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请回答2020没有什么能阻断文化交流,疫情不能,数字鸿沟也不能

Image 2020-12-24

上海博物馆正门左侧博物馆商店外,一件小小的门房间里,消毒设施、工作人员一应俱全,“主角”是两台电子预约机。今年72岁的市民史先生不太用智能手机,“这里刷一下身份证就可以预约了”。排在后面的山东游客陆女士,事先不知如何预约,“没想到现场就直接预约上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展览、演出等文化交流活动。但与此同时,线上演出、“云”上展览、“空中”课堂等新形式应运而生,就连文创产品也走出一条数字化道路。

创新,是应对冲击的唯一办法。

疫情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健康码、远程办公、手机点餐、网上购票、预约参观,成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然而各类智能设备、大数据的加速广泛应用,也让不同代际的人们“数字鸿沟”越拉越大。

在上海,文化场馆与民生需求同步“破局”。

创新的核心,永远是人。

走过2020,我们发现,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步伐不会因为疫情而停止脚步,也不应因为数字鸿沟而落下任何人。

人民城市,要让每一位生活在此的人获得尊严——这是我们时代的命题。

创新,从疫情倒逼到“脑洞大开”

今年春节前夕,上海博物馆传出消息,初步决定闭馆时间由1月24日除夕起至2月8日正月十五。2月5日,上海博物馆发布公告,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上海博物馆于2月9日起继续闭馆,何时开馆另行公告。期间,教育讲座、上博学院等各类公众活动均暂停举办。几乎与此同时,上海各家博物馆、美术馆纷纷发布“闭馆”公告。

尽管如此,上海博物馆推出“网上博物馆”专题,观众可从官网首页点击进入,还同步推出手机版专题“上博邀您云看展”,包含三维展览、远程教育、网上展览、珍品介绍等四类共51项内容。

春暖花开之时,抗击疫情的斗争仍在持续。3月1日下午,对着手机,布达拉宫工作人员多吉平措开始自己首次直播,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第一次“触网直播”。超过百万人次网友在线游布达拉宫。

跟随多吉平措的脚步,观众得以贴近平时不向游客开放的布达拉宫金顶,听多吉平措讲解金顶的数量、工艺和保护现状,还能在线提问互动。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觉旦说,“希望各族人民都能领略到布达拉宫的历史底蕴,让居家生活更添文化味道。”

史上首次直播让观众看到游客无法到达的布达拉宫

清明假期期间,仍处于闭馆状态的故宫博物院联合多个网络平台开展“安静的故宫,春日的美好”直播活动,带领观众感受闭馆期间故宫的春日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

梨花风起正清明,朱墙作幕花缱绻。通过直播镜头,逾1亿人次观众通过直播镜头“云游”春日故宫,领略春日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曾8次游览故宫的上海市民罗玮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空旷的故宫。”

互联网的无远弗届让以保存和传播人类文明为己任的博物馆发现了“新大陆”,各种玩法不亦乐乎。

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白雪松在线直播如一场精彩的脱口秀。围绕博物馆藏品,他从书法、历史讲到科学、民间轶事,在线与网友互动,甚至凭借生物专业知识回答了网友关于“母猪产后护理”的刁钻提问。密集的冷知识输出成功让这个略显小众的博物馆“出圈”,一场直播峰值时期200万网友同时在线,收获511.4万点赞,还让不少网友自发为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买单。

11月故宫“慢直播”赏银杏叶人气旺

即使恢复开放之后,博物馆的花式直播一直没停。11月7日起连续三天,故宫选择三个地点开启每天2小时的“慢直播”,固定机位让观众静静欣赏银杏叶在红墙前飘落的场景——“轻寒正是可人天,共享一方秋色”。

唯有变化是唯一的不变。就连文创产品,也在今年甩开昔日冰箱贴、手机壳、丝巾的“三板斧”,走起了数字化路线。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开发了“动画剧”,以莫高窟壁画为灵感创作了5集动画剧,网友可以自行为其中人物配音;上海博物馆为今年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创作了一款游戏,玩家化身乘上唐代商船的人物,重走黑石号曾行经的路线。

交流,只要有一丝可能绝不放弃

今年3月13日,上海博物馆恢复开放。从“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到“荷浦珠还——荷兰倪汉克新近捐赠文物展”,从“无尽意——赵朴初书法艺术展”到“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恢复开放后的上海博物馆克服种种困难,继续为参观者带来新的展览。

“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是上海博物馆恢复开放后首个国际合作展。

今年9月14日,由上海博物馆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揭幕——这是上海博物馆受疫情影响恢复开放后首个国际合作展。

“筹备这次展览好像走钢丝。”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站在展厅前感慨万千:原定于4月揭幕的展览,在筹备阶段就因疫情打乱了原定的脚步。展览时间从原定的4月推迟到5月,再推迟到6月、7月,最后定在9月,“尽管受国际疫情影响,变数很多,但办好这次国际合作展的初心没有变过。”

杨志刚特别感谢了两位当时未能到场的人——负责押运这批文物前来的两名新加坡的文物专家。经过中国和新加坡两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反复沟通,两位专家押运文物到达上海后,一下飞机即进入防疫的“闭环管理”,清点交接后直接按上海防疫相关规定进行隔离。

“黑石号”为证,人类商业和文明沟通互鉴千年前已具规模。但面对疫情这一共同敌人,文化交流谈何容易。

去年12月16日,“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5组11件珍贵文物和东山魁夷为唐招提寺所绘68面隔扇画,原定展期至2月6日,后将展期延长至4月5日。

然而闭展之后,受国际疫情影响,这批文物如何运回日本成了难题。“沧海之虹”展览的主要展品分为两部分:唐招提寺的鉴真文物和东山魁夷的隔扇画。东山魁夷的画作属现代艺术品,可以通过海上运输;但唐招提寺的鉴真文物即使借展,也必须通过日本文化厅同意,且只能通过空运。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和专业谋划,在多方陪下上博将文物安全送回

从6月至9月,文物空运条件一直不具备。但唐招提寺10月将举办法事活动,要用到此次借展的“金龟舍利塔”等文物,唐招提寺的西山明彦长老迫切希望这批文物能够尽快回归。

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文化厅首次同意唐招提寺文物可由原定的空运改为海运。上海博物馆立即在原定计划基础上筹备月余,与各个环节相关部门多次沟通,确保文物归还全程万无一失。

野尻忠完成隔离后立即开展工作

按规定,文物点交必须有双方工作人员在场。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研究员野尻忠9月下旬抵达上海,完成14天隔离期之后,在十一长假期间,持续工作9小时,与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工作人员完成了5组文物的点交和包装。10月10日上午,全身隔离服的他护送文物登船,将文物移交给随船而来的另一名日方工作人员。返回日本后,他又进行了14天隔离。

“疫情不会阻断人类交流的步伐。”杨志刚说:“疫情造成社会疏离,但人类共同遗产,及建基其上的同情同理,共同的专业性规则,将使博物馆人进一步携起手来。”

跨越,每个人都有享受文化滋养的权利

疫情影响之下,智能手机成了无法离身的“刚需”。

进出公共场所需要查验“健康码”,乘出租车用手机远比扬招更靠谱,就连买菜都能靠手机“送货上门”。

对年轻人来说,这是技术便利了生活;然而那些对技术难以适应的老年人,这样的“便利”成了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各地频繁曝出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导致出行难的新闻。

3月13日上海博物馆恢复对外开放,全部需要提前预约,观众现场出示有效证件、预约二维码和绿色健康码,方可进入。

原先博物馆前排队的长龙不见了,但工作人员发现,不时有老人前来询问如何网上预约,有些人甚至没有智能手机。

针对老年观众预约难这一痛点,上海博物馆在寸土寸金的人民广场馆舍周边想方设法寻找场地,既要能遮风避雨,又要能保持社交距离,还要满足部分老人、游客“人工服务”的需求。

前后忙碌两个月,博物馆商店旁建起一个现场预约服务点,配备工作人员和防疫物资,可帮助参观者现场预约。一些享受到这一服务的老人纷纷呼朋引伴:“不需要手机操作,不需要麻烦儿女,身份证刷一下就能出预约券了,很方便的!”

上海博物馆开出现场预约服务点帮助老人、游客跨越“数字鸿沟”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表示,开设现场预约服务点也是希望让博物馆的服务“没有死角”:“我们的城市在倡导让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让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是我们作为一座国家级博物馆的服务目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要求日常生活场景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以此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

除了现场预约等适老化服务,上海博物馆等沪上文化场馆纷纷推出健康码及体温一体化检测闸机系统、免费的轮椅和童车租借等服务,以帮助各类群体享受到优质的观展体验。

智能技术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是人“想不想得到”的问题。

回望即将过去的2020年,疫情倒逼创新,也让人重新思考“人”的温度——这样的人文光辉,不仅存在于每一件展品中,更在于对每一个个体的服务中。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