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为什么能成为“网红”?上海的红色文化场馆,有机会吗?
北京故宫
近几年成了妥妥的“网红”
但是上海的红色文化场馆
却还没变成年轻人喜欢的样子
对此,代表委员提了些建议
“对00后来说,好玩比好用更重要。”昨天上午举行的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城市精神品格”专题会议上,臧熹委员提出问题:上海红色资源丰富,如何吸引青少年自觉自愿地走进红色资源场馆?
“当代青少年,自我感、表达欲极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渴望,对过于传统和陈旧的方式接纳度越来越低。网上有人说‘这世界最没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对年轻人掏心掏肺地讲事情’。” 臧熹坦言上海红色场馆离年轻人有点远:大部分场馆的官网、微信公众号,内容多为工作动态和场馆服务,而青少年集聚的短视频客户端、B站等平台,鲜有涉及。
此外,红色资源场馆展陈方式较为传统,体验感不强。“内容要活化,不是简单的把网站上的东西平移到互联网上。”他建议,不要简单将场馆介绍迁移到网络,而是要做内容再开发,更多从故事和人物入手、从青少年心理入手,将内容形象化、趣味化,将形式多样化、创新化,把正面传播做得好看耐看。另一方面,依托移动互联技术手段,拓展展陈维度,利用VR、AR等手段,让展示更为鲜活:“要把年轻人的情感从故事中激发出来。”
金江波委员调研发现,上海城市的红色文化数字内容转换率不够高。“红色故事的数字场景应用率偏少,开发手段单一,展示与传播形式偏向静态,过于传统,不符合当下年轻人与小朋友体验与阅读习惯,数字红色文创、文旅、电玩等产品更是比较匮乏。”
李培红委员表示,年轻人对城市历史文化十分有兴趣,网上出现了不少“野生讲师”,通过网络召集城市历史爱好者,但讲的内容有些荒诞不经、博人眼球。她建议结合“建筑可阅读”服务,加强讲解队伍打造,通过组建由专家、学者、导游、讲解员、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探索网上预约讲解服务,并在网上平台公布这些讲解人员的信息。
如何吸引年轻人走进上海的红色文化场馆?
欢迎留言!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