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城市建筑文化论坛:在北外滩,展望更宜居的上海城市生活

2020-12-17

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到迫害屠杀。1933年至1941年,大批犹太难民远涉重洋,上海给予了他们温暖的庇护。坐落于虹口区长阳路与舟山路交会处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正是当年许多犹太难民在上海的生活之处。

为纪念这段历史,虹口区于2007年在摩西会堂旧址设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并于2007年3月至2014年9月根据摩西会堂的原始建筑图纸进行了全面修缮。2018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启动扩建项目。历时近三年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重新开馆。

12月8日,犹太难民纪念馆以全新面貌亮相之际,2020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之“价值、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延续性:城市建筑文化论坛”在犹太难民纪念馆白马咖啡馆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天纲主持论坛,他邀请国内外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外交家、外侨学者与复旦大学的文、史、哲学者一起,讨论上海与纽伦巴东等对标城市在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文化遗产、市民生活品质和建筑风格及其价值等议题上的经验和做法,对未来的城市文化建设提供诊断和建议,展望一种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活。

12月8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之“价值、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延续性:城市建筑文化论坛”在犹太难民纪念馆白马咖啡馆举行。全文由主办方供图

重新认识建筑的价值

为什么要保护历史建筑?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荣休校长杨玉良引用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丹尼尔·卡内曼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体验性自我”,一个是“决策性自我”,前者重在感觉,后者重在思考。在杨玉良看来,历史建筑与场景的保护主要是为了增强“体验性自我”,从而对“决策性自我”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也因此,保护历史建筑要“修旧如旧”,保护人们在“旧场景”中的体验与感受。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规划局原副局长伍江认为,建筑是人类活动的精神场景。“过去我们更多把建筑看作物质载体,只看到它的实用性,忽略了它背后的精神作用。所谓精神作用,指建筑不仅仅能为人的物质需求提供空间,同时也提供精神场景。我们今天谈保护,其实主要是保护后者,但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一点。”

“要理解一个城市,首先需要进入它的场景。”著名策展人、上海城市文化推动者沈奇岚说,“我们提倡先感知后设计,必须感知这个城市的当下和过去,因为过去和现在的联结也很重要。”

在她看来,上海是全球文化的交汇和折叠之处,我们的生活也恰处于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中的折叠状态。“上海的文化资源除了弄堂文化,还有商业文化。陆家嘴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量,却没有形成足够量级的文化维度和文化吸引力,没有成为一个有全球文化向心力的区域,这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她随后说到,各房地产商、政府、文化创造者其实共同在写一个城市剧本。“可能在最早的时候,大家认为这是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但如果市民的声音和文化创造者的声音能够被更多人听见,就是很多人一起协商来写这个剧本。艺术家卡特兰在余德耀美术馆复制了西斯廷天顶的艺术案例给了我一个启发是,我们不用去罗马,罗马的东西也可以成为上海吸引别人来的方式,所以将来上海可以成为全球资源之一。”

伍江、杨玉良、沈奇岚

有温度的城市生活

城市文化需要宏观的探讨,也需要微观的观察。上海作家陈丹燕在《上海复古:以一只黑包为线索挖掘的城市遗产》的报告中分享了自己大约七个月的走访经历。她发现,很多国产品牌消失了,仅有凤凰、回力、恒源祥等品牌仍然活跃。

“在中国城市化转型的长期过程中,上海的手工业品和轻工业品其实提供了一种社会主义城市的生活方式。但改革开放后,中国本身的手工业品和轻工业品带来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思考和实践就慢慢消失在全世界超级市场和奢侈品市场提供的产品中。”

通过展示四十个上海本土品牌,她追溯了上海人过往的生活方式。“我觉得我们可以慢慢留下生活方式里有共同记忆的那部分,它们是比建筑更容易消失,但更容易引起共鸣的城市遗产。如果能够这样做,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既有经济和实用,也有我们朴素而天真的美观。我认为上海有自己的vintage,就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国潮。”

陈丹燕

另一位上海作家唐颖也希望上海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富有人性关怀。她举例新加坡,那里的组屋居民多是中下层百姓,而组屋建筑本身有一个特点:一楼不造房子,留下宽阔的空间给楼上组屋居民做各种民间活动,比如办丧事做道场。同时,组屋楼下有大排档(当地人叫“咖啡店”),一杯黑咖啡几毛钱,一顿早餐一两块。老人们一早来这喝早茶,一直坐到中午,再吃一碗馄饨面,然后上楼休息,傍晚又下来坐。

“这些老人,不就是在上海宜家‘蹭座位’的老人吗?”唐颖感叹道,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并不能仅看有多少豪华建筑,也要看各个建筑空间能与市民生活产生多大的关联。“我们令人向往的城市公共空间能否从最低基础做起,比如修好可以步行的街道,维持好属于国家保护建筑的老百姓住房,给居民的需要的便利店留出空间?我想,城市人的幸福指数也和他们可以停留的空间有关。”

唐颖

为老地方注入新的生命

虹口北外滩是上海开埠最早的地方之一。黄浦路的使领馆区以及礼查饭店,曾是近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区域;耶松船厂和扬子江码头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遗产和中国的海上门户;昆山路景林堂中西书院区域和雷士德工学院是重要的近代高等教育遗迹;海宁路上的国际、胜利等众多电影院是中国本土电影业的摇篮;实业家和慈善家叶澄衷创办的澄衷中学则是上海民间办学第一校……

“虹口是上海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两个区域之一,另一个区域是外滩。晚清至民国初年,虹口和外滩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十里洋场。”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虹口区档案馆副馆长王启元以图片回顾了虹口历史上各重要建筑的老照片,强调这些历史建筑在目前鲜有重视,却体现着虹口深厚的积淀,值得研究者深挖。他还呼吁要为这些老建筑、老地方注入新的生命,比如,要有剧院,要有博物馆,要有更多的年轻人。

王启元

此前,虹口区政府就与上海市作家协会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在虹口区海宁路、四川北路口的18街坊(民国名园“扆虹园”旧址)建设上海文学博物馆,地上建筑面积约12500平方米。建成后的博物馆毗邻中共四大纪念馆、精武体育总会和海派文化中心,距鲁迅纪念馆、左联会址纪念馆所在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及山阴路历史风貌区不到一公里,周边文化资源丰富,集聚效应显著。

“上海文学博物馆的建设,是几代上海作家、读者、文学爱好者、文学工作者等多年来的一个愿望。”上海作家孙甘露希望能汇聚所有各方面提供的资源,依托虹口区四川北路的地理意义,建设好上海文学博物馆。

孙甘露

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荣跃明表达了将北外滩建设成为外滩和陆家嘴以外的另一个市中心的期望。这一期望不仅需要各种各样最先进的生产要素,而且需要更多的文化活动和适合人民居住的要素。本次分论坛将对北外滩的建设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亦希望北外滩能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下发挥特殊作用。

论坛合影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