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簸箕没有斗,只往外簸没处装”,具体指啥?先辈的格言警句
引言
《汉书·韩安国传》曾记载:“是以古之人君谋事必就祖,发政占古语,重作事也。”此乃古语的出处,古语则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格言警句。举例而言,元朝的黄溍在其作品《日损斋笔记·辩经》曾有云:“世人好用古语而不详其文义,若此类者极多。”此乃古语。
01
与古语相对的便是俗话,简而言之便是庸俗的话或者通俗的说法、当地人的习惯说法。俗话一般都是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总结而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语言,具有传统意义且蕴含相应道理的话语,比如在著作《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中所记载的:“俗话儿说的,‘行行出状元’;又说,‘好汉不怕出身低’。”此乃俗话。
▲劳动人民照片
俗话与古语的区别如下。俗话是指老百姓约定俗成的话,大家都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愿意将其流传千古,但俗语不一定是古语;而古语则是流传许久,经过岁月沉淀的古话,蕴含一定的哲学道理,由于这些话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便称之为古话。
▲农村照片
在农村,由于接受教育的层次普遍偏低,所以俗话更贴近于人们的生活,也更为他们所接受。而在农村里,有类俗话流传甚广,比如“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买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做大官,九斗十斗享清福。”而小编接下来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俗语:“十指簸箕没有斗,只往外簸没处装”,那么这句俗语有何深意,具体指啥呢?
02
先要了解这句俗语,我们得知道什么是斗,什么是簸箕?首先,斗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时代,其基本含义为测量粮食的器具,而引申含义则是形容小东西的大,比如:斗胆。虽然我们常将斗挂置在嘴边,但是我们对斗的深意却并不了解,而生活在农村里的老年人却对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农村老人照片
他们认为斗不仅是测量粮食的单位,更是存在于每个人的手上。很多人可能对此十分疑惑,事实上,老人所说的手上的“斗”是指人们手指头上的指纹纹路,指纹线所呈现的那一圈圈的圈状则称之为“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指纹。在古时,人们将其称称之涡纹。
▲手指指纹纹路照片
人的指纹形状可以分为两种:涡纹和流纹。涡纹被称之为斗或者箩,其中间是同心圆,而流纹则被称之为簸箕,为开口的线条。根据俗语的说法,由于斗是同心圆,具有封闭性,不存在外流的纹路,所以便认为有斗的人财不外漏,有了“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买豆腐,五斗六斗开当铺,七斗八斗做大官,九斗十斗享清福。”等说法。
▲开口簸箕照片
至于簸箕,则如上文所言,属于流纹。在古时,与斗用法相反,古时的斗用以盛放测量粮食,意为留住粮食,而簸箕则是往外送出粮食,意为送走粮食。特别是在农村,人们将粮食用簸箕送到粮食仓库里,所以簸箕在农村便成了往外送财、送粮之意。
03
那么这句“十指簸箕没有斗,只往外簸没处装”的农村俗语到底是何意呢?很明显,若一个人的手上全是簸箕没有斗,言外之意则是此人一生只会挣钱,不会存钱,或者是只会花钱不会挣钱的人。不管是挣钱也好,花钱也罢,若两者不能和谐共处,相互合作,迟早会沦为败家子的惨状。
▲手指“簸箕”和“斗”示意图
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发达的年代,这句话的存在其实完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只是人们的想当然而已。因为一个人手上的簸箕与斗是基因遗传或者后天的某些因素所决定,若想判定一个人是否成才,是否大有作为,光看手上的簸箕与斗,却不结合此人的生长环境,所接受的教育环境等,那么这种做法乃是愚蠢至极。
▲基因链示意图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俗语,关于簸箕与斗的俗语,更是花样百出。比如有些地区关于斗纹的顺口溜:“一箩穷,二箩富,三箩蒸酒磨豆腐,四箩满东东,五箩做相公,六箩打死人,七箩做中人,八箩平平过,九箩挎大袋,十箩不好过”。若按照上述想法而言,这句顺口溜的言外之意便是只有一个箩纹的人这一生只有穷困潦倒,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而有二个箩纹的人此生大富大贵,即使想体验穷困潦倒的生活却并不如愿等。
▲穷人照片
细细想来,这些只不过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一句玩笑话罢了,若真的有人应验,也仅仅是个别案例,并不能以偏概全,以点概面。此外,有相关学者及专家印证过,普天之下,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指纹是一模一样的,也间接说明了这些俗语其实没有任何科学有效依据作为支撑。因此对于“十指簸箕没有斗,只往外簸没处装”,这句俗语,专家表示,这只是先辈的经验之谈,以及先辈的格言警句,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
结语
不过,对于这些俗语,我们不必全盘否定,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存在即合理。并且这些俗语能够流传至今,必有其道理与意义,只是当我们在看待这些俗语时需要辩证看待,透过表象看本质,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参考资料:
《汉书·韩安国传》
《日损斋笔记·辩经》
《题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