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苏轼淌下一滴最柔软的泪水,化成了《江城子》

2021-01-19

一直以来,我们看见的苏轼都是带着几分豁达、乐观的豪情的。他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无比豪迈,我们常以为,他应该是个永远这样豁达的文人。

然而,在这首江城子中,苏子用上了“凄凉”“断肠”“泪千行”等表达深刻悲恸的词。这里的苏轼,不再是那个超然物外的诗人才子了,而仅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丈夫,一个亡妻十载、思妻至深的丈夫。

这首《江城子》,是这个豪情万丈的男人,最柔软的泪水。

01

孤坟的悲壮

苏轼的“坟”,是“千里孤坟”。千里,是多么广阔的地域啊。而“千里”与“孤”的对比,是“无限”和“一”的对比,这种在空间和数量上的极致的反差,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千里孤坟”所表达的情感,已经远远超出了哀愁的层次,是比“悲凉”还要更陈厚的“悲壮”。

诗歌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虚幻和现实的交汇,融合,碰撞,更在于诗歌背后那些洞彻心扉的故事。

冯唐在诗中写道:“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时光倒流回古代,恩爱十一年丧妻,如此来看苏子是不幸的,因为他失去的是初爱,亦是挚爱。但在某种角度来看,他亦是“幸运的”,因为对于冯唐诗中所写的“可遇而不可求”,他遇过,爱过,热烈过,甚至因为失爱而痛过,肠断过。

若没有这一次彻头彻尾的悲壮,苏子的灵魂不可能变得更加完整。如今的我们,亦通过“千里孤坟”这寥寥几字去感知苏子多面而立体的灵魂和人生,从而听到灵魂交流叩响的铉音。虽然未曾亲历,却依然可感到其中的洞彻心扉。

02

梦里的重逢

苏轼的梦境并不是与现实超脱太远的完美梦境,反而是妻子在世时的日常景象。对于苏轼而言,有妻子陪伴在身旁,哪怕是最为寻常的梳妆小事,都是幸福无比的。苏轼的思念,是沉淀在日常生活一点一滴中的思念,更为浓郁,更为沉雅。

“小轩窗”这一句体现了“女为知己者容”的情景,虽然没有对王氏容貌的直接描写,但是我们能感受到,倚窗对镜的女子想要把最美好的面容展示给夫君。而 “正”字也表现了苏轼注释妻子梳妆的凝视状态,少年夫妻间的恩爱可见一斑。

少女正整理着鬓发,倚着窗,一回头,却见是一风尘仆仆的老者,似曾相识。过往奔涌而来,历历在目。久别十年是时空终于在此刻交会,刹那间百感交集却不知从何谈起。诗人也只能远远地看着,大概是怕梦醒之后,只能想到“千里外的孤坟”。

03

无言的泪水

苏轼对亡妻之情的表达,是欲言又止的,言而不尽的,也正因此,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苏轼在与梦境中的妻子相见时,是没有一句言语的,只有一个动作“顾”。这种“顾”,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留恋。这里的“泪千行”,是一个豪迈才子对自己女人的无限柔情。苏轼在无言中道尽了一切,一切又尽在无言中……

失去之所以痛,是因为拥有时太美好。这里,苏子用“不思量、自难忘”来形容他的思念。这是一种融入血脉,刻进骨髓的思念。无时无刻,时时刻刻。因而,无需刻意记起,本就难以抹去。

这种恒久的思念以一种潜流的方式无声地浸润了苏子现世的生活。俗语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苏子梦忆爱妻时,两人彼此相顾,往事历历在目——是阴阳相隔的苦楚,是长久思念的宽慰,是终于谋面的狂喜(哪怕是在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让人不忍想起柳词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刻的哽咽,咽下的是无尽的赏心悦事的过往,咽不下的是无穷的涓涓泪水的思念。

其实,人生若得此一人值得这样思念,也是幸事。

在这首江城子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般亘古的宏伟雄壮,而是“明月夜,短松冈”般亘古的孤寂与悲思。几乎苏子的每一句诗,都有穿透时空的力量。

这样一个男人的柔情万种,早已在千年的茫茫中被积淀、沉酿成一颗晶莹的柔软的泪水,让人“不思量,自难忘。”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