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常明:“十兄弟”故事与明清小说比义

2021-01-12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十兄弟”故事最早见于明代屠本畯《憨子杂俎》:

《憨子杂俎》

古者,兄弟七人,皆绝技,日健大一,硬颈二,长脚三,远听四,烂鼻五,宽皮六,油炒七。健大看得须弥山可列家门屏幛,担却归。上帝怒,敕丰隆翳追之,并获硬颈二。以斧斫其颈,斧数易,而颈无恙。长脚三距海一万八千里,一日夜抵家报信。远听四早闻,偕烂鼻五赴难。西海龙王遣数千将敌之。五以鼻涕向下一掴,尽糊其将之眼。于是龙王亲征,获第六,直扯横拽而皮不窘。获第七,叉入油气铛,炒七日七夜而体不焦。七人者终无成,老于牖下[1]。

在流传的过程中,七兄弟也会被演绎成三兄弟、四兄弟、五兄弟、六兄弟、八兄弟、九兄弟、十兄弟等,而以“十兄弟”的故事流传最广,故民俗学专家多称其为“十兄弟”故事。

故事中的“上帝”有时会表述为秦始皇,有时会表述为财主、县官或是土皇帝,“龙王”则被表述为财主的手下或是皇帝的士兵等。

直接表述为龙王的除了《憨子杂俎》外,仅有《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那吒故事。同时故事中的“斧数易,而颈无恙”、“入油气铛,炒七日七夜而体不焦”,与《西游记》车迟国斗法一事极为相近;“长脚三距海一万八千里,一日夜抵家报信”则近似于《西游记》中的筋斗云。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关哪吒的记载

《憨子杂俎》成书于万历年间,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及《西游记》成书时间相近,未知是否相互影响。

今日整理此故事较早的当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58年3月出版的《十兄弟》连环画,金江撰文,郑家声绘画。该故事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写老渔夫夫妻得到宝珠,又可分为两个故事类型:

一是得到能够许愿成真的宝物的故事,这个故事类型不像汉族固有的,因为汉文化重视天志,一般勤苦且有品行的人会得到上天的帮助,如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以及郭巨埋儿的故事,这类故事通常不会借助某个特定的灵异之物。

二是国王(或势族)夺宝的故事,如果仅从夺宝者的身份来看,这个故事亦不会来源于汉文化,因为在汉文化中国王或皇帝亲自到民人家中参与夺宝的可能性不高,但不能排除此故事脱胎于汉文化并由少数民族加工的可能,汉文化中可以代替国王的是权贵或乡绅,类似的故事有《一捧雪》、《庆顶珠》等。

第二个部分写十兄弟出世,可分为四个故事类型:

京剧《汾河湾》剧照

一是丈夫离开后妻子生育的故事,如《汾河湾》中柳迎春在薛仁贵离家后生下薛丁山。

二是卵生英雄主题,民间传说中此类故事不在少数,具体又可分为卵生英雄(如蛋娃、黑马张三哥等)和物生英雄(如冬瓜儿、核桃格格等),在文献中,《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殷郊即为卵生太岁,《封神演义》在创作时也借鉴了这一情节以塑造哪吒。

三是异形英雄主题,民间故事中常见只有一头的怪异英雄(如只有头的阿銮)或只有拇指大小的善良英雄(如豆囝)等。这种故事所涵盖的社会心理最为广泛:

(一)就道德层面而言,即是对残疾人的恻隐之心,一个习见的社会心理是认为瞽者能够见常人所未见,知晓天机;

(二)就哲学层面而言,《庄子·大宗师》言“畸于人而侔于天”,故其书中常设计超脱世界的畸形人物,如《达生》篇的承蜩老人;

(三)就宗教方面而言,仙是基于人的异化,人们对于神的塑造即对能超脱自然的人的塑造,故五百罗汉造像中一般有长手、长脚的罗汉,根据一般的解释,长手即为揽月,长脚即为跨海,所谓千里眼、顺风耳及飞天亦为此类,《封神演义》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即为高明、高觉,能入地者为土行孙,火鼻仿佛《封神演义》中的郑伦,阔嘴则像《封神演义》种的陈奇,及《封神演义》中闻仲三眼、杨任眼眶生手、手中生眼及殷郊三头六臂、哪吒三头八臂等,总不能出此范畴。

老二酉堂刊本《三侠五义》

(四)就社会心理而言,人们对于一般英雄的想象也包含对常人超越的期许,这与宗教方面的立场有承接的作用,最典型的莫过于《三侠五义》中的五鼠故事,在明刻本《五鼠闹东京包公收妖传》中五鼠尚是妖邪的状态,但到了蒙古王府藏说唱本《三侠五义》中就变成了人形的侠客,但今日流行本《三侠五义》中称五鼠的绰号为“钻天鼠”、“彻地鼠”、“翻山鼠”、“翻江鼠”等,亦能看出对侠客超越常人的期许。

四是十人兄弟主题,出“十兄弟”故事外,十个兄弟的故事仅有《金瓶梅》中“西门庆热结十弟兄”,

如果以《金瓶梅》的故事和“十兄弟”的故事相对应,应伯爵谐音“应白嚼”,就是阔嘴巴;常峙节谐音“常时借”,就是长手;云理守谐音“云里手”,就是飞天;白赉光在词话本中写作“白来创”,谐音“白来闯”,就是铜头铁臂;吴典恩谐音“无点恩”,就是厚脸皮;孙天化外号“孙寡嘴”,能说家长里短,就是千里眼、顺风耳了。

不过我们无法判断“十兄弟”的故事与《金瓶梅》的发生次第,亦不敢贸然乱作结论,只是二者略有相似处,故聊记于此。

戴敦邦绘《西门庆热结十弟兄》

另需说明的是,尽管金江撰文本称老渔夫的妻子吞食宝珠剩下十兄弟一说影响甚大,但并非十兄弟出身的唯一解释。其它整理的版本或称其为母亲吞食枣子所生[2],或称其为母亲捡来的石头被母鸡孵化而成[3],或称其为上天仙童转世[4]等。

此外有一种说法是十兄弟出身于坟墓当中。中国动画《葫芦兄弟》即来源于民间故事“十兄弟”,杨玉良作为主笔将之改编为剧本《七兄弟》,而以葫芦娃的造型设计则是胡进庆初稿、吴云初修改过的[5]。

通过吉林卫视《家事》栏目对胡进庆及编剧姚忠礼等人的采访可知,在他们所了解的“十兄弟”故事中,十兄弟出身于坟墓[6],这一点与《封神演义》中雷震子的出身十分相似。《封神演义》第十回写雷震子出世:

众人正寻之间,只听得古墓旁好像一孩子哭泣声音。众人向前一看,果是个孩子,众人曰:“想此古墓,焉得有孩子?必然古怪,想是将星,就将这孩儿孢来,献与千岁看何如?”众人果将这孩儿抱来递与文王。

而在更早的元代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中则直接写道:

建安虞氏刊本《武王伐纣平话》

姬昌见古墓自摧,佇目视之,见一女子尸形,宛然如生;却被大雷震破女子之腹,内有一孩儿啼。姬昌令人入墓中取出孩儿来也。左右入墓抱出。诸人不晓,唯有姬昌会之。

这与中国民间故事中另一种故事类型——鬼母故事十分吻合。此种故事最早可追溯宋代《太平广记》卷三百二十一引南朝刘义庆《幽明录》的《胡馥之》一则,而洪迈《夷坚志·丁志》卷二《宣城死妇》则已经有了棺中生儿的记载。

至于尸体崇拜,汉族可以推溯到《庄子·外篇·至乐》中道见骷髅的故事,国外可推至公元三世纪印度的《僵尸鬼故事二十五则》,中国少数民族的故事则可以追溯到托名班贡帕巴·鲁珠所著《尸语故事》,时间约在公元前一世纪[7]。

前者或被视为藏传佛教的密教圣典[8],后者则官方流传于藏地,并以口述故事的方式广泛流布于民间。加之元代帝师八思巴即出身藏传佛教,更能加剧故事的传播,所以尸体元素被汉民族吸收进当时平话亦是渊源有自。

第三个部分是写氏兄弟的日常生活。在金江整理的故事中,这个部分最为突兀。因为前文已经说过“这十个孩子见风就长,一会儿都长得和大人一样高”,而且生下来天赋异能,在出生的时候已经具备了救父的条件,原不需要时间差。

何况父亲多在狱中一日,委屈和危险便多一日,十个少年平日与母亲相依为命而不救助父亲,于情于理皆不相宜。

金江编《十兄弟》

但在这个故事的四个部分中,只有本部分与下一部分的智斗皇帝的情节与《憨子杂俎》的记载相同,而在本故事的其它版本中,也是围绕第三、第四两部分展开的,即与《憨子杂俎》的内容相同,而其突兀的关键则在于“救父”这一情节上。

事实上,在其它版本的故事中,国王或皇帝或因十兄弟怪异、有本事而捉拿十人[9],或因其不经意的冒犯而得罪国王或皇帝[10]。

而最为人广泛接受的一个版本来源于郑明进绘图、沙永玲撰文的《十兄弟》[11]故事,该故事仅有两个部分,上部分写十兄弟生活的日常,下部分写与国王斗法,斗法之理由则是十兄弟偶然看到为国王修城墙的劳工饥劳辛苦而心生恻隐,相对而言要通顺许多。

而在另外的整理本中,则干脆将这个强迫民众修墙的国王定位为秦始皇[12],而第十个兄弟哭塌长城的故事[13]也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十分类似。而在众多的整理本中,“救父”这一情节为金江整理本所特有,或许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洪汛涛著《十兄弟》

毛泽东在当年2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即主张为秦始皇翻案[14],同年5月在八届二次会议上,甚至称赞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专家”[15]。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势必不会否定秦始皇或使故事具有影射秦始皇的嫌疑,故做此改动。

而“救父”这一故事类型也为中国所固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即有缇萦救父的故事,敦煌文献中亦有《目连救母变文》,而《封神演义》中几乎除哪吒、杨戬少数英雄之外,几乎所有的主要英雄都曾有过“救父”经历,如金吒、木吒救李靖免于哪吒所杀,黄天化下山救黄飞虎,殷洪、殷郊助商阻周等。

但唯独雷震子的故事与十兄弟故事共同具有三个特性:一、与父亲没有血缘关系,二、未曾经历过父亲的养育之恩,三、与父亲之间互不知道彼此的面貌。不过,两位作者均未对此做出任何说明,我们既无从判断该故事是否经过作者改动,也不知道作者在改动时是否按照另一些民间传说对十兄弟故事进行修正,只好聊为存疑,姑志于此。

第四个部分即智斗皇帝,又可以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兄弟各显异能,于宫廷斗法,这个部分也是从《憨子杂俎》中延续下来的;第二个部分为兄弟团结,共同救父。

《资治通鉴》

“团结”是中国少数民族传说中习见的主题,并通常以一根箭与十根(或数十根)的坚韧程度相对比,此种故事最早可见于《资治通鉴·宋纪二》:

阿柴又命诸子各献一箭,取一箭授其弟慕利延使折之,慕利延折之;又取十九箭使折之,慕利延不能折。阿柴乃谕之曰:“汝曹知之乎?孤则易折,众则难摧。汝曹当戮力一心,然后可以保国宁家。”言终而卒。

类似的故事也见于蒙古族,《新元史·太祖本纪》记载:“阿兰豁阿尝束箭五枝,谓其诸子曰:‘汝兄弟五人,犹五枝箭,分则易折,若合为一束,谁能折之?汝五人一心,则坚强无敌矣!’其后,宣懿皇后犹引此方以教太祖云。”

各民族均以此故事附会其先祖,可见团结精神在各民族中的影响力,而在另一个版本的《十兄弟》故事中,十兄弟的父亲很早就得了重病,奄奄一息的时候,把十个儿子叫到跟前,拿出十根筷子放在一起,让十兄弟折断,十兄弟做不到,但在把十根筷子分开的时候,很容易就被折断了。老父亲说:“等我死了,你们弟兄十个要团结一致,就像十根筷子在一起一样,谁也欺负不了你们。”[16]

将传统故事中的“箭”改为“筷子”,更符合老父亲和十兄弟的身份,同时也符合谚语:“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坚如铁”。

汛涛著《十兄弟》

而第二个部分又可以具体分成两个情节:

第一是十兄弟击毁城墙,这是唯一能与沙永玲撰文的版本相契合的地方,《封神演义》中雷震子救文王时对前来追击的殷破败和雷开说道:“待我把这山嘴打一棍你看。”“一声响亮,山嘴塌下一半”,与击毁城墙异曲同工。

第二是将皇帝扔在水里,此种情节不见于中国的神魔故事,却屡见于英雄传奇,以《水浒传》为例,就有水中捉何涛、黄文炳、刘梦龙、牛邦喜、高俅等,就整理者撰文时的背景来看,每将英雄传奇解读为阶级斗争乃至于农民革命,早在1939年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就指出宋朝的宋江和方腊“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17],故这个情节不排除亦是满足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做出的改动。

然而仅就本故事的情节来看,老人因在水中打鱼得到宝珠而得子,国王因夺珠与十兄弟树敌而落入水中,以水开始、以水结束,不能不说是逻辑严谨之作。

经过通篇考察,我们发现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十兄弟”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学作品颇有相似之处,而与“十兄弟”故事最为接近的当属《封神演义》中雷震子的故事。

京剧雷震子脸谱

上文已指出雷震子的故事与十兄弟有如下相同之处:一、出身坟墓,二、与父亲没有血缘关系且未受父亲养育之恩,三、救父亲于危难之中,四、都曾击毁城墙或山嘴。

除此之外,两个故事均具有异形儿童的色彩,“十兄弟”故事是异形儿童故事类型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主要包含两种特点:第一是出生怪异,第二是形体怪异。

《封神演义》中的异形不在少数,然而能称为“异形儿童”的则只有雷震子,其获得异形即身负风雷双翅时仅有七岁,而根据笔者前文考证《封神演义故事年表》,哪吒现三头八臂时已有二十四岁,殷郊现三头六臂时已有三十岁,均不能以“儿童”目之。

沙永玲编著《十兄弟》

能够看出雷震子的故事与十兄弟的故事确有相似之处,至于二者是否确有影响或怎样影响,限于资料的缺憾,就非本文能遽为结论的了。

参考文献

[1]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红.傣泰民族民间故事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

上下滑动查看注释

注释

[1]郑振铎主编:《世界文库》第7卷,生活书店,1935年11月版,第2885页

[2]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上海松江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7月版,第190页

[3]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宁波象山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8月版,第316页

[4]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上海虹口卷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7月版,第374页

[5]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1)沪二中民五(知)终字第62号》,详见陈立斌主编《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新发展第1辑》,2013年版,第175—183页

[6]吉林卫视《家事》2015年9月7日《中国动画的辉煌之路》

[7]相关断代见马学良、恰白·次旦平措主编:《藏族文学史》上修订再版,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97页

[8]陈岗龙、色音:《蒙藏〈尸语故事〉比较研究》,见《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

[9]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南阳新野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7月版,第197页;同时也见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上海青浦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7月版,第267页

[10]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上海松江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7月版,第190页;同时也见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宁波象山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8月版,第316页

[11]郑明进绘图、沙永玲编著:《十兄弟》,郑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12]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山东枣庄峄城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8月版,第145页;同时还见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浙江宁波鄞州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8月版,第318页

[13]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山东枣庄峄城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8月版,第145页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2225页

[15]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见1968年10月10日发行《人民日报》

[16]罗杨总主编:《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山东枣庄峄城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8月版,第145页

[17]《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1版, 1968年12月第1次印刷,第588页。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