怎么来的?五铢钱有多重?武德时期的开元通宝有多重?我国是何时使用十进位制的?清代铸钱为什么一直减重?金、银称量单位是如何变化的?展览一一为观众解答。
中国古代钱币展从二十余万枚馆藏钱币中精选出一千八百余件珍品,辅以其他类别文物二百余件,分“泉林漫步”与“圜宇方圆”两部分进行展示。与此同时,展览还推出一些与历代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文物,力求全方位立体化呈现中国古代钱币的历史演进,同时折射其所承载的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其中,第二单元的“货币战争”,主要通过部分钱币及其他文物展现三国、两宋、清末三个时期的地区战争及经济对抗事件中钱币所起到的作用。同时还展现了历史各时期农民起义政权铸钱。
为抵制外国卢比,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川地方政府仿外国卢比造四川卢比,有力地抵制和削弱了外国卢比的入侵,满足了汉、藏商民的需要。四川卢比,又称川铸藏洋、藏元(炉关),是我国最早铸有人像的银币,也是我国唯一铸有帝王像的银币。
四川卢比
据介绍,中国古代钱币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大类,总量众多,品类齐全,涵盖了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中国古代钱币,而且大多品相完好,一级品数量在国内外均独占鳌头,是名副其实的馆藏亮点,为开展中国钱币学、中国货币史和中国古代商业史、中国古代经济史等研究提供了丰富实物资源。
钱币在方寸之间包纳乾坤,映照时代。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国家文化客厅,历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收藏、研究、展示和阐释。未来,国博将以中国古代钱币展为契机,推动更多馆藏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努力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