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茅奖作家周大新、梁晓声新年出新作,从不同角度书写女性成长

2021-01-23

2021刚开年,茅奖作家周大新、梁晓声就分别推出了长篇小说《洛城花落》和《我和我的命》,两部新作从不同角度关注女性成长的话题,前者直面爱的难题,为读者提供“理性婚姻指南”;后者则写出了80后一代女性勇敢承担起家庭及社会责任的故事。

周大新以婚姻故事为长篇小说“封笔”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周大新一直是勤奋诚恳的作家。他喜欢历史,更关注现实;他书写家乡,更书写时代。尤其是从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湖光山色》开始,他以每三年一部长篇的节奏,扎扎实实地完成了一个矢志于“时代书记官”身份的作家的使命和责任。

到这部最新出版的《洛城花落》,周大新恰好完成了十部长篇小说,他也选择用这部作品为自己长达四十年的长篇小说写作历程“封笔”。在新作中,周大新选择了世间最普通也最复杂的“婚姻”作为故事载体,将时代、现实与人的复杂关系包裹进来,用“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来呈现生活的光怪陆离。

《洛城花落》写的是中国版“婚姻故事”,周大新用“拟纪实”的手法,从一个媒人的角度,用四次离婚庭审的忠实记录,讲述一段婚姻故事中的风花雪月和一地鸡毛。男女主人公一个来自山东,一个来自河南,均毕业于985院校,通过相亲,二人在北京相爱,奉子结婚。工作压力、买房压力、孩子教育、老人赡养……婚姻所有需要面对的问题,一下子冲到两个人面前。

跟其他小说不同,这一次周大新关注的焦点是:考验婚姻的,从来不是现实困难本身,因为两个人的感情出了问题,现实雪上加霜。在“审判婚姻”的外表下,他想要探究原生家庭带给人的情感能力,探究在智商、情商、财商之外的“婚商”问题。

借着两个人的婚姻,周大新也把笔墨延伸到女性成长和男女平等问题。他写到了古代女子因想要丈夫忠诚而离婚,被家族祠堂阻拦;写到民国期间女人被家暴想要离婚的艰难;同时也在思考婚姻制度在中国所承载的宗法、文化的复杂性,以及法律在多大程度上为妇女独立、妇女有选择的权利保驾护航。

评论家李敬泽认为,《洛城花落》让人想到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是一部中国人的情感教育小说。而周大新用这部新书,为读者书写了一部“理性婚姻指南”,更书写了“爱的幸福提示”。

梁晓声茅奖后首部新长篇聚焦80后女性

在大部头的《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之后,作家梁晓声近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新书《我和我的命》,也堪称《人世间》2.0版。在这部二十几万字的“小体量”长篇小说中,他超浓缩地写世道人心,写活着艰难,更写生命可贵、人间温暖。

小说的主人公是80后,出生在贵州山区,因是女孩儿被父母遗弃,不料却因祸得福,从农家到了知识分子家庭。与此同时,原生家庭的亲情绑架从未停止,生活在底层的亲人对她提出各种要求,她固然也愤怒无奈,但却总是不能袖手旁观,血缘带来的责任让她把自己变成了“责任天使”。

年轻人也与父辈一样,能够承担家庭的责任、自我成长的责任,乃至社会的责任。这是这部小说最大的发现,也是梁晓声多年关注中国社会变迁和青年成长的最新体会。通过主人公和她的好朋友李娟,他写出了有责任感的女性的成长。她们自尊自强,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同时,也相信勤劳、善良、正直的力量。当生活一再想要扭曲她们的时候,她们都展现出了女性尊严的力量。

在这本书里,梁晓声还通过主人公之口,表达了对社会、命运和“活着”的看法,充满真知灼见。小说中说,人有“三命”:一是父母给的,原生家庭给的,叫“天命”;二是由自己生活经历决定的,叫“实命”;三是文化给的,叫“自修命”。梁晓声在小说中写出了命运之不可违拗的决定作用,也写出了人的奋斗和自修自悟能够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

作为高校教师,梁晓声熟悉年轻人的思想动态,熟悉80后一代作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享受的一切便利和付出的各种代价。所以,他也想通过这样一部小说与年轻人沟通和探讨:女性的成长代价是什么?每个人的成长代价是什么?

敏锐的问题意识、探究本质的思考精神和一直面对年青一代的读者意识,是梁晓声所有写作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的特点。在这部新作中,他发现年青一代的闪光点,更希望看到他们肩负起中国的未来。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俐

编辑 关一文

流程编辑 刘伟利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