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常识|56个民族服饰——布朗族服饰!
布朗族
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布朗族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
布朗族服饰历史
唐宋时期,布朗族就有编织、纺织,染色工艺水平也较高。明清以后,布朗族男女皆束发为髻。妇女着花短衫,下身着黑色长裙;小腿扎数道藤蔑条制成的黑藤圈;头戴篾帽,双耳戴大银环或铜圈,手戴铜镯,用蓝色或绿色的珠串套在脖子上,而项链则挂满五色烧珠与海贝,长达脐部。临沧一带布朗族男装简陋,衣衫仅两块布缝合而成,衣无襟无袖,两臂裸露于外。
现代布朗族的服饰,其形式基本相同,但也略有一些差异。临沧、思茅地区布朗人的服饰,男子穿黑色大面襟短上衣,下穿肥大长裤,头缠青色或黑色包头,有的还戴手镯,赤足。妇女头缠一丈多长的青布包头。施甸县妇女还把包头折叠成三角形,接近额头处系着用线串成的各色玻璃珠,上身穿蓝布高领大襟上衣,领边绣以花纹,左襟镶有三条各色花纹,袖口用红、黑、绿色布条镶边,上衣外还套一件对襟短褂,钉上十五对或二十对布扭扣。妇女下身穿著统裙,腰间拴腰带,小腿上缠护腿布,戴银环和银手镯,牙齿染成黑色,赤中。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男子,上身穿黑色或青色圆领长袖对襟短衫,用布扭扣于胸前;下身著黑色宽裆裤;头缠白、黑色或青色包头巾;普遍还有文身的习俗;下穿黑色统裙,裙上部织有红、白、黑三色线条,也有的年轻姑娘穿著白、红、绿等色上衣;小腿缠白色护腿布;头黑色、青色包头巾,耳戴银耳环,下垂至肩,手戴银手镯;年轻妇女喜欢佩戴各色玻璃珠,牙齿染成黑色,以黑为美。
布朗族服饰特点
布朗族穿着简朴,男女皆喜欢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似,上穿紧身短衣,头顶挽髻,用头巾缠头,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姑娘爱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
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宽大长裤和对襟无领上衣缠头巾。成年男子喜爱纹身。无论男女都喜欢饮酒、染齿、吸烟。布朗族有一独特的风俗“染齿”。他们认为只有染黑的牙齿才最坚固、最美观。经过染齿的男女青年才有权谈恋爱。布朗族男子有文身的习俗,四肢、胸部、腹部皆刺以各种几何图形和飞禽走兽,然后涂上碳灰和蛇胆汁,使其不消失。
布朗族穿着简朴,姑娘爱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女子上着左右两祚斜襟窄袖黑色小褂,小褂为圆领、紧腰、宽摆,短及臀部,在左肋下拴线打结,已婚妇女用黑色布料,未婚姑娘喜浅蓝色或白色。里衫为无袖贴身夹衫,下穿两条筒裙,内裙为白色,外裙有两色,臀部以上为红色横条,腿下为绿色或黑色,用布条或花边镶饰。未婚妇女用黑或蓝布包头;已婚妇女梳发髻,插银簪,顶端镶3颗棱形玻璃珠,下系银链,缠包头。妇女戴银耳环、项圈、手镯等饰品。
布朗族男、女性服饰
女性服饰
由于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在布朗族年轻一代中,有不少人改穿汉装、傣装等。但传统民族服装仍独具特色。
女性服饰因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青年女子穿着艳丽。上身内穿镶花边小背心,对襟排满花条,用不同的色布拼成,有的还在边上缀满细小的五彩金属圆片,亮光闪闪。背心外穿窄袖短衫,一般用净色鲜艳布料做成,左右大衽,斜襟,无领,镶花边,紧腰宽摆,腋下系带,打结后下面的衣摆自然提起,成波浪状。下穿自织的筒裙,长及脚背,内裙为白色,比外裙略长,露出一道花边。外裙的上面三分之二是红色织锦,下面三分之一由黑色或绿色布料拼缝而成,裙边用多条花边和彩色布条镶饰。用一条方块银带或多条银链系裙。脚穿凉鞋或皮鞋。留长发,挽髻,上缀彩色绒球并插很多色彩艳丽的鲜花,已婚妇女一般是彩色围巾包头,包头两端抽成须穗状,坠在头的左右两侧。戴银钏,少则十几圈,多则几十圈。富裕人家的女子还戴银镯或玉镯。中老年女性包黑色包头,穿黑色上衣,下着镶黑色或蓝色脚边的织锦筒裙。衣服上装饰较少。
男性服饰
男子服饰较简单,一般上着青色或黑色的圆领长袖对襟衣,口袋内贴,下着宽裆裤,多为深色。喜戴白色、黑色或粉红色毛巾包头,有纹身的习俗,纹的主要是各种图案和经文咒语等。
布朗族服饰文化特色
织布和染色在布朗族服饰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布朗族染色具有悠久的历史,他们独特的染色技术在我国民族染织业中独树一帜。布朗族不仅能用蓝靛染布;而且懂得用“梅树”的皮熬成红汁染成红色,用“黄花”的根,经石碓舂碎,用水泡数日得黄汁染成黄色等,其色彩具有大自然之风韵,耐洗不褪。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布朗族馆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
过去,其他民族对布朗族的称呼也各不相同:双江傣族称之为“腊”,拉祜族称之为“卡帕”、“卡普”,西双版纳傣族称之为“闷”,哈尼族称之为“阿博”或“阿别”,当地汉族及彝族称之为“蒲满”或“濮曼”等。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布朗族”。
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
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是荣程集团文化板块为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民族非遗保护所搭建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共享的平台。其紧扣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四大核心要素,围绕生命、生活、生态、生产四项人类核心诉求进行场景设置,全景式输出中华民族非遗文化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方式。
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根据各民族独特风俗分为56个民族非遗手工艺场景展示馆,每个空间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各民族生产生活场景,既是民族自然生态的呈现,也是56个民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