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徐显卿“衣冠传”——《徐显卿宦迹图》中的明代服饰

Image 2021-02-07

明万历《徐显卿宦迹图》(部分)

徐显卿,字公望,号检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人,于《明史》无传,他的事迹履历被详细记录在由余士、吴钺共同绘制的《徐显卿宦迹图》中。该图为册页,现存廿六开(含徐显卿所作《纪遇诗》及诗序),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民国陶镕曾评价其价值说:“明代官服、讲幄旧制废弃已久,此册存其概略,亦足征崇学重士之盛……详观画笔,衣褶精细,意境宏博,烟云烘染,设色古艳,洵不愧名作。至衣冠肃穆,羽卫森严,汉官威仪,恍如重现。”图册中除“主角”徐显卿外,所绘人物众多,上至皇帝,下到僮仆,涉及的场景、事件也各不相同,由于是纪实性的画作,各色人物在相关场合的着装被描绘得真实而细致。因此,《徐显卿宦迹图》不仅是一个官员的生平“画传”,同时也是研究明代冠服制度、衣着风尚的重要形象资料。下文选取了图册里的一些重要画面,对其中表现的明代服饰内容略作解析。

图册首开为《孺慕闻声》,表现的是徐显卿母亲林氏逝世不久发生的事情,根据所附徐显卿《纪遇诗》序的描述,这一年徐显卿十二岁,由于母亲不幸去世,徐显卿就与父亲同睡,一天夜半,徐显卿听到隔壁有人走动并穿过门隙入房,父亲在睡梦中大吼,徐显卿询问得知是母亲的亡魂归来。画中的徐显卿是个孩童,头上除顶发之外,余发全部剃去,将顶发扎成一个小发鬏(图1)。

图1、《孺慕闻声》局部之一

幼儿剃发是个很古老的习俗,《女史箴图》里就画有剃发的儿童。明代男女童都要剃发,有的全剃光,有的在不同部位留下一些,到少年时期开始留发。《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七回:“县官看了这等一个俊俊的光头……笑道:‘你今年几岁了?’回说:‘十二岁了。’……薛如卞等了相于廷一齐完了,上去交卷。两个都方一十四岁,新才留发。”从小说的描写可知,男孩十二岁仍然剃发,到十三四岁才开始留发,正与图册里十二岁的徐显卿形象吻合。另外,画中床下有徐显卿父子的两双鞋,都没有后跟,此即“靸鞋”,是日常用的便履,穿脱非常方便,有如今人之拖鞋。

该图还有徐显卿母亲林氏的形象,林氏头扎包头,身穿直领大襟衫袄,下着马面裙,裙不曳地,露出膝裤和鞋。顾炎武《日知录》云:“弘治间,妇女衣衫仅掩裙腰,富者用罗缎纱绢织金彩通袖,裙用金彩膝襕……正徳间,衣衫渐大,裙褶渐多,衫唯用金彩补子,髻渐高。嘉靖初,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少。”林氏逝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图中画的应是徐显卿记忆中母亲的样子,和《日知录》提到的嘉靖时女装特点颇为吻合(图2)。

图2、《孺慕闻声》局部之二

第二开为《神占启户》,画的是徐显卿十八岁考童生,半夜往江东庙求签时殿门自开的事。共绘四人,分别是徐显卿、兄长徐显贤及两个家僮。徐显卿和兄长的穿戴相同,都头戴唐巾,身穿道袍,足蹑云履(图3)。

唐巾模仿自唐代男子的幞头,宋元时已出现,明代唐巾多用漆纱制作,外形与乌纱帽相似,巾后缀有巾环,并垂软脚(翅)一对,故又叫软翅纱巾。唐巾样式俊雅飘逸,颇受士人儒生的喜爱。道袍又称褶子、海青,衣身两侧开衩处缀有内摆,在明代中后期非常流行。《阅世编》记载:“服各色花素绸纱绫缎道袍,其华而雅重者,用大绒茧绸,夏用细葛,庶民莫敢效也;其朴素者,冬用紫花细布或白布为袍,隶人不敢拟也……予幼见前辈长垂及履,袖小不过尺许,其后衣渐短而袖渐大,短才过膝,裙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则堆于靴上,表里皆然。”(图4)画中徐显卿与兄长的道袍正符合“长垂及履,袖小不过尺许”的描述。

图3、《神占启户》局部之一

图4、《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唐巾道袍

两个家僮是正在留发的少年,除顶发在头顶或脑后扎成发髻外,周围生长中的半长发自然披散,形成所谓的“刘海”,是少男少女的典型特征。《红楼梦》写少年贾宝玉“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贾宝玉刚刚留发,用红丝将周围的短发扎成许多小辫,再以红丝作为短发的延伸,与顶中胎发合编成大辫,这样做可避免“刘海”造成的散乱感(图5)。

图5、《神占启户》局部之二

第三开为《郡尊折节》。嘉靖四十年(1561年),二十五岁的徐显卿正准备去应天府参加乡试,他受到苏州知府王道行、贰守徐公的器重,被寄予厚望。不幸的是,闰五月七日徐显卿父亲徐骐突然病逝。次日天明,王、徐二公前来吊唁,拜祭于徐父灵前。徐显卿《纪遇诗》序的描述是:“王徐二公并至,哭之恸,盖伤不肖坐此失时,又重悲家君之不逮养也。”

画中徐显卿身穿衰(cuī)服,跪伏在地。传统的衰服共有五等(五服),即:斩衰、齐(zī)衰、大功、小功、缌麻,需严格按照与逝者的亲疏关系来穿着,如父母去世,应服最重一等的斩衰。斩衰用极粗的苴麻制作,衣边不缉(不缝边),对冠、首绖(dié)、衣、裳、腰絰、绞带、菅屦(jù)、杖的形制都有详细规定(图6、7)。

图6、明《孝慈录》中的斩衰 图7、《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斩衰

由于五等丧服的制作、使用过于繁琐,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得到严格执行,于是出现了一些变化,如王夫之《识小录》记载:“后世冠服,日与古异。唯朝服、祭服、公服略存古制……丧衰亦近古。斩衰之冠,以双绞草绖为武,中以一寸许大麻布从额至项缀于绖上,则是免(絻)也。两旁缀木棉球以代充耳,翦数寸布缀绖下当额,仿佛如纩延,皆通古义。衰肩有负版、削衽、侈袂,两襟皆上方下锐,腰绖以草,皆古也。期功以下皆有所谓一梁冠者,其实免(絻)耳。若以数尺布覆首,垂后至腰,谓之拖头,则野人之为,士类不闻有此。”《郡尊折节》图里的徐显卿穿的就是简化后的斩衰,可看到冠为一梁,两侧垂有木棉球,头上不绾发髻,只在脑后结辫,以示披发之意,衣袖较短,腰间扎着麻绳制成的腰絰,手中握有苴杖(图8、9)。

图8、《郡尊折节》局部之一 图9、《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斩衰

前来吊唁的王徐二公身穿白色吊服,《识小录》云:“吊服三不易,官帽、镶带、靴也。服如袍制,以白绢为之。”所谓三不易,是指官员穿吊服时,只将圆领易为白袍,乌纱帽、革带、皁靴均和常服相同,不需要更换(图10)。

图10、《郡尊折节》局部之二

第四开为《鹿鸣彻歌》。隆庆元年(1567年),三十一岁的徐显卿在父亲去世六年之后才参加应天府(南京)乡试,得中举人。明代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是南、北直隶及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由监生与生员参加,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画中徐显卿头戴大帽,身穿青黑圆领,骑着白马,意气风发(图11),应是中举之后再次前往南京的情景。明代举人、贡士、监生可戴大帽,《三才图会》云:“国初高皇幸学,见诸生班烈日中,因赐遮荫帽,此其制也,今起家科贡者则用之。”大帽外形很像西服中的礼帽,上为圆而高的帽筒,底部有一圈帽檐,下缀蓝色系带,打结后虚悬于颔下。圆领为青色或黑色,称作“青袍”,有别于生员的襕衫(蓝衫),故中举有“青袍易蓝”之说(图12)。《阅世编》中说:“其举人、贡、监、生员则俱服黑镶蓝袍(指襕衫),其后,举、贡服黑花缎袍(指圆领),监生服黑邓绢袍,皆不镶,惟生员照旧式……闻举人前辈俱带圆帽如笠而小(指大帽),亦以乌纱添里为之……举、贡而下,腰束俱蓝丝绵绦。皂靴与职官同。”唐寅曾考中解元,故明清绘制的唐伯虎画像多为头戴大帽身穿圆领的形象。

图11、《鹿鸣彻歌》局部 图12、《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大帽青袍

第五开《琼林登第》,画的是隆庆二年(1568),三十二岁的徐显卿考中进士的情景。乡试第二年,全国的举人都到京师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元”。贡士可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录取分为三甲,考中者通称进士,其中第一甲第一名称“状元”,正六品,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正七品,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正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画中徐显卿头戴进士巾,身穿蓝罗袍,在众人簇拥下前往礼部赴琼林宴(图13)。明代规定,殿试榜下之后,进士们到国子监领取进士巾袍,在传胪日穿上,上表谢恩及谒先师行释菜礼毕,更换常服,所领进士巾袍仍送国子监交收。进士巾的造型和乌纱帽相似,但顶部微平,巾后缀展翅一对,宽寸余,长五寸许,两端系有皁纱制成的垂带。礼部赐宴时,状元、进士及相关官员都要簪花,进士用翠叶绒花,上有铜牌,钑“恩荣宴”三字;状元为银质花叶,饰以翠羽,用抹金银牌,钑字相同。所穿袍为深蓝色,圆领,大袖敞口,领、袖、衣襟都用青罗缘边。腰带带鞓为青色,缀黑角带銙,垂挞尾于身后。所持笏用槐木制作(图14)。

图13、《琼林登第》局部 图14、《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进士巾袍

第六开《中秘读书》,画中是选为庶吉士的第二年,三十三岁的徐显卿在文渊阁阅读内府藏书(图15)。《明穆宗实录》:“(隆庆二年六月)选进士徐显卿、陈于陛、张一桂、沈一贯……三十人为翰林院庶吉士,命管詹事府事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殷士儋、赵贞吉管教习。”殿试结束后,进士们被分派到各部曹观政(实习政事),所穿冠服为乌纱帽、青黑色圆领袍,束乌角带,翰林院庶吉士亦然(图16)。这是因为他们刚刚入仕,排在品官之末,没有官阶、俸禄,所以只穿官员的素服。

图15、《中秘读书》局部 图16、《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素服

第七开《皇极侍班》,所附《纪遇诗》序云:“自隆庆庚午至万历丁丑,余以编修、修撰、侍读,凡遇升殿,轮侍东班,盖天颜咫尺云。”隆庆四年(1570年)三月,三十四岁的徐显卿被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后升修撰(从六品),万历五年(万历五年)八月,升为侍读(正六品)。在这期间,每遇皇极殿举行大朝,徐显卿便侍列于东班。

该图重点表现了明代的皇极殿(清代改称太和殿),锦衣卫、将军等分立于殿门内外和丹陛上下(图17),皇极殿前御路两旁摆放着品级山,文武百官分东西两班,重行序立,主人公徐显卿画在东班中,比旁人稍大,隐约可辨(图18)。《大明会典》规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降开读诏赦、进表、传制,则文武官各服朝服。其武官应直守卫者,不拘此服。”画中除身披甲胄的侍卫、将军外,其他官员都戴梁冠穿朝服,远远看去,绛衣成阵,映如云霞,冠帻交辉,灿若金星,场面极为壮观。

图17、《皇极侍班》局部之一

图18、《皇极侍班》局部之二

图19、清代的品级山(故宫博物院藏)

第九开为《司礼授书》。隆庆六年(1572年)到万历二年(1574年)、四年,徐显卿在内书堂为司礼监宦官教书(图20)。画中徐显卿戴乌纱帽,穿大红圆领,胸前缀鹭鸶方补,可知此时身份是翰林院修撰。听课的大小宦官有的戴官帽,有的梳髻,体现出年龄的不同,身上都穿青素直身,腰间悬挂牙牌。宦官的官帽用竹丝编为帽胎,蒙以真青绉纱,帽的后山为两端尖锐中间略凹的形状,与宋元武将等所戴三山帽非常相似,所以也叫做三山帽,又因后山形如钢叉,还被称作“钢叉帽(刚叉帽)”。直身与道袍相似,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但衣身两侧开衩处接有双摆在外(图中宦官背面可看到露出里色的双摆),《酌中志》记载:“直身,制与道袍相同,惟有摆在外”。内臣牙牌与官员牙牌形制不同,缀红线牌穗(图21)。

图20、《司礼授书》局部

图21、《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官帽直身

第十二开《金台捧敕》,表现了明代常朝御门(皇极门)的情景。徐显卿时年四十一岁,担任常朝时的捧敕官,图中首次出现了皇帝(明神宗)作为“配角”。少年明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黄色云龙纹云肩通袖膝襕袍,腰束玉带,坐在黄幄之中。皇帝御座之西(西陛)站立的是锦衣卫堂上官,戴乌纱帽、穿大红狮子补直身;御座之东(东陛)站立三位内阁官,都戴乌纱帽、穿本等补子圆领;内阁官身后站在金台栏杆旁的是锦衣卫大汉将军,头戴凤翅盔、身穿金锁子甲;御幄周围是司礼监官,戴官帽,穿本等补子直身或圆领(图22)。

图22、《金台捧敕》局部之一

皇帝常朝应穿常服,《大明会典》载:“(常服)袍:黄色,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金织盘龙一。”即四团龙圆领袍(图23),装饰云肩通袖膝襕纹样的衣服通常用作吉服,但明代皇帝的吉服尚未形成专门分类,很多时候可当做常服使用。锦衣卫堂上官和司礼监官穿的缀补直身(也叫直领)具有常服性质,而大红色的直身、圆领可作为吉服,所以《万历野获编》里说:“锦衣官侍朝,俱乌帽、吉服,以便拿人。”

图23、明代皇帝常服示意图

参加常朝的文武官分作两班站立在皇极门丹陛之下,领敕官员跪于御路正中,徐显卿在御前躬领承旨,自金台崇阶下来,从东(左陛)转上丹墀中道,直趋而下,准备授予领敕官。徐显卿及其他官员均穿常服(图24、25)。

明代官员常服包括:乌纱帽、圆领、束带(革带)、皁靴。乌纱帽以竹丝、漆藤丝或麻布为里,外敷黑绉纱,用铁线、黑纱制成宽阔平直的展脚(帽翅),多为方形或椭圆形(图26)。圆领以领式为名,大襟右衽,宽袖收口,胸背处各缀方形补子,图案随品级,身后腰部两侧钉有带襻一对,用来悬挂束带(图27、28)。束带又叫革带,多以皮革制成带身,外裱青绮,施五道描金线,上缀二十枚带銙,材质各从品级(图29、30)。在京官员还在束带上悬挂牙牌和印绶,牙牌是出入宫禁等重要场所的凭证(图31),牌上缀青色牌穗,印绶形如流苏,可用一绶或二绶。皁靴即黑色皮靴,粉白靴底,常称作“粉底皁靴”。常服圆领无颜色规定,由官员自己制作,所以画里的官员身穿各色圆领,补子既有彩绣(织)也有金绣(织),并不完全统一。

图24、《金台捧敕》局部之二

图25、《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一品文官常服

图26、潘允徵墓出土明代乌纱帽(上海博物馆藏)

图27、明代深青暗花罗斗牛补圆领(山东博物馆藏)

图28、明代六品文官鹭鸶补子

图29、明代金钑斗牛纹带銙

图30、常服束带带銙示意图(共二十枚:三台三枚、圆桃六枚、辅弼两枚、挞尾两枚、排方七枚)

图31、明代官员朝参牙牌

第十三开为《楚藩持节》。万历七年(1579年)四月,明神宗遣永康侯徐乔松等为正使、侍读徐显卿等为副使,持节册封荆府世子朱常泴等为荆王等王及封封丘王妃陈氏等妃。徐显卿时年四十三岁,抱病领命前往湖北。画中徐显卿随册宝亭从午门东门出来,他和随行官员都身穿朝服(图32)。此图的难得之处在于描绘了四位官员的侧面与背面,能清楚地看到明代朝服的玉佩和大绶。

图32、《楚藩持节》局部

文武官员穿朝服、祭服时,在身后佩挂大绶。大绶以织锦制成,按品级织成不同花样,并有小绶编结悬挂带环二枚:公侯驸马伯及一品用绿、黄、赤、紫四色云鹤花锦,玉环二;二品纹样与一品相同,但绶环用犀环二;三品四品用黄、绿、赤、紫四色锦鸡花锦,金环二;五品用黄、绿、赤、紫四色盘雕花锦,银镀金环二;六品七品用黄、绿、赤三色练鹊花锦,银环二;八品九品用黄、绿二色鸂鶒花锦,铜环二。大绶底部结有青色丝网并垂青丝穗(图33)。

图33、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神道石像的大绶

第十七开《经筵进讲》,表现了明神宗在文华殿举行经筵的场景。徐显卿从神宗登极初开经筵便充任展书官,历经十年才升任经筵讲官。经筵时皇帝官员皆穿吉服,图中明神宗戴乌纱翼善冠,穿黄色云龙纹云肩通袖膝襕袍,束玉带,大红带鞓(图34、35);徐显卿和其他官员都是乌纱帽、大红圆领(图36);司礼监宦官穿大红圆领、直身或云肩通袖膝襕袍(图37);大汉将军明盔甲胄,腰间佩刀,手执金瓜,于文华殿东西两侧侍卫(图38、39)。

图34、《经筵进讲》局部之一 图35、《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云肩通袖膝襕袍

图36、《经筵进讲》局部之二

图37、《经筵进讲》局部之三

图38、《经筵进讲》局部之四

图39、《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大汉将军

第二十开为《国师正席》。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吏部推四十八岁的徐显卿补国子监祭酒(从四品),十二月初二日到任。此开《纪遇诗》云:“既称太学师,高坐独正色……青槐夹桥门,冠带绕经席。”画中徐显卿身穿常服,坐在国子监彝伦堂祭酒公座上,面南,左手为司业座位,面西,其他官员分列两旁,均穿着常服(图40)。

国子监的监生们列队站立在院庭中,都头戴儒巾、身穿襕衫(图41)。《明史》记载:“帝(明太祖)以学校为国储材,而士子巾服无异胥吏,宜更易之,命逵(秦逵)制式以进。凡三易,其制始定。赐监生蓝衫、绦各一,以为天下先。明代士子衣冠,盖创自逵云。”儒巾外形呈前低后高状,巾顶部形成斜面,巾后垂有软带一对。襕衫为蓝色或青色,圆领,宽袖,衣身两侧开衩并接双摆,领、袖、衣襟侧边、底边、双摆等处都镶有深青或黑色缘边。腰部扎蓝丝绦,为两根绦带分别对折,以折端互相套连,形成一个宽松的花结,再将两根绦带的末端在身后打结固定(图42、43)。

图40、《国师正席》局部之一

图41、《国师正席》局部之二图 42、《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儒巾襕衫

图43、明代襕衫(扬州博物馆藏)

第二十一开《步祷道行》,画的是万历十三年(1585年)四月十六日,明神宗步行至天坛祈雨的场景,四十九岁的徐显卿以国子监祭酒身份与百官导驾前驱。画中明神宗身着青服(图44、45),文武官员皆穿素服(图46)。青服又称青袍,即深青色圆领,素而无纹,不饰团龙补子等,皇帝在帝后忌辰、丧礼期间或谒陵、祭祀等场合穿着。素服也叫青素服、青衣,亦为深青色或黑色圆领,不缀补,文武官员在帝后忌辰、丧礼期间以及灾异修省时穿着。

图44、《步祷道行》局部之一 图45、《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青服

图46、《步祷道行》局部之二

图中还有沿途护卫的锦衣卫校尉,都戴帽儿盔,穿紫花布长身大甲(图47、48)。紫花布用紫木棉织成,色似赭黄但较为浅淡,因赭黄是御用色,故一度不许民间使用紫花布,如正德十六年,曾严禁军民穿紫花罩甲。

图47、《步祷道行》局部之三

图48、《Q版大明衣冠图志》之紫花布甲

第二十六开《幽陇沾恩》,是现存《徐显卿宦迹图》的最后一幅,画面内容为万历十五年(1587年)二月,《大明会典》编纂完成,负责修书的官员获得皇帝升赏。时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徐显卿(五十一岁)以会典副总裁官加恩,升俸一级,并得以追赠祖父、父亲和祖母、母亲。徐显卿祖父徐庭兰和父亲徐骐俱赠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祖母和母亲都赠为太淑人。画中正是徐显卿在皇极门领取诰命后的情景,徐头戴梁冠,身穿朝服,手中持笏,怀捧数道诰命,正步向午门(图49),身后另两位获赏官员也穿着朝服,跪在地上接受诰命,承制官及其他官员均着常服(图50)。

图49、《幽陇沾恩》局部之一

图50、《幽陇沾恩》局部之二

明代朝服梁冠即进贤冠,源于古代缁布冠,秦汉时为儒者所戴,后成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