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胡蝶结婚纪念银杯里的“白银芳华”,银器见证商贸变迁

2020-12-16

澎湃新闻获悉,“白银芳华——从外销银器看晚清民初社会和商贸变迁”近日在地处宁波的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展览以中国港口博物馆馆藏的300余件/套银器精品为主,如清中期的花鸟龙纹银壶三件套、清晚期的人物故事纹飞翼龙柄银杯、民国时期的张石川赠胡蝶结婚纪念银杯……向观众再现了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外销银器的绝美芳华。其中,胡蝶结婚纪念银杯是民国时期知名导演、明星电影公司总经理张石川赠送给胡蝶和潘有声两人的结婚礼物。

展览现场

外销银器是中国传统银器制作业应对世界市场需求变化的产物。其产生、发展、成熟的变化历程,折射的是世界商贸格局的转变,中国社会逐步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转型和蜕变。

中国外销产品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东方特有的审美趣味,深受西方社会上层人士的喜爱,在当时的人际交往、体育活动以及其它一些重要场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外销银器,亦成为西方贵族生活中的重要物品,成为其彰显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展览现场展品局部图

展品局部图

展品局部图

展品局部图

此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主要讲述了在16至18世纪环球海贸和西方社会风靡中国风尚的历史环境下,中国外销银器应时而生的历史背景;伴随着中国社会近代化探索的步伐,外销银器产地由广州一地扩展至大江南北的发展历程;以及外销银器受到通商口岸地区国人的喜欢以及从中折射出的中国社会风俗变迁;和外销银器不同时期风格的嬗变及其背后体现的中西方文化交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品种类以餐饮具为大宗,如茶壶、马克杯、餐叉、果篮等。此外还有一些反映当时人们追求时尚生活和参加社交活动的用品,如名片盒、香水瓶、折扇、奖杯等。这些外销银器除本身的工艺价值和对当事人的重要价值外,更是新旧之交社会移风易俗的重要见证。

此次中国港口博物馆馆藏300余件/套外销银器珍品集中亮相,难得一见。除此之外,该展还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和广州博物馆借展其馆藏外销银器中的代表性文物。

清中期花鸟龙纹银壶三件套

清晚期人物故事纹飞翼龙柄银杯

清中期以前的外销银器数量非常稀少,中国港口博物馆馆藏的清中期的花鸟龙纹银壶三件套,腹部开窗内锤鍱花鸟和龙纹,纹饰精美,是外销银器中的精品。清晚期的人物故事纹飞翼龙柄银杯是晚清民国时期销量最大的银楼-“宏兴”银楼制造,腹部锤鍱“水漫金山”等戏曲人物图案,底座之上蹲踞西方风格的带翼人面神兽,呈现出中西交融的艺术特征。民国时期的张石川赠胡蝶结婚纪念银杯是当时的著名导演、明星电影公司总经理张石川赠送给胡蝶和潘有声两人的结婚礼物……

民国时期张石川赠胡蝶结婚纪念银杯

晚清民国时期,随着中西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在通商口岸地区流行开来,本用于出口的外销银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爱,外销银器的形制和装饰风格越来越多样化。

展品局部图

展品局部图

展品局部图

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外销银器造型带有鲜明的西方特色,而纹饰带有中国风情,往往以梅兰竹菊、龙凤鸟雀、戏曲故事、人物风景等中国传统题材纹样作为装饰图案,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展品局部图

据馆方介绍,中国港口博物馆馆藏的外销银器无论在数量上、种类上还是在品质上,在国内博物馆都首屈一指。此次展出的300余件/套外销银器精品,是中国港口博物馆数年来专题收藏重要成果的集中亮相。这批外销银器中的部分藏品此前虽已借展给中国航海博物馆、广州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馆等博物馆举办展览,但此次的亮相最为完整,研究最为深入,展览策划的理念和角度也最有高度。

展品局部图

展品局部图

展品局部图

通过对这些外销银器的参观与了解,更能探究近代中国开拓海外贸易与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感受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人文情怀。

展览文创

展览文创

展览期间,将举办两场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进一步解读中国外销银器的内涵,探讨“海丝”类展览的交流与传播。此外,结合展览主题安排了专家讲座、青少年社教等丰富的公众活动,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还从外销银器中提取素材予以设计应用,开发了丝巾、扇子、拼图等10余款独具特色的文创纪念品,观众在参观完展览后还能将博物馆的记忆带回家。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白银芳华——从外销银器看晚清民初社会和商贸变迁”

展览时间:12月10日——2021年3月28日

展览地点:中国港口博物馆

(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港口博物馆公众号等)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