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蒙古长调
蒙古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和美学的感悟。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特点,并与蒙古语言和文学等息息相关。
蒙古族长调民歌,“长调”在蒙古语发音为“乌尔汀哆”,意思是长歌,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主要流行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蒙古国。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长调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已出现有关长调的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蒙古国和中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在表演和当代音乐创作中,长调都扮演着主要角色。可以说,蒙古长调演唱艺术是代表蒙古歌唱艺术最高成就的艺术形式。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体现的是蒙古族延续至今的生活方式。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取材内容大都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表演者穿蒙古长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以真声唱法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声音。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
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婚礼、乔迁新居、婴儿降生、马驹标记以及其他蒙古游牧民族的社交活动和宗教节庆仪式上,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包含摔跤、射箭和马术比赛的狂欢运动会“那达慕”大会上,更能听到长调。
长调是抒情歌曲,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亲密的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它的特点是: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悠长持续的流动性旋律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极为宽广的音域和即兴创作形式。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来自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这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优秀的长调民歌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查干套海》《辞行》《牡丹梁》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等,都是乐段体的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历史遗存的民间口头传承文化,家庭传承、血缘传承、师徒授业传承成为蒙古族长调千百年来主要的传承形式。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 2005年,中蒙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长调是蒙古民族声乐。而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