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仅剩的这两座清式戏楼,惊艳了时光,值得一看
据威海相关史志记载,在威海卫城区、郊区的寺庙前都建有戏楼,建筑风格上稍有差别但大致相同,戏楼总数近二十座。 目前,除刘公岛的龙王庙和水师学堂两座戏楼保护完好之外,威海境内其他清式戏楼都消失了。刘公岛上戏楼的幸存得益于多年来一直在军事禁区之内,才使后人能看到这些戏楼的原始风貌。
龙王庙戏楼
龙王庙戏楼前台宽5.8米,深5.6米,台面几成正方形,规模并不大,却显得很精致。檐下斗拱彩绘,檐上吻兽林立,一人多高的台基上,四支石柱支撑着歇山挑檐顶,柱上雕刻抱柱楹联,顶阁精描细画有神话传说故事、花卉图案等内容。后台建筑则为硬山砖石结构,前檐与戏台顶阁勾连搭接,室内可做演员的化妆室,也可为伴奏乐队使用,通常称为后台。
檐下斗拱制作精妙
精雕细琢的戏楼木作窗棂
戏楼建筑的“匾额”和“楹联”增加了戏楼的文化内涵,也给建筑外观增色不少。龙王庙这座戏楼没有匾额,楣板上刻有“寰海镜清”字样。柱上阳刻楹联一幅,上联“龙袍乌纱帽如花石斑斓辉光照耀玉皇阁”,下联“奏响管弦声似波涛汹涌音韵传闻望海楼”。虽只有两行文字,却意义非凡,韵仄无穷,包含着浓厚的地域情怀。
刻有“寰海镜清”字样的楣板
龙王庙戏楼的石柱是六棱形的,柱础敦实厚重。在修建戏楼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工序要算是四只戏台立柱,其他建筑部分都是白天建,唯独四支柱子是晚上带黑施工,这似乎给人带来一丝神秘。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这是建戏楼的技术,不便于被人知道,所以都是晚上偷偷进行;也有人说立柱子是比较大的工程,重量也很大,白天施工有看热闹的,容易出危险,因而都是等到夜至人散才开始掌灯施工。
水师学堂戏楼
在刘公岛水师学堂内,也有一座清代戏楼,从体量上看,水师学堂戏楼比龙王庙戏楼要小很多,但同样气宇轩昂。歇山楼顶飞檐翘角,吻兽林立,戏台红漆四柱。阁内雕梁画栋,彩绘有牡丹花卉、梅兰竹菊、事事如意、亭台楼阁等内容,俨然一处五彩小天地。戏台部分高1米有余,后室面积不足10平方米,墙上绘有壁画,通常戏班子演员在后室化妆或休息,门外围坐着负责吹拉弹敲的乐队,戏台大部分空间则为演员的演出活动之地。
檐下斗拱制作精巧,彩绘繁琐雅致
花格门窗,将戏楼分为前台后室,乐队一般依墙而坐
与龙王庙戏楼相比,在建筑装饰风格上也略有不同,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后室山墙的墙面装饰上。该戏楼的东西山墙装饰并不对称,西墙面是方形白墙饰面,而东墙面则由青砖砌出拱圈门形墙面,属于中西合璧的装饰风格。
顶部的圆形装饰也不同:一侧为缠枝花卉纹,一侧则是双龙抢珠纹饰,均以水泥雕涂,显出质朴粗犷的风格,与精美的屋顶彩绘相辅相成,和戏楼屋脊上瓦兽相映成趣。加上青砖石料搭配垒砌,从而使戏台后室山墙形制有序,增加了戏楼建筑的完整性和艺术感染力。
山墙上装饰纹样为“双龙抢珠”和“缠枝花卉”
拱圈门造型在刘公岛各炮台很常见,因为这些炮台是北洋海军洋员德国人汉纳根主持监制,建筑风格均有西方建筑元素,而小戏楼上的装饰门,也给戏楼增添了中西合璧的韵味。
欧式风格的拱圈门形装饰墙面
清道光年间,京剧传入威海卫,并一直活跃在民间,被称为“大戏”,备受青睐。每逢山会、庙会和重大传统节日时,各地方都会举行戏剧演出。后来,威海卫逐步有了戏院,并且成为正规经营的盈利项目,既有本地演出,也从外地请些有名气的演员。此时“帘外班”、戏院同时演出。直到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威海,社会一度动荡,人民生活极度困难,“帘外班”也随之解体。到解放前夕,戏剧演出几乎停顿,民间的戏楼也就闲置不用了。戏楼由于日久失修,逐渐破败,有的在以后的运动当中作为旧物被毁。
在历史长河中,那些动人心弦、曲尽其妙的戏曲杂剧,曾经是如此喜闻乐见,戏楼这种既独特又具有广泛性的建筑,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成为威海建筑历史中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建筑。
来源:爱来刘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